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半夏的“生意路”,赵丽颖转型的必经之路


导语
上周,赵丽颖、欧豪、李光洁领衔主演的《风吹半夏》正式收官,26万人在豆瓣打出了8.3分的成绩。这部剧改编自阿耐的小说《不得往生》,由傅东育、毛溦执导,张挺、傅东育编剧,从班底到播出成绩,呈现了一个字——稳。
当然,“稳”不代表无惊无喜,但安全感与局限性往往一体两面,《风吹半夏》必定不是野心勃勃的惊艳之作。不过,下过《幸福到万家》中的何幸福这步险棋,许半夏的“生意路”或许才是赵丽颖转型的必经之路。

“阴阳运,万物纷纷,生意无穷尽。”商业是人类独有的智慧经济,《风吹半夏》中以许半夏为首的一群有志者便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转机的生意场,随时周旋于利益与人情之间,而后或登高或跌重,自担命运起伏。

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几乎齐头并进,无数成功个体在变革的浪潮中不断探索、突围,趟出了各自的“生意路”。而九十年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出现断裂,资源迅速向精英阶层收拢,思想理论和政策制定面临着更严峻的实践挑战,私营企业在无序竞争中为求发展历经浮沉。
如果说《大江大河》记录了前者,那么《风吹半夏》则对后者进行了着墨。剧如其名,《大江大河》亦呈现“涓涓细流”,气势上却昂扬奔腾,《风吹半夏》则在“强风吹拂”间,更见原著《不得往生》的甘苦尘沙。
《风吹半夏》的整体气质则跟女主许半夏的人物气质紧密相连。许半夏最开始以收废钢铁为生,后来在男人扎堆的钢铁行业里闯天地。钢铁是支撑现代社会的骨架,而许半夏的名字则来源于父亲怨恨式地以中药命名——“生半夏有毒”。
边缘地区的小人物撞上现代文明,自带历经万难的虐点与披荆斩棘的爽点,就是有戏。许半夏这个人物能把生意做活,也能把生意拽进死胡同,自己跟自己死磕,发达与生长的念头格外强烈。总而言之,许半夏是有力量的。

而这份力量从何处而来,须得从草莽出身的“钢三角”身上找答案。
“钢三角”起于微时,陈宇宙(黄澄澄 饰)和许半夏最先认识,两个人开了个废品厂,在收废品的过程中,遇到了因母亲病重而偷井盖的童骁骑(欧豪 饰)。三个人的合作模式基本上是许半夏负责在外面跑业务,童骁骑在外面跑运输,陈宇宙负责留守大本营。

若是把三个人的生意路比作取经之路,那许半夏则妥妥是能大闹天宫的孙行者。第一集许半夏跟着团队里的老大哥伍建设(刘威 饰)要钢铁生意的配额,开口便是一万五千吨,全然不见被敷衍后的受制于人与身为后辈的听之任之。
即便剧情交代了许半夏与冯遇(任重 饰)、裘毕正(冯嘉怡 饰)等人之间复杂的人情拉扯,但许半夏在赵丽颖的演绎下,生猛劲儿远大于圆滑,乍一看仿佛官阶虽低但曾占领过一个山头底气十足的美猴王——多抢下一份配额,家里的孩儿们便能奔个好前程。
童骁骑堪比团队里的一匹白龙马,没被驯服前的童骁骑便是脱缰的野马,莽劲儿不亚于许半夏,而遇到善骑者,童骁骑便能施展才干,成为助力团队走得更加长远的底气。许半夏首次买废钢回来遇到全国钢铁大跌价陷入财务危机,便是童骁骑的车队拉沙子缓解堆场租金压力。童骁骑与白龙马洗心革面的救赎性亦有相似之处。陈宇宙则如同任劳任怨、稳定军心的沙悟净,温和保守又不可或缺。
而《西游记》中的师徒五人本质上是一个人,取经的过程则是由身到心的知行合一的修炼。“钢三角”实则亦是始终捆绑在一起的全剧灵魂。

“钢三角”始终如一的关系呈现,相比于将其归为理想主义的情义描摹,更倾向于是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共情,以及对自我的情感投射与救赎。许半夏遇到素昧平生的童骁骑,不仅亲自掏钱救急,更是直接拉他入伙做生意,因为她看到了身处社会底层的自己同样为了生计而努力挣扎、冒进,哪怕一无所有也要挥起拳头保护自己,奋力往高处去,逃离“生半夏有毒”的原生怨怼。到了故事后半场,许半夏“圣母心发作”坚持帮助下岗工人争取权益,也就不难理解了。
于是,直至陈宇宙因污染滩涂应了“不得往生”的因果病逝,承担起了民营企业家创业之初不光彩的“第一桶金”的原罪,“钢三角”的关系才产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许半夏、童骁骑身上的匪气减少,多了些陈宇宙的平和与周全。
原著中,污染滩涂事件由许半夏主导,而在剧中却是陈宇宙出的主意,降低了许半夏人设的灰度,情节上的设定虽然与陈宇宙在团队中的作用有些许违背,但影响不大。因为三人本是一体,并无根本性的价值分歧,而污染滩涂事件曾经引发团队内部的争吵,实则是“许半夏”自我内心的挣扎,也是良心道义与人心欲念在践行生意路时的艰难抉择。
“不得往生”的咒语和陈宇宙的死如同一根刺扎进了许半夏后半场的故事中,这不仅体现在许半夏心心念念的钢厂命名为“宇宙钢厂”,更体现在许半夏对五人团后期态度的转变里。

“钢三角”无疑是许半夏向内修行的一股力量,而伍建设、冯遇、裘毕正、郭启东(宋熹 饰)等人与许半夏利益与情谊交织、合作与算计并存的复杂关系,则是许半夏向外生长的实践。
伍建设有大哥的局气却也有顽固手黑的局限性,跟许半夏半师徒半劲敌,终究是被自己一开始瞧不上的小跟班上了一课;冯遇窝囊又随和,跟许半夏真心有搪塞也不少,也是五人组不散的粘合剂;裘毕正是典型的投机分子,心黑下限低,但利益为先的商人思维让他跟许半夏一边撕破脸一边急求和;郭启东一个野心勃勃的头脑担当,“未出监狱便定天下三分”,但心气极高的狠角色一旦心寒也是个定时炸弹。八百个心眼子的饭局、三百六十度大转弯的角色立场,都让五人组的戏份生动之余令人唏嘘。

许半夏在其中完成了从边缘角色到上位者姿态,再到同舟共济的盟友身份的转变,也从一开始目光始终盯着“财气”与身份,到最终认领责任、积聚起了“人气”。
伍建设的钢厂出现问题,没有钱去做排污赔偿,面临着坐牢的危机,企图道德绑架许半夏买下他的钢厂,甚至举报许半夏违规租下滩涂建堆厂,对此,曾经拍桌子扬言一拍两散要做自己的生意的许半夏,选择了伸出援手,跟伍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解、抗事儿、担责,后期的许半夏让最初意气风发的商人许半夏,不断变得干净而坦荡。
《风吹半夏》不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到最后一集的爽剧,更不是一个呈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商战剧,它长于呈现世相人情之中的彼此成全,以及人性灰度之上的一层善意。
《风吹半夏》中没有利欲熏心的疯批商人,也没有蝇营狗苟极尽钻营的小人,只有脉络清晰有着复杂情绪转变的落地角色。就连整部剧开篇被童骁骑打伤致残,本可“工具化”处理的许半夏前夫形象,也完整刻画了他的困境与悲剧。

许半夏的整个“生意路”可谓走得稳妥且完整,为影视剧添上了九十年代不断积极探索的女企业家的全新形象。但如开篇所言,安全感与局限性往往一体两面,许半夏是能够给予今后的职场类、创业类大女主形象创作启发的角色,而较难成为影视作品中经久不衰的经典形象。
《风吹半夏》的故事整体较为工整,但情节上也有一定的问题,例如许半夏不断抒发“建立自己的钢厂”的豪言壮志、陈宇宙病逝前的虐心桥段铺陈等地方的重复与累赘,例如五人组被骗后许半夏凭借巧合成功买到钢的经不起推敲之处……总体缺乏商战剧《天道》的字字珠玑,没有相近年代背景的刑侦剧《黑冰》的极致人设,没有同类型剧《鸡毛飞上天》的跌宕曲折。
不过,《风吹半夏》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许半夏仿佛是为赵丽颖定制的角色,赵丽颖身上不服输的闯劲与直来直往的特点,让许半夏在剧中的色彩鲜明了起来。赵丽颖在这部剧中的状态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幸福到万家》相比要更在线一些。
赵丽颖能否凭借许半夏一角成功转型尚未可知,或许明年在奖项上可以一见分晓,普通观众的反馈也更加重要,例如《三十而已》中演技并未被大范围吐槽的童谣,却在获得白玉兰视后以后遭到口碑反噬。
但无论如何,赵丽颖的转型之路上必须历经一个稳妥而完整的许半夏。
作 者

幽者神队
自由观剧
随性发言
主编:栗子
排版:央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