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Fi随聊第147期】拜亚动力DT900ProX简评


拜亚动力在19年后的产品方针发生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变动,当然以我的角度来看的话就是明显感觉19年后的大部分新品都显得特别年轻化。小到logo的变化,大到全新的蓝牙系列产品以及对老dt产品的迭代以及更新。按理来说其实也没什么好意外的,而且实际上拜亚在这一块上的做的努力远远晚于akg以及森海一众老东西。但说实在的,现在其实还是有一种“你个浓眉大眼的也开始整这一出”的感觉。
当然期间虽然整出过T13这种笑话,但也不乏有那么一些表现还算中规中矩的产品,也即包括今天的dt900prox。作为一款新一代dt产品中风评还算不错的东西,双11预热期间拜亚官方的“腰斩”也再次吸引到了不少人的目光。

不过依然要指出本身国行原本定价就是高出接近一倍的(此前水货成交价也基本就1600,远远低于官方售价),所以严格意义上这并不是代理为了凑双11的热闹而作出的活动价,更像是逐步调整包括但不限于dt900/700prox这些产品的售价。
换言之,dt900prox的售价估计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维持在1k4而不是回升,自然其他获取途径的价格也会逐步降低,包括二手。所以在这里还是提前说一嘴,如果考虑入手dt900prox的话,最好不要赶高峰期,等后续供货稳定价格稳定后再入手也不迟。
(新版hd600也几乎是同期调整了价格,只是相较于dt900prox而言幅度显得没那么大,这点也挺微妙的。)


外观方面其实基本上也,没太多可以讲的。拜亚耳机万年一个外形,辨识基本靠壳。这一点在dt900prox上也是一致,头梁外拉方式/段落设置,调节空间以及佩戴基本与此前各种拜亚大耳无异。不过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虽然dt900prox产自德国,但是做工相当出色,从做了拉丝纹路处理的金属外箍到各种组件,基本没有什么肉眼可见的瑕疵,唯一可能需要提到的则是因为沿用了此前拜亚大耳一脉相承的头梁调节方式,所以长年累月的反复调节也必然会导致调节松紧度的下降。


Dt900prox的头梁以及外壳都是塑料材质。头梁左侧下端,以及耳罩横轴外端都可以看到拜亚的新logo。外壳网罩造形似地漏,中间标有型号名称,可以看到内部分布的金属网罩。自带一对天鹅绒耳罩,相当舒适。单边入线,线材配置则是1.8m/3m的mini三芯xlr各一根,用肯定是够用了,总不能有人带这玩意出街吧()。






声音方面,dt900prox对驱动有一定要求,但是依然属于较为易推的范畴(常规小尾巴基本能搞定了)。后续主观听感叙述依然基于PAW6000
Dt900prox的听感比较符合营销概念上的“监听”,走向略偏中上盘,听感略冷,声底相当干净,没有为了照顾听感而刻意强化某些频段。低频的量相当凑合,但是下潜,回弹以及质感都十分出色,对于流行曲目来说基本没办法提供比较明显的“氛围感”。高频亮度较高,而且在足够克制的前提下保有了还算不错的延伸,总体的形体感以及线条感也相当出色。信息量偏高,总体密度除中频外略低,声场感较为宽阔,动态瞬态都足够优秀。实话说dt900prox的综合素质放在1k4这个价位相当突出的,更何况它本身也没有对前端非常高的要求。
人声方面的表现,解像合理位置适中,实际演绎中略微会有些突出。从还原的角度上来说表现相当出色,无论是男声还是女声都相当完美。收敛的低频以及高频很大程度上就使得这幅耳罩在中频以及中高频段的表现会被凸显出来,而足够出色动态瞬态表现提供给了dt900prox相当干净的声底,这就使得用户可以轻易获取人声部分的信息以及特色。
器乐方面表现同样比较优秀,但是相比于人声而言,器乐更多是比较无功无过,应当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是考虑到高低频显薄所以基本不会像人声一样有一个非常突出的表现。泛音控制相当严格,因此弦乐类的形体感普遍相当优秀,只是对于部分集中在高频表现的器乐而言会显得略微缺乏锐度。

所以总得来说dt900prox的声音表现,于我而言还是那句话最能概括,很符合营销概念上的“监听走向”,也很符合我对“监听耳罩”的刻板印象。一耳朵其实没什么特色但是很耐听,细听下在还原细节上又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尤其是人声方面格外出色,因此很大程度上对于这副耳罩的喜恶取决于你是否喜欢这种主打还原的声音。

打个总结就是,预算足够充裕且符合喜好的前提下基本是可以考虑两眼一闭冲tmd的产品。这个年头千把块搞一个基本不吃前端的高素质耳罩子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而且退一万步讲,dt900prox毕竟不是什么新东西,即便因为定价不合理的因素而被归为2k+档的时期依然能够获得不少大佬的好评,那更何况他现在作为一副1k3就能入手的玩意呢。
这一期也就到此为止,有啥想问的也欢迎评论留言或者加群:602700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