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OD与大小兵法之同源考
大小兵法,源自兵家,成年已不可考,至少在元禄元年以前,兵法的概念更类似于统合的概念,一个好的兵法家,大小兵法应该皆通。御一人之术,与御万人之术,其理然同。
大小OD,说法多见于od圈俗称,
大od更近于传统od,主做组织效能,组织效率,战略澄清,战略解析,组织氛围,组织协调,定岗定编,组织绩效,组织设计,组织变革,组织诊断,bpr,组织快速反应机制等业务模块。
小od更近于td,主做领导力,td体系搭建,successor planing,岗位价值,engagement等。
战国时期,武术和兵法的心得都会混杂的写在一起的,很多兵法家并不细分大小兵法,熊本的细川越中守忠利的家臣在梦中得到了神灵的指导,基于在各国云游教授和学习兵法的经验而创建了他的道场,这是兵法的新意。
宫本武藏:“使用剑法的宗匠叫做兵法家。就象其他的军事艺术一样,运用弓箭的高手叫做弓之达人;运用枪的高手叫做枪之达人;运用火枪的高手叫做火枪之达人;但是我们不称呼善于使用刀的人为刀之达人,也不叫太刀之达人。因为弓箭、火枪、长枪和剃刀是所有武士装备的一部分。而为了发挥刀的优势,你必须更为深入地理解这个世界和你自己。因此刀是兵法的基础。“刀即是兵法”!如果一名武士能发挥出刀的真义,便可以以一当十,也就是说一百个这样的人可以击败一千人,而一千个这样的人可以击败一万人。在我的兵法里,一个人等同于一万人,所以这种兵法是彻底的武士的艺术。”
反思我们目前od工作,其实更应该像元禄元年以前的兵法家学习。按blm模型,大小od的工作其实都应该围绕leadership为核心。以胜任力构建individual层面的td体系,融入进oc模型,在日常oc落地层面,因为有胜任力模型,可以实现可观测可预测可衡量。再到od层面,你做群体动力和系统动力时候,肯定也是基于组织胜任力去做。so,td与od的工作不应该做过多区分,而应以leadership为核心,充分协调统合,纳入到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做od变革,或者engagement时候,将leadership的维度纳入到每一个调研题目中。
按大陆常见od项目来看,习兵法者,首推二天一流或神道流,可以去翻翻勒温 ,沙因这些老头的书看看,波特之类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