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觉得时间越来越快?——《生命的时间轴》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what if”的奇怪问题,
比如,“牛排从距离地面多高的地方掉下来正好能烤熟?”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初见有喜、细思极恐”的离谱问题,
比如,“第一个发现牛奶可以饮用的人类,到底对那头可怜的母牛做了什么?”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不那么好玩、不那么有趣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比如,正在阅读此段文字的你,是否注意过,我们的时间似乎流逝地“越来越快”?

回忆一下,这是你我平凡的一天。
早上6点,闹钟响了,你醒了。
你本想找个理由请假,但老板问及“哪里不舒服”时,又不能以“上班不舒服”这种作死的说法侮辱对方的智商。

于是,只好安慰自己,那就再睡一下好了。
接着,你躺下,闭眼,再睁开,发现时针已经指向6点半了——无论如何都不能不起床了!
不过,为什么只是“闭眼一秒钟”,外部的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小时呢?
你想不通,也不去想,寻常的洗脸刷牙吃早饭上妆,要匆匆忙忙出门,开启新一天的搬砖之旅——与客户撕逼,与老板斗狠,与同事摸鱼。
一系列昨天的复制,粘贴到今天,再搬运到明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突然定下心来一看,自己年华已逝,白发已经上头。
不禁慨叹“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再一看赵雅芝,好家伙,白娘子到底不是常人,青春永驻,时光仿佛在她脸上凝固。
你我皆凡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生命确由主观分段且客观连续的时间组成。

大多数人的时间,只是事件A连着事件B,其中又嵌入各种糟心事儿,然后赶着事件A的截止时间之前收尾,又开始迎合事件B的截止时间。
有没有觉得很无聊?——
虽然为了生存,这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些“浪费”。
宏观经济下行,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极度依赖时间,不管那些静态或动态的数字是呈现在日程表上,还是电子屏幕上,本质上,我们渴求的是时间流逝换取的金钱和难以言表的“安全感”。

开头的一些戏言,只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以乐景写哀”,因为我想引出的,是这样的观点——
时间(日益)沦为一种让我们压抑的生存工具,我们越重视它,就越失去对【时间】的真实理解。由此衍生的麻木,显得我们的人生越发单调、毫无意义。

那么,要怎么做呢?
自然是让我们“捍卫纯真、不拒绝长大!”“保持好奇、与无聊为敌!”
跳出各种繁杂,我们需要意识到,时间,其实是每个人观察、认识和思考世界的一把量尺。

好的!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觉得时间越来越快?”
一方面,是(生活压力太大)刺激着我们内心越发急躁不安;
另一方面,是随着我们年龄日增,眼睛每秒捕获且辨识图像的数量会减少——
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此处的“去除信息杂质”与传播学中的“去噪”概念相似,都是提取核心信息,以做出最佳判断。
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一旦刷各种短视频就会消耗几个小时。

因为小小的手机屏幕上,瀑布信息流的密度(极)大,如果眼睛获取图像的单位时间不变,获取相同信息(所消耗)的时间会更长。
由于短视频通常风格轻松、配音有趣、节奏感强烈,观众作为“被投喂”一方,无需(深度)思考,于是,虽然观众消耗在短视频上的时间可能长达2个小时,但由于没啥疲劳感,感受到的时间却是“被压缩”的——
“诶?我怎么感觉只看了半个小时?”

我个人偏激地认为,全球泛滥成灾的短视频日趋“异化”为一种带慢性自杀属性的“意识毒药”,但又是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不得不用的传播、赚钱和营销工具。
这种感觉,类似一种艰难选择,身患重病,有一种药,不吃,现在死,吃了,24小时后死——吃还是不吃?

短视频的问题,让我们沉浸在一个个“滑动的时间片段”后,在一秒接一秒的“无聊体验”后,慢慢对更小或更大的时间尺度毫无概念,以致于让我们忽略感知真实的【外部世界】——被驯化的神经系统成为了束缚我们了解外部的“牢笼”。
所以,当我阅读这本《生命的时间轴:从一微秒到十亿年的生命奇迹》时,有一种“解脱感”——
本书作者尼古拉斯·莫尼(Nicholas P. Money),用跨越24个数量级的时间尺度,给大众分享了丰富多样的生命和它们所对应的时间尺度,让我们可以从文字中(短暂地)跳出习以为常的现实“牢笼”与时间“牢笼”,重新理解生命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马上夏天就要到了,那我们就聊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节里,让人十分讨厌的“萌萌哒大眼睛”——苍蝇。

为什么传统的“打苍蝇”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
因为“打苍蝇”需要“打手”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足够的耐心、惊人的爆发力,精准计算苍蝇预计飞行线路的前提下,才能在多次失败后“一击必杀”!
那么,为什么“苍蝇”难打呢?
简言之,苍蝇眼睛观察世界的能力与人类不同——
注意,苍蝇是复眼,放在显微镜下看,估计能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当场晕倒!

“专业”一些看,是这样的。
1秒可以分为1000毫秒或100万微秒,由于眼睛的特殊构造,苍蝇每秒钟可以感知约250幅不同的图像,而人类大约只有60幅,也就是说,苍蝇的眼睛每40毫秒就能“拍下”一张图,人类的眼睛则需要170毫秒才能“拍下”一张图。
我们拿着苍蝇拍打苍蝇的过程,在小小的苍蝇眼中,真的是“可笑”的慢动作!
苍蝇可以精准“预判”人类的“预判”,是不是非常厉害?

另外,我们用苍蝇对比真菌,苍蝇又显得“太慢了”。
真菌向空气中喷射孢子——这相当于真菌的种子——可以在1微秒完成,每秒可以释放出3万个这样极为微小的颗粒!为了看清这样的过程,科学家不得不用每秒能拍摄万张以上照片的相机捕捉这些画面以供研究。
而孢子的移动速度可以达到多少呢?
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这速度可以媲美一辆轿跑了。

与之相当的,是非洲猎豹也可以在3秒内达到每小时100千米的最高速度。问题是,这种惊人的爆发无法持久,如果猎豹没能第一时间捕获猎物,要蓄力好一会才能再次捕猎!
我们将时间的尺度放长一些,就必然涉及生老病死,对比真菌、苍蝇和猎豹,人类的寿命算是很长。

但对比某些不起眼的灌木,人类在这些能活上几千年的植物面前,又是多么卑微渺小。
更不用说某些巨型颤杨集落——如书中提及的美国犹他州的“潘多”,它们已经存活了有8万年。

如果再深挖目前已知的生物界,可以近乎永生的,又有小小的水熊和貌不惊人的灯塔水母。
问题来了,对于这类生物而言,时间有意义吗?有什么意义呢?
再把时间的尺度切换到宇宙,可能我们又会觉得“生命因为如此无力而缺少存在意义”——生命大概有40亿年的历史,而人类这样的复合真核细胞出现,那可是是20亿~30亿年前的事儿,10亿年前,所有的生物还都是微生物。

平心而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其锚点都是【现在】,但这个概念属于看起来简单又极为复杂的范畴。
相信读者应该听过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大爆炸说”,参考《道德经》中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从纯粹的【无】里,诞生了无限的【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因为“有”了【有】,才诞生了【时间】这一“尺度”。

玄乎一些看,【现在】既是“有”也是“无”的。
从无的角度看,每一刻“现在”都“不存在”,从“有”的角度看,我们以为的【现在】,(其实)是基于人类对“真实”的(脑中)建模,是我们的感官塑造了我们感知到的世界。

当然,各位朋友也不必对这些概念过于纠结!
要知道,就连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无法明确解释【现在】的含义啊——既然时间的流动会受到速度和引力这两者的影响,那么,时间流逝是幻觉吗?时间箭头朝着熵增方向吗?
如果现代最前沿的物理学都无法准确定义【实在】,“活在当下”的人类可能会因所感知到的时间尺度陷入另一种悲哀——
我们所称的那些更微小或更宏大的生命图景不过“玄之又玄”。

但,作为平凡的你我而言,
不管是阅读这本《生命的时间轴》,还是其他同样妙趣横生的有品质的科普读物,是不应该过于纠结“生命的意义”、“存在的本质”等一堆“可能长期无解”的“高端命题”。

如果咱不是像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这样各种不差钱的主儿,这种阅读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洗礼,提醒我们尽力限制时间对人性的压迫、努力抵制日渐习惯的麻木,不要甘于在这个“过于喧嚣”的时代过分“流俗”,
同时,激励着有探索欲、好奇心的你我,能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夹缝中,剥去现实世界“或浮华或无聊”的壳,用不断拓展的知识面,对自己期待的人生重新定位,
然后,再次义无反顾地踏上注定孤独、重复、单一维度的时间旅程。
读书万岁。
以上。

【注】
本文首发于【南风窗】公众号和杂志。
实际发布内容对比上文有部分删减,本文为无删减原版,留档备存。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精彩: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哔哩哔哩专栏基础功能有3点喔:
①APP端最新版本右上角三个点可以单独投币,也可以通过长按右下角点赞,三连完成投币,Web端右侧有投币入口,长按点赞同样可以三连完成投币;
②专栏内的卡片可以点击传送到对应的视频、专栏页面;
③可以点击点赞上方的目录按钮查看更多专栏攻略长按点赞!一键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