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考点题型总结—高考选择题这么出~ 【选必三】|考点精华

喵喵 | 1-4 发酵工程—选择题

1️⃣果酒、果醋、泡菜制作
习题1
葡萄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存活但不能大量繁殖
B. 自然发酵制作葡萄酒时起主要作用的菌是野生型酵母菌
C. 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
D. 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增加【利用了葡萄糖,葡萄糖含量减少】
习题2
关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发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气
B. 白酒、啤酒和果酒酿制的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
C. 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所需的酶既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也存在于线粒体【乙醇在无氧呼吸第二步,只在细胞质基质】
D. 生产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
习题3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 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浸曲发”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
B. “鱼眼汤”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CO₂ 释放形成的
C. “净淘米”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只能消除杂质】
D. “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习题4
某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果酒发酵时,每日放气需迅速,避免空气回流入发酵容器 【排出CO₂】
B. 果酒发酵时,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汁中还原糖含量变化,砖红色沉淀逐日增多【减少】
C. 果醋发酵时,发酵液产生的气泡量明显少于果酒发酵时✓【果醋不产生气体;果酒产生CO₂】
D. 果醋发酵时,用重铬酸钾测定醋酸含量变化时,溶液灰绿色逐日加深【重铬酸钾测酒精的】
习题5
某同学在线提交了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报告,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A. 选择新鲜的葡萄略加冲洗,除去枝梗后榨汁
B. 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装⅔】
C. 酒精发酵期间,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
D. 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
习题6
利用菠萝蜜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 发酵6天后,再接入活化的醋酸杆菌,发酵 5 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乙醇既是醋酸发酵的底物,又可以抑制杂菌繁殖
B.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二分裂】
C.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控制通气的情况不同【酵母菌无氧;醋酸杆菌一直通气】
D. 接入醋酸杆菌后,应适当升高发酵温度【果酒:18~30℃;果醋:30~35℃】
习题7
用白萝卜制作泡菜的过程中,采用适当方法可缩短腌制时间。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A.将白萝卜切成小块
B.向容器中通入无菌空气【乳酸菌厌氧】
C.添加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传统发酵技术】
D.用沸水短时处理白萝卜块【去除杂菌】
习题8
某同学想从泡菜汁中筛选耐高盐乳酸菌,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泡菜汁样品, 划线接种于一定 NaCl 浓度梯度的培养基,经培养得到了单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 pH 需偏碱性
B. 泡菜汁需多次稀释后才能划线接种
C. 需在无氧条件下培养 ✓
D. 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均为乳酸菌
习题9
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这三种传统发酵产物的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果酒):真核生物】
B. 发酵过程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酵母菌是先有氧再有氧;乳酸菌是无氧】
C. 发酵过程都在同一温度下进行【果酒:18~30℃;果醋:30~35℃;泡菜是室温】
D. 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
2️⃣无菌技术
习题10
下列操作能达到灭菌目的的是【灼烧、干热、湿热】
A. 用免洗酒精凝胶擦手
B. 制作泡菜前用开水烫洗容器
C. 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灼烧灭菌】
D. 防疫期间用石炭酸喷洒教室
习题11
灭菌、消毒、无菌操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动、植物细胞 DNA 的提取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NA提取不用灭菌】
B. 微生物、动物细胞培养基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污染【加入抗生素怎样培养细菌?】
C. 为防止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湿热灭菌法对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灭菌【培养基已经有高压蒸汽灭菌法】
D. 用湿热灭菌法对实验中所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细胞培养瓶等进行灭菌 ✓
3️⃣微生物培养
习题12
为避免航天器在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时出现微生物污染风险,需要对航天器及洁净的组装车间进行环境微生物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航天器上存在适应营养物质匮乏等环境的极端微生物
B. 细菌形成菌膜粘附于航天器设备表面产生生物腐蚀
C. 在组装车间地面和设备表面采集环境微生物样品
D. 采用平板划线法等分离培养微生物,观察菌落特征【航天器上的生物已经很少了,平板划线法适用浓度比较高的生物在平板上稀释】
习题13
下列是某同学分离产脲酶菌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 选择农田或公园土壤作为样品分离目的菌株
B. 在选择培养基中需添加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C. 适当稀释样品是为了在平板上形成单菌落
D. 可分解酚红指示剂使其褪色的菌株是产脲酶菌株【产生红色】
习题14
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述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
C. 用取样后的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选择→梯度稀释】
D. 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习题15
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划线接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倒平板后需间歇晃动,以保证表面平整 【凝固了】
B. 图中Ⅰ、Ⅱ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Ⅲ区挑取单菌落✓
C. 该实验结果因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挑一个即可】
D. 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降解后,可被刚果红染成红色【先加入刚果红跟复合物形成红色,如果纤维素被讲解会形成透明圈】
4️⃣微生物培养材料题
习题16
青霉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目前已实现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酵液中的碳源不宜使用葡萄糖【因为葡萄糖会抑制青霉素,一般用乳糖】
B. 可用深层通气液体发酵技术提高产量【促使青霉菌代谢】
C. 选育出的高产菌株经扩大培养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
D. 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发酵罐不需严格灭菌【有些菌可以产生青霉素酶,会把青霉菌杀掉】
习题17
解脂菌能利用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并吸收利用。脂肪酸会使醇溶青琼脂平板变为深蓝色。将不能直接吸收脂肪的甲、乙两种菌分别等量接种在醇溶青琼脂平板上培养。甲菌菌落周围呈现深蓝色,乙菌菌落周围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菌属于解脂菌
B. 实验中所用培养基以脂肪为唯一碳源【乙菌不能】
C. 可将两种菌分别接种在同一平板的不同区域进行对比
D. 该平板可用来比较解脂菌分泌脂肪酶的能力【脂肪酸分泌越多,深蓝色的圈越大】
习题18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 M 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 N 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 M、N 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操作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
B. M、N 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没有这个机会】
C. 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
D. 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中已突变的基因再次发生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