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当心你的子女在房间里搞鬼!
我前面做过一期节目,就是当你的孩子把你拒之门外,原先跟你又说又笑,现在突然把自己的门关上了,不让父母进去,你急得不得了,搞什么鬼呀,在里面干什么呀?但是他死活都不让你进去。
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你们的关系出了问题。他与你不共戴天,他不想和你分享同一个空间,这个门具有象征意义的,他就是心门的象征。我要向你关上心门,我不想让你了解我,我也不想了解你。我不想跟你沟通,我甚至不想看你,啪,门就关上了。
第二,孩子可能出心理问题了,尤其是抑郁症。人患上了抑郁症以后,人心非常的烦躁,烦乱。这个时候人想安静。
我也曾经体验过抑郁,这个时候,我是不愿、不想听任何人跟我说话。如果一个人跟我来讲道理,我恨不得一脚把他揣出去。越讲道理,我就越烦,就想独处,就想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思考问题或者发呆,都可以。
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一生过程中都有过抑郁状态或者抑郁体验,这也是正常的。因为生活总是可能不顺,人生总有走在坎坷道路的那一刻,所以陷入抑郁,陷入情绪低落也是正常的。
有些孩子陷入抑郁,陷入情绪低落了,他不想跟人说话,他想安静,他想求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安静的天,所以他就把你拒之门外,不想让你打扰他。
第三种情况就是他在里边搞鬼!我先讲两个例子:
一个女孩儿,她本来性格特别外向,跟父母关系特别好,尤其是跟妈妈的关系好。突然有一段时间,她不允许妈妈进她的房间了,把门关上,妈妈感到不理解,有时候妈妈想进去,她非常愤怒,意思你进我的领地啊。就像面对一个侵略者,她跟你玩命的。
妈妈越来越不理解了,妈妈就怀疑了,到底干什么呢,有什么鬼?她平时把门锁起来的,而且她直接把钥匙带走了。
有一次她上学去,大意了,没来得及把门锁住。妈妈就在她房子去看了,结果发现她衣柜里边还放了很多性用品,而且她还在网上买了一个带密码的保险盒。她妈妈就感到非常奇怪,怎么买这么个东西?妈妈当时心切,就把这个保险盒给撬开了,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撬开了后,保险盒里竟然放的是药,是增加雄激素的药。
这女孩子越来越男性化了,她在吃增加雄激素的药,她要把自己变成男人。而且她的衣柜里还藏着男性的性用品。
妈妈看了以后,感到天塌地陷,才知道她女儿把门关上在干什么的。
把门关上的,如果不是因为关系的损害或者抑郁状态或者抑郁症,往往是性变态。
还有一个男孩,他在医学院里读研究生,暑假回来以后,死活都不让父母进他的房子,他从学校带回来一个皮箱,放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很神秘的把它锁上,里边有密码锁,外边再加了一个挂锁。
母亲就感到这里边有点问题,她发现孩子性格有变化,说话语气和以前有改变,一个男孩子好像越来越娘了。
他爸爸和妈妈一商量,趁他不在场,把这箱子给他打开了。打开以后,里面放了半箱子的口服雌二醇。他妈妈当时差点昏过去,箱子里还放很多女性的胸罩,短裤,裙子,鞋子。
他妈妈才知道,儿子正在训练成为同性恋,也许已经成为真正的同性恋了,这是河北的一个男孩子。
所以把门关上,一定是在里面捣鬼。
第四种情况,就是在里面玩游戏的,或者是看一些不该看的视频,登录一些不该登录的网站。这个网络世界是包罗万象的,是一个谜,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危险的世界!
现在你想变成什么样的人,网上都会教你。你想变成同性恋,网上会教你的,专门有人教你的。都是顶尖级的老师,你想变成什么样的变态,有人在引导你的,有文字,也有视频。
网络是一个丰富的世界,精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危险的世界,很多人掉进去出不来了!
网络世界现在对我们孩子心灵的影响,远远大过父母的影响。父母就这么两张嘴,父亲一个嘴,母亲一个嘴,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头脑,一个简单的心,对孩子的影响是越来越有限了,现在对孩子们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
所以我强烈地建议,父母应该寻求信仰,因为信仰虽然非常古老,但是它是最稳固的。
什么叫信仰?成系统的、稳固的、永恒的信念系统,才叫信仰。
其他东西都不永恒,你看,一个口号,过两天就作废了。一种伟大,过两天就变得轻如毫毛了,唯有信仰带有永恒性。
信仰所给我们揭示的这种永恒,与我们内心的永恒性是相适应的。我们对美好东西的盼望总是希望它永远长久。
比如说两个人相爱,发誓的时候都是海枯石烂不变心。
孩子有了信仰,最起码他有清晰的善恶观了,现在最可怕的就是人们内在的系统已经没有清晰的善恶观了。
如果,善恶由欲望而定,善恶为当时的情形所定,善恶就变成一个极其含糊不清,标准非常模糊的东西了。
所以人们就开始胡来了,瞎折腾了。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行在光明的大道上,走在圣洁的道路上,愿意追求善,追求美,追求真,还是让孩子有个信仰是比较好的。
我的儿子如果没有信仰,那的确是让我头疼死了。他有了信仰以后我不用带他的,God在带他的。
本文转自“王国荣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公众号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