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速通主义主义总纲

2023-07-16 17:52 作者:木棉要吃芝士  | 我要投稿

名词解释:

  • 场域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探索的领域。房间里有一个篮球,房间就是场域,篮球就是存在性内容,是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本体论是老的译法,它就是存在论。
  • 主体性(Subjectity)指人作为能动的主体的能动性质,是主体的内在属性和活动方式。
  • 主体性的基本含义是主动性、能动性、自发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是主体作为知觉、理性和意志的主动主体的能动一面。它与对象性相对立。
  • 目的论(teleology)是关于事物存在的目的或意义的一种理论观点。


主义的构成:

  • 所有的主义或思想它都包含四个部分:场域、本体、现象和目的。
  • 场域-存在论框架(ontological),特指“意义”所在的场域,即本体背后的那个背景性框架。如宇宙论、场论。
  • 本体-存在性内容,即场域里面真实存在的具体的东西,它一般被称为本体论或存在论。
  • 现象-主体性感知,可以理解为认识论或心理学的维度。
  • 目的-目的论方向,它是整个思想的运动的模式,一般体现为目的论,如果哲学性质较弱,则体现为伦理学。


四格模型:

  • 主义主义可以划分为四格,用斜杠分隔。
  • 四格分别代表场域、本体、现象和目的。
  • 每个格子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代表不同的理论。


数字的理论含义:

  • 1、代表同一性、一致性、整全性,表现为一种不可被打破的空转的状态。(类似存在者)
  • 2、代表对抗性、二元的冲突和分裂、外在的二元的不一致性,表现为被矛盾打破的状态。
  • 2、代表中心性、中介性、妥协性,表现为给出了调解矛盾的最终方案的状态。(中心化运动往往将方案具象化为人、社群等)
  • 4、代表不可知性、是一种敞开的“无”、其本身的内在的不一致性,与第三格相反,它预设矛盾为不能被调和的状态。(类似存在)


数字的理论分别对应的四种运动:

  • 1、循环运动:一种无限的循环的运动。
  • 2、分裂运动:因外在的二元的不一致性,发生冲突和分裂的运动。
  • 3、中心化下坠:寻找一个锚定点并向其下坠的运动,代表调和矛盾。
  • 4、敞开的运动:一种混乱且未知的运动模式,代表虚无和开放性。


对数字的理论的概括总结——天地神人:

  • 天(1)、神(2)、人(3)、地(4)
  • 天,庸俗的教条式的真理。(真理)
  • 神,对抗性,神的一种原初争执。(矛盾)
  • 人,中心化,其作为一个中介。(中心)
  • 地,一种敞开性的力量。(虚无)


一字头(器学)

形而下学/实在论的评价:

  • 形而下学被视为低俗、无趣的意识形态,不能被归类为哲学。
  • 形而下学是存在论框架的闭合背景,提供完美无缺的舞台,没有任何不可能性。
  • 形而下学是一种前反思的安居,缺乏思考和创新。
  • 形而下学不认同世界本身是背景性存在论框架,这种等同是愚蠢的认知短路。


IQ和学哲学:

IQ代表思考抽象问题的能力,勤于思考可以提升IQ。

学哲学不是为了追求永恒真理,而是通过思考和探索来探寻问题的不确定性。

没有哲学理论可以确定永恒真理,学习哲学需要持有开放的态度和追求探索的心态。

不应将学习哲学用于压制他人或追求统治权力,而是应用于自我反思和理解。


二字头(道学)

形而上学及前观念论的概念

  • 形而上学是一种哲学思维,涉及存在、实体和本质等问题
  • 前观念论是形而上学的一种形式,强调主体性和规则之间的关系
  • 形而上学思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和康德之前
  • 康德是形而上学的反对者,勾勒出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形而上学中的分裂与冲突

  • 形而上学观点认为存在和存在者之间存在分裂
  • 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规则分裂为主动(道)和被动(规则)两部分
  • 主动通常较高级,而被动相对较低级
  • 这种分裂导致形而上学中的隐喻性分类和冲突的出现


补充:一个东西,它先存在,才能成为存在者。所以存在更高级。存在是“无”,无法被实体化的,喊不出名字的。而存在者是“有”,它被实体化。这些作为“有”的被实体化的东西,被迫下场和人搏杀,而作为“无”的东西则不需要下场搏杀。这与政治上的规则同理,所以政治觉醒几乎必定哲学觉醒,


政治觉醒与形而上学觉醒的关系

  • 在政治上觉醒的人往往会进入形而上学的思考阶段
  • 形而上学的思考使人意识到背后的本体性框架存在问题
  • 形而上学的思维揭示了背后规则的分裂和矛盾


形而上学的思维与觉醒

  • 形而上学的思维需要一种思考形而上学的缝隙
  • 没有这种缝隙,思考形而上学则没有意义
  • 形而上学的思维使人超越表面,思考本体性框架
  • 形而上学的思维揭示了存在和实体之间的分裂与矛盾


三字头

三开头的场域与观念论

  • 三开头的场域指的是观念论阶段的哲学思维
  • 观念论强调中心化和自我意识
  • 笛卡尔阶段是观念论的代表,主张主体性在哲学中的重要性,它使得辩护主体性内在的观念,辩护上帝的存在显得必要


布尔乔亚哲学与观念论阶段的关系

  • 布尔乔亚哲学是观念论阶段的一种形式
  • 布尔乔亚哲学与古老的贵族和僧侣的哲学相对
  • 布尔乔亚哲学的力量源于普罗大众,是内讧的庄家的调解者


观念论阶段的意义与意识的中介性

  • 观念论阶段认为意识在世界的出现和涌现中起着中介的作用
  • 意识的存在是宇宙的意义所在,没有意识则宇宙失去方向
  • 观念论阶段意识到必须有三字头才能支撑后面的哲学维度。


补充:没有主体性,主体性的感知和目的论(3和4)就不存在了,并且存在性的内容(2)也仅仅是为了主体性的感知服务的,没有主体性的感知,其内容也跟着没有意义了。


观念论阶段与以我为本的意识

  • 观念论阶段强调以我为本的意识,不仅是个人,而是一个说我者
  • 观念论阶段对应布尔乔亚哲学,以人的中心性为基础



四字头

四字头代表的本体论或存在论的框架

  • 本体论框架是开放。
  • 本体论框架是不一致的,内部存在混乱和矛盾。
  • 本体论框架不会积极显现,也不能被想象。
  • 它必须是一种否定性的存在,会抹去自己的积极现身。
  • 四字头代表辩证唯物主义,对本体论框架持开放性立场。


补充:正因为四字头中场域不能被定义,所以场域只能被后面三个格子反向塑造出来,这个时候它已经不像是哲学了,因为哲学总是要对场域有某种临时的定义,此时它成为一种实践的态度,一种觉醒了的普罗大众的理论武器。


速通主义主义总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