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研究,以及外交与涉外工作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1960年,北京大学建立政治系,1963年改名为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学院即由此发展而来。1996-1998年,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亚非研究所合并调整,组成现在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目前,国际关系学院由6个系和3个研究所组成,即国际政治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比较政治学系、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国家安全学系、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此外还管理着十余个科研中心。教学辅助机构和行政机构包括院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科研办公室、党委人事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国际项目办公室、财务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国内合作办公室、院友会办公室、融媒体办公室、基金管理办公室、网络办公室、《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及北大图书馆国关分馆等。
学院现有4个本科、10个硕士和7个博士专业对外招生,即本科的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硕士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安全学、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硕士;博士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安全学。其中国际政治、科社与国际共运是全国重点学科。学院还与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设立了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际办学已成为学院办学特色。学院现与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瑞士日内瓦高等国际关系与发展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均有联合培养的双学位项目;与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共同执行三国间政府项目“亚洲校园计划”。参加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及英文授课硕士项目的国际学生每年超过60人。此外,学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新泻大学等亦保持着长期或短期的交流关系。
二、专业目录、招生计划

方向:
01.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
02.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
03.世界民族问题研究
04.东亚地区研究
05.亚太研究
06.中东研究
07.中亚研究
08.非洲研究
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
③627 政治学概论
④801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三、参考书
政治学概论参考书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理论部分的核心参考书目,要重点掌握和记忆其中的政治学名词)
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用作补充政治学十五讲,尤其是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等章节内容)
3.海伍德《政治学》(本书主要在于辅助理解,外专业跨考的推荐先看本书打好基础)
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准备政治学概论大题非常重要,需重点把握书中的)
5.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与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合使用,重点掌握各)
6.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其中内容重在理解和记忆作者的)
7.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概论部分重要基础书目,推荐先看.)
8.陈岳《国际政治概论》(要重点记忆其中提到的国际政治学名词)
9.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与前两本书配合使用,重在补充前两本书的内容)
10.宋伟《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掌握其中涉及到的)
11.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非常重要,比较全面的各流派国际关系理论讲解)
12.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本书基本上囊括了世界民族部分试题的大部分重点)
13.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常考内容,重点掌握政治伊斯兰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专业二新中国外交:
颜声毅 《当代中国外交》
谢益显 《中国当代外交史》
(这两本书内容类似,择一即可)
战后国际关系史:
方连庆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刘德斌 《国际关系史》
四、分数线
2022考研
政治/英语/专业1/专业2/总分
55/55/90/90/345
2021考研
政治/英语/专业1/专业2/总分
55/55/90/90/345
2020考研
政治/英语/专业1/专业2/总分
55/55/90/90/345
五、录取情况


六、初试备考经验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为什么选择北大国政?
首先说一下个人情况,我本科就读于国内一所政治学专业名列前茅的大学,但由于本科期间成绩不够保研资格,因此萌生了考研的想法。虽然考本校相对容易,但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丝毫不能懈怠,所以我就想,既然已经决定考研了,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国内政治学专业的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呢?于是从一开始备考,我就是按照北大国关的科目和重点研究领域来准备的。关于为什么选择国际政治,我个人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两个专业比较有兴趣,但国际关系专业二涉及整个近现代国关史,这也是我本科期间最头疼的一门课,因此果断放弃国关,选择了专业二侧重战后国关史和新中国外交的国政。
2、北大国政考研报录情况分析
如果不是像我这样一开始就明确考北大的同学,建立认真搜集资料分析各个学校的报录比、专业课真题、参考书目,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院校。但由于从一开始我的目标院校就只有北大,因此并未对报录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北大国关难度可想而知,我并不需要一些数据来告诉我它到底有多难,所以只管开始就好了。
二、初试
1、专业课
专业课是复习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课上。我是从2021年3月末开始的,大概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梳理专一的笔记,外加做专一近几年的真题。9月初到10月末我开始梳理专二的书和近年真题。
从11月开始一直到考前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①背书。反复背,一遍一遍地重复,直到考前背了至少五六遍。②整理近一年的时政。北大国关出题非常贴合时政(比如2022考研就出现了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伊核协议、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由于前期疏于对时政的关注,我11月大概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期间没有穿插别的任务)来整理时政和时评,所以我建议23考研的同学们要把对时政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备考期间。③做真题。首先我又做了再之前几年的真题,其次把之前做过的又拿出来重新思考。第二次做题,我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触就是,回答问题更加有条理、思路更开阔了,而不至于像初遇真题那样手足无措。这种转变也带给我很大的信心和成就感。
进入12月中旬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化繁为简,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框架,做到遇到新问题能及时从框架中提取信息。之后就可以上考场啦!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附:北大国政参考书目
专一: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海伍德《政治学》,罗斯金《政治科学》,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唐士其《西方政治制度》,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中东政治与社会》
专二:刘德斌《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谢显益《当代中国外交》,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梁云祥《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补充阅读: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我们是谁》、《第三波民主化》,潘维《信仰人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柏拉图《政治家篇》《国家篇》《法律篇》,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等等。
2、英语
我个人英语基础比较好,所以备考基本只用到了真题,因此以下方法仅供英语基础不错的同学参考。
我从4月开始用扇贝app背单词,每天20分钟,按照计划背240个。8月开始做真题,每天两篇阅读,做题+订正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如果不理解为什么选某个选项的话,可以看看唐叔对应的阅读课。11月末看了周思成的作文押题班,总结了(抄了)模板。
3、政治
依然是先说一下个人情况:高中文科生底子,因此考研政治对我来说理解起来稍有困难的部分只有马原的政经这一个板块。
我7月开始看强化,配合肖爷爷的书和1000题。但从单纯考研备考的角度,我个人可能不会再看了,或者说可以只看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马原部分就够了。10月开始看腿姐技巧,刚开始听选择题技巧确实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但其实真正考试的时候我一个技巧都没使用,完全是靠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判断,所以大家可以自行决定,不过腿姐讲的分析题值得一看!
11月中旬之后就是背肖4分析题+反复看肖8肖4选择题,我基本每天都会背留给政治4、5个小时的时间,付出的时间多,所以也背得很熟练。我考前一共背了四遍肖4,最后一遍基本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全部背完了。
关于22政治分析题,网络上有很多人都说肖四翻车、腿姐杀疯,诸如此类。但我想说的是,跟紧一个老师,他们任何一位总结的答题素材都足够你在考场上发挥自如,你只需要做到牢记于心+灵活运用。切记不要哪位老师都想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最后只能是谁也没跟明白。
三、复试
22北大国政招收7个人,11人进复试,而且由于第2名和第11名之间分差不过10分出头,因此复试十分重要。从我抽到的题目看,依然延续了北大国关的出题风格——紧贴时政。我基本是按照笔试论述题的答题思路来思考的,都能可以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英文的考察形式是任选前面的两道中文题目中的一道论述题进行复述,这种考查形式相对容易。
四、写在最后
1、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备考时间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一两年,因此切记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学不进去的时候出去走走、放松放松,是为了之后更有效率地学习。
2、人生也是一场持久战,不要给自己诸如“我一定要一次考上”“如果考不上我就落后于人”的压力。考研也好,工作也罢,人生不是只有这一两年,目光放长远些,心态自然会平稳很多。
祝各位同学得偿所愿!
七、复试规则及安排
复试形式为面试,内容涉及考生所报专业的理论、历史、现实问题,重点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 分及格。考生面试结束后复试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平均分即为考生的面试成绩。按照学校规定,复试成绩平均分低于 60 分者自动丧失录取资格。考生的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由各专业分别考核),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考生应参加的管理类思想政治课加试在复试中进行。
各专业按照考生总成绩在所报专业内的排名依次录取。成绩计算方法:
总成绩=[初试权重(70%)×初试各门总成绩/5(其中公共管理硕士为初试各门总成绩/3)+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30%)]
八、历年真题
2022考研627政治学概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分)
1.《盐铁论》
2.霍布斯
3.无政府主义
4.二十国集团
5.英国学派
6.种族灭绝
二、简答题(15*4=60分)
1.简述传统中国科举制度的意义
2.简述西欧封建主义的特点
3.简述国际规则与国际秩序的关系
4.简述中国提出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战略意涵
三、论述题(30*2=60分)
1.讨论自由观念的历史演变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3.论述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发展演变
4.讨论气候变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801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
1.第二次印支战争
2.和平队
3.哈马斯
4.银河号事件
5.美日印澳四国同盟
二、简答题
1.东盟方式的表现和影响
2.《伊朗核协议》的内容
3.中美阿拉斯加会谈
三、论述题
1.国家综合安全观的内容和特点
2.评析全球疫苗公平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