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他炽热如白昼”说起

目前《明日方舟》相关文本中,流明的“追忆映射”应该算是不那么直观的一类。那句“唯他炽热如白昼”,以及随后的第三个片段尤其难解——抗击海嗣的人那么多,流明有什么特别的呢?难道是其他人不如他“炽热”?还是其他人不像白昼?他在死前面对新的几丁质之神时,在想什么?
之前通过动态了解了一下不同玩家的理解,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就应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白嫖终究不太好,所以本文将打通《明日方舟》的不同篇章,进而试着解释这句话。

何为“白昼”
首先,可以确认的是,“如白昼”并不是形容“炽热”的程度,并不是说流明是“最炽热”的。在第二个片段中,审判庭重铸的提灯在艾莉妮手中亮得就像太阳,从提灯的亮度来看,流明自然是不如艾莉妮的。而要说视死如归的斗志和精神,在海嗣面前太多人毅然站了出来,说不上谁比谁更热烈。
所以,从理解的方向上来说,“如白昼”当解作炽热的“形式”,而不是“程度”。同样道理,把这句话解作“流明的意志在精神层面压倒了海嗣”也是不合适的。
而如果白昼是炽热的形式、特点,那关键就在于该如何理解“白昼”这个意象。
另一方面,动态的回复里也有不少读者朋友指出:白昼的反义词是黑夜,白昼是温暖的、有人性的、有希望的;黑夜是冰冷的、绝望的、苦暗的。我的理解也差不多。
“黑暗时代”、“长夜临光”、“日暮寻路”,在《明日方舟》的语境下,白昼和“希望”基本上是绑定的。这也和“追忆映射”中的前两个片段一致。
卡门阁下说过,我们是保存火种的人,而你们才是火种。
你见证了审判庭的抗争。在灯塔守望着我们一次次的凯旋。你记住那些牺牲的英雄,你也记住我们枉死的人民。提灯不当是凶器。灯火是我们的希望。
流明至死也如约保持守护着希望,在人类文明业已陷入永夜的新时代,乔迪仍记得白昼、仍记得那些牺牲在黄昏的人。到最后仍不认输的流明,自然是炽热的、也是如同白昼的,这就是人类勇气的体现、是精神上的高大。
理解到这里,流明的魅力基本得以展现,似乎就到尽头了。但我仍有一点不满足和一点疑问。
不满足的地方在于,这个主题在《愚人号》已经聊得大差不差了,区别在哪里?更进一步的表达在哪里?
疑问在于,大群给流明送来的船应当怎么理解?为什么流明说大群错了、输了。
有什么意义呢?
更进一步的意义应该是有的,《愚人号》终究是二次大静谧前,人类面对的境况是不同的。考虑到“追忆映射”中人类的状况,心中的“意义怪”忍不住跳了出来,问出那个很欠的问题:
“流明的坚持有什么意义吗?”
是的,对于流明本人而言,任何他想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在之前的投稿中也讨论了,所谓“只有人类能做的事情”,就是 为自己的行为赋予“为集体奉献”的、功利的意义。就像是幽灵鲨喜欢雕塑,船长和大副的坚持,守塔人和卡门的“为了让失败来的更晚一些”。
但是,《愚人号》中也有另一种“意义”,是上述“存在主义意义”的延申,那就是艾莉妮对阿玛雅的反驳:
审判官艾丽妮 长官的死一定是有意义的。审判庭不存在“无意义的牺牲”。
审判官艾丽妮 如果你认为没有,深海教徒......那么我们会让其意义得以展现。
也就是在传承中体现的、发自“个人内心”但超越“个体局限”的意义。是薪火相传,是被引燃的人去引燃下一个人。是“希望与存续”。
前人的事迹成为后人的生命情感体验,后人根据这些感性体验产生出思考,以及产生出属于自己的执念,由此让道路继续往前延申,成为更之后的人的感性体验。循环往复。
所以,在第二个片段中,艾莉妮才会说:
你只要会点亮它就行。如果心怀疑虑,就去寻找下一个使用它的人吧。
在《叙拉古人》,卢比奥才会说:
而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的建议和你来找我时一样——无论你有怎样的理想,首先,活下去。
就算你真的急着去送死,也至少找到一个接班人。活着把一些想法传递下去,有时候,或许比慷慨赴死还要困难。
所以,凯尔希才会说:
我们投身于一个事业,不是为了看到结果。
我们做一件事,不是因为我们要将它做成。
这便是我对“传承”以及“希望与存续”的理解。
然而,流明的“追忆映射”第三篇中,虽然流明心中仍有希望,但是人类已经无法延续他心中所保存的火种。现在再和最后的城市里的人讲述曾经的英勇和不屈,是那么地残忍,又或是那么地徒劳。
人类只能苟延残喘了,最后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存续,仅仅是因为被允许,而不是争取到了什么机会。凯尔希也被迫接受这个现实,任何关于翻盘的幻想都只会被严苛的现实推向更深的绝望。
人类在最后的城市里已经无法“翻动土地”了——也就是说,人类已经无法颠覆现有的强弱关系,因此无法动摇和海嗣共存的大框架。
艾莉妮让流明见证、要他记住。流明如约保存了希望,但人类已经不需要希望了。
没有“实现的希望”的希望,还算是希望吗?
就像阿丽娜失去了塔露拉,手握针线的战士失去了为其开路的手握刀剑的战士;就像是拉芙希妮失去了爱布拉娜,仍记得生活的尊严的人再也没有力气去打破外界的束缚。
此时,守望着灯火与希望的书记官流明,不论他见证了什么、保存了什么,他什么都改变不了。
这个时候,突破《愚人号》的新的东西就出来了:世间已陷入永夜,尽管如此,流明依然守望,所以才说:
他如约来到永夜中央的灯塔。唯守望者直视风暴,唯他炽热如白昼。
“永夜”和两个“唯(有)”都是关键词。直视风暴的人只剩下守望者,而守望者中,仍炽热如白昼的人也就只有乔迪了。而乔迪能活到这里,恰恰式因为他是那个一直被人保护在后方的,“手握针线”的战士。
阿丽娜 是的,塔露拉,因为你们不会放下手中的刀剑——
塔露拉 ......所以你也不会放下手中的针线。
【所以单纯从事业的角度来看,艾莉妮之于流明,就如同塔露拉至于阿丽娜。这是这次的新理解,有点意思的。】
落叶归根
恐鱼时不时跃出水面,砸起一片水花,速度很快,离伊比利亚之眼已经有了些许距离。
他看见了桅杆上歪歪扭扭刻着一行字:
“格兰法洛”。
乔迪 ......我替凯尔希去。
乔迪 只要......找到那艘船,把大家接回来就行,对吧?听上去没什么难的......
乔迪 不......
乔迪 比起在这里失去这艘船,然后一起在那座灯塔下面无助地等待,我们只能赌一把了!
乔迪 我自己去!
不知道年老的书记官在前往海岸的路上时,会不会记得当年不成熟的自己的第一次迈步:那个常年被保护着的少年怀着某种天真和鲁莽,一人一艇驶向未知大海。如今那个少年已经被保护了一辈子,变成了老人,他再一次凭自己的意志来到大地和海洋的边界。
接下来,让我们细看流明最后和海嗣的守望者的互动。这一幕有很多很多种理解方式。这里只梳理一下我能理解的部分,抛砖引玉。
“你好,海洋。”不用担心停留在泰拉的大群个体是否能听见自己的话语,就像是老人对孩子讲述故事一般,乔迪开口了,“我的名字是乔迪。乔迪·方塔纳罗萨。曾是你们微不足道的敌人。”
从一声自我介绍开始。乔迪开始平静地诉说他的人生。
在天地之间、在大海与陆地之间,流明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不卑不亢、平静而自然。他并不忌讳在回忆中掺杂自己的情绪,语速和声量随之变化,但他也没有什么慷慨激昂,或是声嘶力竭。
他知道头顶上存在着新的几丁质之神在听着,但也不怎么在乎。作为见证了一切的人,或许他想要讲述,如同他答应艾莉妮的那样,但已经没有人类愿意听这些过去的故事了,他唯有向这片天地讲述,跟自己讲述。
讲述着这些故事的流明就如同人类文明最后的灯塔,又或者说灯塔下的守塔人。他并不自持身份特殊:“当灯塔燃起的时刻,指引着航船与伊比利亚人的是灯塔的光芒,而不是灯塔上的守望者。”
名为“泰拉”的海嗣神隐约间是能明白面前这位渺小的存在的,或者它比如今泰拉上的绝大多数生命都更能理解(除了凯尔希),因为它也成为了灯塔、又或是守望者,“是那些远游深空的大群同胞最好的信标”。
某种意义上,几丁质之神把乔迪视作同类,然后如同一切为同胞奉献自我的海嗣一样,它读取了流明的想法,为面前的画面补上了它理解中的缺失——如果没有船,灯塔便失去意义。
流明的讲述是就像是“老人对孩子”,几丁质之神对反应也很像孩子在单纯地揣测、并尝试满足老人的所求。“他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不,不对。你错了。’”
乔迪想要的船又怎么会是又恐鱼做成的船呢?他自己就最清楚,他想要的绝不可能得到,但他已经无所谓了。倒不如说,如果以恶意揣测大群的想法的话,这是莫大的讽刺。毕竟,让人类的灯塔失去意义的是谁呢?
但无论海嗣是无心的单纯还是有意的讽刺,乔迪都无所谓了。“乔迪已不在乎大群为什么要这么做”,无论如何,他都改变不了什么,他承认现实;但无论如何,他都不服:“很遗憾,你输了。”
“不服”可是很重要的,“不服”是“想要”的某一种具体体现。而我们早已知道:
塞茜莉亚 ......“想要”......有这么重要吗?
安多恩 ......那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东西。
良久的沉默。
我们也不知道最后几丁质之神在想什么,我们论迹不论心地认为,它最后作为一名年轻的守望者,向另一位行将就木的守望者前辈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最后的道别。它调动天地间的万物,专门发出了人类能够听见、能理解的声音,并以流明的全名称呼他:
“再见。乔迪·方塔纳罗萨。”
也不知道乔迪是回应谁,可能是回应面前的大群,也可能是天地——承载和包容一切的大地和海洋——又或者是自己,乔迪也是向一切道别:
再见。
拾遗:守望者
最后补充一些有趣的点。
流明的“追忆映射”中,守望者有几位?
我认为有三位,乔迪、凯尔希和新的几丁质之神。
乔迪和凯尔希有什么区别?
凯尔希不会死,凯尔希有需要背负到时间的尽头的责任。也就是说,乔迪的坚持有一个终点、有结束,而凯尔希作为守望者,她的路看不到尽头。她的守望可能已经失去“人性”,而成了某种抽象的东西,如同冰冷的双月。所以她无法炽热如白昼。
乔迪和几丁质之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根据海沫的“追忆映射”的最后一句:
灯塔为迷途的船只照亮回家的路,然而说不定正是因此,它们才会引来恐鱼,在浪潮来临之际最先被摧毁。
但她不会让这种事在自己的下一个家园发生。
我只能说不愧是鹰角式的传承。这种传承往往逃不过一句话:“你终将成为我。”
流明应该没有这个意思,但我还是忍不住脑补:“好自为之吧,年轻的守望者。”(x
另外,“追忆映射”的时间线越推越后,后面要讲什么呀?星空势力回归,海嗣人类全灭?(笑)

好了,讲完了,脑补的成分很多,毕竟老乔迪比玩家掌握多很多的信息。但无论如何,希望我讲得足够有理有据,你读得开心。能有新的或更深的体会,那当然更好。
阿赫茉妮篇应该咕了,等她更多的信息吧。以我目前对她的理解,内容不太够,写多了容易变成我的价值观倾倒,全是私货。到了伦蒂尼姆,她应当还有剧情的,到时候我们结合具体剧情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