论负面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负面情绪与人际关系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饱受负面情绪摧残的经历,身边也总有几个朋友容易情绪化。
分手求安慰、工作不如意、家庭不美满,都会一通电话call过来。
自己成为他人的愿意分享情绪的知心朋友,说得难听一点,其实就是个情绪的垃圾桶。

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想与朋友分享。
最一开始,朋友完全是宽容、接纳的态度,也会站在你的角度,安慰你,替你寻找解决方法。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负面情绪有增无减,朋友也会逐渐受到影响。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凡人都会有,积极之人跟消极之人的区别就是,前者的正面情绪占了主导,而后者的负面情绪占据了主导。一般大家说的“负面情绪的人”就是指“负面情绪占据了主导的人”。

有些负面的人,当他们郁闷的时候,就通过伤害他人(尤其是跟他们很亲密的人)来获得某种平衡,这种伤害多数时候是精神和心理上的。 这样的人,不仅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还尽可能地让你觉得,你的生活迟早也会一团糟。无论你生活中发生任何值得高兴的事情,这些人总会有意无意地暗示你:不要高兴得太早喔,说不定哪一天你会跟我一样倒霉。他们不仅贬低自己,也贬低你,不仅一直强调自己的”无用“,还想方设法让你觉得自己也”没用“,甚至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怪罪于你。
其实谁都没有权利去指那些负面情绪的人。负面情绪就像一种疾病。
生病不是谁的错。谁也不想生病。
负面情绪的到来,跟生病一样,是不受主体控制的,谁都不想有负面情绪,但负面情绪却偏偏找上你。指责别人有负面情绪,跟指责别人生病一样可笑。
也有一些很消极、负面的人。但为什么很多人仍然愿意跟他们成为朋友,因为他们不会传播自己的负面情绪,不会把别人当成情绪垃圾桶。
事实上,和打哈欠、微笑一样,负面情绪也是会传染的。生活中,自己的负能量尚且要消化分解,谁还愿意像吸二手烟一样吸收别人的吗?

其实,选择倾诉并没有错,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掌握好度,而且很容易低估负能量的传播效应。那么,面对负能量,难道只能自己默默消化吗?
有些人就走了极端,不断隐忍情绪,不管有多少负能量,还是在朋友圈中扮演沉稳的大人,在亲友面前做最懂事的那个。
那些被藏起来的坏情绪就像慢性病毒,潜伏在体内,一点点侵蚀掉本来完好的那个自己,而长时间的压抑对身心都是巨大的伤害。
负能量带给我们的全然是坏事吗?该利用反向思维去想想问题了,当你再一次被负能量包围时,不妨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不要只是沉浸在情绪中,而是透过情绪去看深层次的问题,是否能从中获得正面的启发。
人在情绪低落时,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陷阱,认为“一切都太糟糕”、“整个世界都不好了”,并因此自我否定。而反向思维法帮助我们重新构建认知,把我们的情绪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