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学家研究笔记——金刚山仙峰寺

上一期开篇,我概括的梳理了苇名的历史,这一篇我们主要来谈一谈这处占游戏总体积五分之一的大区域——金刚山仙峰寺的秘密。
金刚山仙峰寺,是只狼内仅次于苇名的第二大地图,同时也是众多剧情要素的汇聚地。这块地方值得我们单独拿出来,像讨论苇名一样单独做一期。
还有就是有可能我不会再在我的专栏内放游戏截图了,一来十分浪费我的时间,本人不精通月影灵风流打法,所以有些截图需要单开周目……二来我发觉加上截图对我的阅读量也没什么增益,我还是专注于内容多写点干货比较好。
言归正传,金刚山仙峰寺,在只狼的时代寺里已经没有了正常之人,僧人们也都变成了一群追求不死的残忍研究者,仙峰寺的地图上随处可见村民的干尸、燃烧的尸体、以及象征着“告别”的红白风车(这点我需要求助看官们了,我记得我曾经在游戏里看到过“红白风车意味着告别,若要追忆某人则用纯白风车”这样的文本,但是现在怎么也找不到是在那里看到过的了,所以也不知道我的记忆可不可靠),可见仙峰寺为了研究不死实验,没少做人体实验之类的可怕的事。
但是通过游戏内仙峰寺拳法秘籍,以及迷雾深林的老僧人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仙峰寺的僧侣们曾经也不是现在这副样子,他们曾经“缄口不言,拳打脚踢,积累公德”也曾经“不断变得强悍,以对抗佛敌”,但是现如今已经“偏离了最初的道路”。
好的,游戏内直观的信息就这么多了,接下来是分析环节。下面我们首先理清思路,弄明白我们想要完整的了解仙峰寺需要搞清楚哪些问题。
第一,仙峰寺是从何而来,什么时候建立的,为什么要建立?他们在苇名的政治立场又是什么?
第二,仙峰寺创立之初僧人们是怀着怎样的信念,他们又做了些什么事情?
第三,仙峰寺的僧人们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幅样子,他们如何实现的不死?他们又将不死研究到了何种境地?
让我们挨个讨论,首先想要解释仙峰寺,就必须要说一说日本的佛教在其历史中的地位:
日本佛教大体属于北传佛教的一支,由公元600年(唐代)左右传入日本,自镰仓幕府时期开始受到日本武士阶级的推崇,镰仓幕府垮台后由北条幕府进一步发扬光大,达到鼎盛。
这里要说清楚,日本本身有自身的宗教文化——神道教,神道教是一种泛灵论宗教体系,有很强的民俗宗教的特点:教义直白、实用价值高、传播力与包容力强。而佛教几乎可以说正好与其相反:佛教教义深奥、注重精神修养、清规戒律森严,在日本作为精英文化而广受统治者阶级的喜爱。
在日本历史中,佛教的传播与日本的大一统进程是同步的——幕府一直企图用武力统一日本,并以强制性的禁止神道教祭拜、兴建佛教寺庙等方式推广佛教。但是幕府始终没有像中国这样,完成中央绝对控制地方的高完成度的大一统。虽然幕府在日本有着绝对影响力,但始终有地方依然保持着自治状态,甚至与幕府分庭抗礼,这也是日本内战延绵不绝的原因。政治上如此,宗教文化上也是如此——佛教虽然经由官方推广而繁盛,但神道教却生命力顽强,始终没被佛教完全消灭,甚至还反过来同化吸收了佛教的部分教义。
简单来说,只要理解两点:第一,佛教与幕府政权渊源深厚;第二,佛教与神道教对立。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仙峰寺从何而来?游戏里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按照日本的文化传统不难推测,仙峰寺应该是由内府带来。因此我们推测其建立时间应该在内府控制苇名,在遥望源之宫的山头修建了苇名主城之后。
那么内府为什么要建立仙峰寺呢?文明6玩过没有,远古时期打下个城邦拍圣地可谓基本操作,能更好的对征服第进行文化与宗教同化……这算是历史惯例,但在在只狼中内府支持仙峰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恐怕就是为了协助其研究不死,毕竟这种宗教的玄学问题,内府也只能像佛教寺院进行求助了。
内府打下苇名之后,把仙峰寺当做研究不死龙胤的工具带到了苇名旁边的金刚山,这应该就是仙峰寺建立之初的真实历史。
这里要讨论下从仙峰寺创立到淤加美出现期间仙峰寺有何研究成果:这期间能看出他们对樱龙的力量研究毫无进展(这些和尚打雷跳舞一个不会),降灵之法虽然诡异,但是应该也就是佛教本身的东西。那么他们到底研究出来点啥呢?而我以为仙峰寺研究出来了“毒”的用法。
仔细观察有很多毒的地方——菩萨谷以及苇名之底的毒沼,他们都有两个特点:枯萎的树木以及菩萨像。而会用毒的敌人呢——蜥蜴、乱波侏儒、雾影众,其中蜥蜴不谈,乱波(仙峰寺护寺忍者)和雾影(会菩萨腿)都是仙峰寺训练的。
那么就得详细解释一下只狼中的“毒”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主要线索在仙乡的白木之翁身上,我之前说了白木之翁就是曾经苇名草木土地中的小小神明,而他们会龙咳,而且咳出来的都是毒。
龙胤的不死是依靠着吸取周围人的生命,而被吸取过多生命的人就会龙咳。看来樱龙一直在吸取这些草木神的生命,而这些草木神失去了生命后就会变成毒——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毒沼都有枯萎的树木(草木神)了。
看来仙峰寺掌握了使用毒的方式,并且名刀“锈丸”也很有可能就是仙峰寺锻造的。
仙峰寺创立之后,被内府委托以研究龙胤的任务,开始研究樱龙和它带来的异像。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僧人们自身又是如何看待龙胤?他们又在接下来的淤加美入侵事件和苇名众盗国事件中又做了些什么呢?
依据迷雾森林的线索,和仙峰寺秘籍的说明,再加上日本佛教的文化传统,我们将其串联就能得到结论——最开始仙峰寺的僧人们将代表着神道教的“樱龙化”的淤加美人视为佛敌,并全力与其对抗。
这里我要感谢“wingsの无双谱”狼学家同道提醒了我,查看仙峰寺的降灵糖和无首的无限降灵道具可以看出,仙峰寺在曾经发生在苇名的“护国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曾全力支持苇名方面赢得这场战争。联系有关于“佛敌”的概念以及苇名众对于无首的态度(甚至有人在水底有无首的池塘边谈笑风生,可见苇名众不知道无首的存在),这个糖中提到的“护国”战争,应该就是淤加美人入侵的这次战争。
但是我个人认为仙峰寺帮助苇名方面应该是政治立场比宗教立场要重一些,毕竟突然出现的淤加美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啥东西,即便是仙峰寺之后将其认定为佛地,也不至于在对方一出现就这样支持内府统治的苇名。
小小总结一下,看来仙峰寺是政治上倒向内府、将占据了源之宫的淤加美人视为佛敌,帮助过苇名抵御淤加美人袭击,甚至打到过源之宫(源之宫有无首,说明有武士带着杀戮糖打进去过……结果也显而易见)。
但是后来的故事就峰回路转了,淤加美开始喂鱼计划后,带有不死虫的源之水边流遍了苇名,就连地处苇名旁边山顶上的仙峰寺也没能幸免,僧人们之中出现了附虫者。
而僧人们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这点也能从永旅经中看出,他们将附虫看做恩赐,而并非对自己教义的亵渎。这很不正常,都说道重生、佛轻死,佛教是追求死后去往永生极乐的,以这种形式在凡间不死,怎么想也不符合佛教教义。
而且他们本来把同样信奉樱龙(神道教)的淤加美视为佛敌,自己却也开始信奉神龙恩赐的不死,这岂不荒唐?
能知道的是从“淤加美入侵”到“淤加美养虫”这段时间内,仙峰寺肯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让僧人们改变了对樱龙的看法,以至于看来僧人们开始撰写《永旅经》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初衷。
这点游戏中没有任何描述,我认为可以联系下之前护国勇士打进源之乡的线索,很有可能仙峰寺的武僧们也跟随护国勇士打了进去,随后见识到了樱龙的力量,惨败而归后明白了将外来的樱龙视为佛敌正面对抗是没有胜算的,他们能做的只有把神龙送还故乡,龙胤对苇名的诅咒才能迎来终结。随后淤加美的养虫大业把很多人都变成了附虫者,他们也就正式迈出了沉迷不死的第一步。
为什么说是第一步呢?《永旅经》的撰写,显然是迷途未远之时,从其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们仅仅把“不死”看作是完成修行的手段,而最终目的是其实是完成“龙的还乡”。完成这段漫长的旅行后,方能积累公德开悟成佛。
再之后的剧情就比较喜闻乐见了,他们研究出了模仿龙胤神子的变若神子作为容纳神子的摇篮,甚至锻造出了不死斩用来拜取龙泪。
(关于不死斩我也是存疑的,能看出黑不死斩上有莲花护板,而莲花是佛教意象。而红不死斩是木质镶金包边的造型,更加符合神道教的御神刀形象……我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难道黑不死斩才是仙峰寺锻造的不死斩?那红不死斩为何能拜泪?拜泪可是僧人们为了达成不死的道具……剧情实在太少,等宫崎老贼的dlc吧。)
但是漫长的旅途中人们很容易忘记初心,逐渐僧人们开始忘记他们要追求的还乡到底是什么,而开始沉迷与不死的过程。
绑架平民、诱拐孩子,亵渎生命、遗忘教义。毫无节制的散播杀戮糖、帮助内府训练忍者、渗透苇名,不惜一切的寻求着更好更完美的不死永生。
最后仙峰寺中再也没有了秉教持法的僧人,只剩下了沉迷永生的行尸走肉。仙峰上人怀抱代表着初心的《永旅经》,依靠了不知名的手段羽化。高阶的黄袍高僧同样拿着《永旅经》祈祷着变若神子的原谅,很快也同仙峰上人而去。
就是仙峰寺。
(ps:本章涉及到了很多淤加美,所以一心传推迟了,下一章咱们先说淤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