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ino One|5款新世代书架音箱50天测试实录(2)
马田Oscar Duo后,今天开始《5款新世代书架50天测试实录》的第二集。
第一集:
马田Oscar Duo|5款新世代书架50天测试实录(1):https://www.hao4k.cn/thread-68357-1-1.html
这个测试已经进行到20多天,时隔多日,疫情汹涌,或许已经忘记这些出色选手,先略作回顾
主要有以下五款——
瑞典的马田Oscar Duo
中国的Vaino One
意大利的Audel Magik Mk2
丹麦的Jern 15
Chartwell LS 3/5(不带A)
今天的主角是中国的Vaino One。虽说来自中国,但技术和团队却是国际化。如今各行各业全球协作,天天嚷着彼此脱钩,但,真脱难度很大,想想Iphone这个神奇的产品。
音响行业,表现文化自信的时候了:只要产品足够优秀,请大胆喊出,我来自中国。比如上海人类巨富的Ternario Audio,比如广州文杰的Vibrato,今天Vaino One算一个!
1. Vaino One,何方神圣?
Vaino One(下图右)算脚架一套的零售价是40000多,而马田Oscar Duo(下图左)是50000多。
按8-9折算成交价,这两款书架,不便宜。
20天前,测试马田Oscar Duo,一见倾心。带来的后果是,我把它的大哥Parker Quintet(五重奏)搬回了家。这纯属盲狙,但绝非心血来潮,判断的依据就是Oscar Duo。居家鸣放神器Tannoy Autograph陪伴多年后,还是离开了我。
Vaino是一个新品牌,目前还没有落地喇叭。One的出现,让我对其大哥,也充满期待。
Oscar Duo的钢琴表现,远远超出这个价位的能力;而Vaino One重播大型管弦乐,实在令人震撼!
胃口吊足,您一定会问了,Vaino One何方神圣啊?品牌团队的“灵魂人物”是技术大拿,不善言辞,从不吹嘘,一直自信满满。我从与他点点滴滴的聊天中,总结了以下文字——
Vaino隶属华诺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自创品牌。One和A6是第一批产品。未来会有更多产品问世,均由国内外多名资深设计师携手联合打造。这个团队成员有着极强的研发能力及深厚的技术积淀。Viano产品元件全球采购、国内完成融合加工生产及总装,确保出厂的产品品质与声音统一标准化。
Vaino还有一个入门款,叫A6,售价21800。这个价位是烧友买小书架的心理边界。
A6和One一样出色,在其价格带,会远超预期。
据“灵魂人物”介绍,Vaino喇叭的核心技术是“超阶深分音模式”。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扬声器厂家使用。比如,马田、Finkteam、YG。因此,One和A6虽小,却有顶级扬声器的优点:
相位好、线性高、临场感立体空间感强。
2. 从书架喇叭的选择,谈Vaino One
书架喇叭相对便宜,不占地方,容易驱动,优点很多,是烧友的起点。但是,从发烧音响文化来看,却远远不止这些。我总结了三点,大致与三个群体吻合。
第一种,预算少,空间小,也要能HI起来。这是初级发烧友
第二种,方便,简洁,乐感好,这是佛系爱乐者
第三种,大喇叭听气势,能量,小喇叭听品味,气质。这是高烧,大烧。
君不见当年有很多LS 3/5A的收藏者吗?除了收藏,我想更多还是其声音相对大喇叭,有不可替代的魅力。另外,3/5A从居住条件不是很宽敞的香港烧友开始流行也是事实。
那么Vaino One属于哪一种呢?
在我看来,三者都有!为什么这么说?
对于初级发烧友,尤其短期不打算升级的,一般会选择天花板高,一步到位的书架箱;而对不怎么发烧的音乐爱好者,会选择容易驱动,无论用什么功放推,声音都不差的书架箱。
大烧呢?虽然知道小喇叭有天限,除了追求音色,品味外,还希望它是小钢炮,开声能逆袭高一级落地喇叭,然后惊叹于这种“超能力”,这算发烧的乐趣!
马田Oscar Duo,Parker duo,都具有如此能力
那么,Vaino One也是如此!!!
One更适合前两种发烧友,因为,如果你空间实在有限,预算也有限,真的不用YY大落地。
我和“灵魂人物”交流了Vaino One和马田Oscar Duo的听感,他说,这就是高阶分音设计的喇叭最独特的地方。可是Oscar duo在马田官网上,却不强调甚至否认!“灵魂人物”告诉我:当声音具有绝对优势的时候,很多技术上的东西,厂家其实是不太愿意公开!
Vaino国际化的设计团队,对这些都有过深入广泛的研究。
这两个喇叭从侧面躺平看,体积差不多。Oscar Duo用的是马田自己研发的陶瓷单元,那么Vaino One呢?
进口铍膜铷磁高音
7.5寸的碳纤纳米管编织低音
"灵魂人物"又补充,Vaino One目前运用的技术相当于马田Oscar和Parker的进化升级版。单从声音准确度、还原度而言,会比马田更为精确一些!
果真如此吗?下面进入今天的测试对比环节。
3. Vaino One对前端的揭示能力惊人
今天的测试系统和上集略不同。
音源降级了。因为上集测评推出后,有人建议说,你这几个小喇叭录音这么好,是不是50万音源的功劳呢?怎么说呢,的确有,但不全是,系统搭配,讲究的是整体性,而不是局部。
于是,我拿掉了3台Absolute Time和Ideon Absolute DAC(五周年),只保留了Ideon Streamer,解码则有两台,一台是匆匆过客DCS罗西尼——
还有一台是Molamola(翻车鱼) Tambaqui解码器
这台来自荷兰的Mola解码器只有5公斤,接入系统替换重量和售价是它好几倍的Ideon Absolute解码器后,并没有失落感。
如果把它们分别接入Parker 五重奏大系统后,很容易区分等级差别。从这方面看,大系统对音源的要求很高。Ideon Absolute解析出的信息量,瞬间填满Parker五重奏的18个单元。
小书架Oscar Duo和Vaino One系统上,区别也明显,但不是质变。
罗西尼是一位朋友升级为Ideon Absolute解码替换下来的。
他问我,区别大吗?同样,这种区别在Parker五重奏大系统上更加明显。他使用的喇叭是Tidal Contriva G2。显然,这个升级势在必行。我说,你即使不换功放,都会觉得功率大了。
那么问题来了,Molamola Tambaqui和DCS罗西尼比哪个强呢?正好,这两个型号刚刚获得发烧天数A+推荐
Recommended Components 2022 Edition Digital Processors
Tambaqui的价格是13400美金,而罗西尼是26000美金。几乎差了一倍。
Tambaqui和罗尼尼相同的地方是,都配备支持Roon Ready的Streamer:网线进入,可以数播。而,最大的不同是罗西尼多了CD播放功能,价格随之翻倍。
DCS不用多介绍,而Molamola Tambaqui尽管也不是新产品,但多少有点陌生。它算新型解码器中的另类,采用了诸多的新锐技术。
首先,Tambaqui不用传统 DAC 芯片解码,也摒弃了 Delta-Sigma 和 R2R Ladder DAC 的方法,他们独特的技术是 FIR 滤波处理 PWM 信号。解码最高可以支持 PCM 32bit/ 384kHz 和 DSD256。罗西尼是DSD128。
接口丰富
其次,Tambaqui 采用自家算法,可将数字讯号先升频取样至 32 bit / 3.125 MHz ,这比 DSD 64 的 2.8MHz 还要高。升频后的 PCM 数字讯号转换成 PWM 格式,再以二进位的数字记号加以记录。
第三,Tambaqui 设计了一组由离散元件构成的 32 级(32-stage)的 FIR DAC,再加上一组单级四阶(single-stage 4th order )的滤波器作I/V转换,将 PWM 讯号转换成类比讯号。130dB 的讯噪比就是这么获得的。
从听感来看,Tambaqui 声底清澈透明,密度极高,对音乐的还原,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水族箱,游动的各色鱼群,音乐表现流畅自然活泼;而罗西尼的声音,相对传统,因为技术下放自DCS维瓦尔第,开声的瞬间,就可以辨认那种独特的厅堂感,音色是以中性绵密见长。
回到Vaino One系统,在只替换解码器的情况下,可以非常清晰地分辨出它们的特点。Vaino One既是一个音色的分辨器,也是一个声场的还原器。
Tambaqui 和罗西尼,总体算半斤八两的较量。虽然前者只有5公斤,而后者有15公斤。具体的区别,我有两段录音(巴赫大无)
这一段是Tambaqui
Vaino One这种突破性表现,来自设计团队的综合能力。我不由得好奇,如果给One搭配钻石高音,会不会更好?“灵魂人物”告诉我,成本太高了!
不过,我会和这个神奇的团队一起探讨,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状态下,获得更好的平衡,推出一个特别版本,让Viano One保持现有的优势,向Oscar Duo的音色靠拢。
我想它们之间的差异,更多是单元特性带来的。“灵魂人物”说,One的低音单元来自丹麦的斯泊特,这是绅士宝的总工程师独创立的新单元品牌,延续了绅士宝的优势磁路,结合更为科技的振膜,整体表现优于原绅士宝单元。
魔域、落魄也均有使用这个单元。
推出一个Vaino One 特别版,还只是一个构想,需要更多烧友支持,如果有兴趣,可以联系我(微信:topgeardriver),当然,您也可以直接选择One,它已经够出色了!
5. 这些小喇叭容易驱动吗?
预算不多的烧友特别关心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以往有一些小书架,素质不错,但不好推,比如丹拿。那么马田的Oscar Duo和Vaino One容易驱动吗?
这个问题,今天先回答一半。
以今天测试采用的来自波兰的Circle Labs前后级作为参考,答案是很容易驱动!
这台前级叫作P300,有五组输入- 三个非平衡 RCA 和两个平衡 XLR。有两组XLR 输出。电路为全平衡设计。
Circle Labs技术理念和设计宗旨采取HIEND思路:电路设计旨在消除所有可能的音频干扰,并将信号路径缩短到最低。
分析内部线路布局,可以清晰看到这一点。
Circle Labs的后级叫作M200,是一款全平衡立体声功率放大器,160瓦/8欧。两台可以桥接为单声道,600瓦/8欧。
测试录音里,我用了两台后级——600瓦/8欧,900瓦/4欧的后级。当我用一台后级,驱动功率为160/8欧,300瓦/4欧。功率小了很多,Vaino声音表现也还是足够好!只是大型管弦乐表现,声场没那么强悍。
Circle Labs 还推出过一台合并机,A200,搭配Vaino One更有性价比。
在欧洲市场好评如潮,价格极其亲民。Circle Labs的这套功放,上集有过详细的技术介绍,这里不再展开,但要说说声音——
精致、紧致而具有活力
具有极好的频宽、动态范围和能量
音色中性但是不苍白,能很好还原乐器的纹理
这些都是古典音乐重播需要的硬素质。在我的视频号,有大量录音,无论钢琴,小提琴,艺术歌曲,还是大编制,都能表现得举重若轻
一前俩后,我系统主力用于马田Parker五重奏,拿来驱动书架Vaino One,显然是杀鸡用牛刀。
Circle Lab的这套前后级,售价不到8万,这是顶级合并功放的价格地带。不过,我可以肯定地说,它要比我测试过的10万以下任何合并功放都好。
KRZYSZTOF WILCZYŃSKI,创始人(右)和 KRZYSZTOF LICHOŃ,设计师(左)
和天琴Two+Three那种婉约风相比,这是一种更开放的声音。遗憾的是,天琴的Two+Three要贵出很多。下集将重点介绍。
下集,我还将告诉你,用无源前级搭配英国胆机测试的结果
总之,无论是Oscar Duo和Vaino One,都不是难驱动的喇叭。或者说,无论怎么弄,都不会出怪声。
但,如果你给它更充分的驱动,会挖掘出无尽潜力。
本系列第三集预告——来自意大利的Audel Magika
领略意大利人声音美学和木头震动之间的那种奇妙关系。
宅嗨影音社区,服务千万影音发烧友,关注我们给你带来精彩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