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分享】诺亦腾PN动捕在护理虚拟实训系统中的应用
诺亦腾学术前沿分享 第十一期
研究领域 | 护理教学虚拟实训系统
论文作者 | 日本 北海道大学
Shunsuke Komizunai, Noriyo Colley, Atsushi Konno
阅读时间 | 约2分钟
全文字数 | 约1000字
01 研究背景
护理教学包含理论学习、假人模拟、医院实训三个阶段。然而,对于高度侵入人体的护理操作,目前的医用假人模型真实性不足,而且,为了保障患者健康,护理学员在医院实训时往往仅能旁观和协助。因此,护理教学与护理实践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气道内吸引(endotracheal suction)是护理呼吸机病人最常见的重要操作之一,而且高度侵入人体,对护理技能要求极高。一旦失误,病人将遭受缺氧,甚至气道出血等严重后果。来自北海道大学的Shunsuke Komizunai等三位学者,利用诺亦腾Perception Neuron惯性动捕设备,针对气道内吸引,设计出一套虚拟实训系统,助力弥合教学与实践差距。该论文已于2020年被计算机领域知名会议IEEE/SICE SII收录。
02 方法原理
研究者使用诺亦腾PN惯性动捕设备,对12位平均护理经验15年的专家级护士进行动作采集,并以他们的气道内吸引操作为标准,打造一个内置标准操作的沉浸式虚拟实训系统。
诺亦腾PN惯性动捕设备仅需绑带即可固定
诺亦腾PN重量轻便,穿戴简单,使用绑带即可固定全身17个惯性传感器,参与者可直接穿着护士服或日常服饰完成动捕。
专家级护士穿戴诺亦腾PN进行气道内吸引操作
同时,在自研抗磁算法的支持下,诺亦腾PN对环境要求宽松,即使在空间狭小且摆有血氧仪、呼吸机、气管抽吸机等电子医疗仪器的复杂电磁环境中,动捕效果依然精准稳定。
诺亦腾PN动作数据实时无线传输至电脑并以fbx.格式保存,研究者将其导入Unity引擎中,与3DCG人体模型绑定,并在VR环境中还原病床、病人、设备等内容,完成气道内吸引标准操作的3D重建。
气道内吸引标准操作的3D重建
实体手呈现标准操作,透明手实时展示学员操作
戴上VR头显,学员能以第一人称视角观察专家级护士进行气管内吸引的手部动作。由于诺亦腾PN设备对专家级护士动作的精准捕捉,丰富的动作细节在学员眼前一一呈现,使其可看到仅凭旁观和讲授难以传达的实操技巧。搭配VR交互手套,学员的手将呈现为透明状态,清晰看见自己与标准操作的差异,更直观、更沉浸地对标准动作模仿学习。
03 研究结论
研究者认为,与假人模型相比,虚拟实训的VR环境赋予学员更强的真实感与沉浸感;与医院实训中的旁观学习相比,动捕技术支持的第一人称视角能传达更多语言难以说明的操作细节。而且,虚拟实训还可在保障无人受伤的情况下,满足学员反复多次练习的需求,从而提升护理技能,助力弥合护理教育与护理实践之间的差距。
*本文图表除特别注明外,均摘自论文原文。
文献来源
Komizunai, S., Colley, N., & Konno, A. (2020). An immersive nursing education system that provides experience of exemplary procedures from first person viewpoint with haptic feedback on wrist. 2020 IEEE/SI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ystem Integration (SII), 311-316.原文链接(复制浏览器访问):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