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帕森斯结构功能论及其理论逻辑

帕森斯的理论逻辑:
唯意志的行动论;系统理论(各种系统);AGIL功能分析模型;模式变量。
权利/影响力是一种媒介。——帕森斯
一、唯意志的行动论——《社会行动结构》
1. 唯意志的行动论旨在解释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帕森斯从“行动”来考量。帕森斯是研究社会行动的。
2. 帕累托、密歇根、韦伯和涂尔干,证明这四个人是殊途同归,四个人走向的终点就是唯意志行动论
3. 功利主义+观念论+实证主义→汇聚→唯意志行动论
(1)功利主义:人的行动是满足于一种痛苦与愉悦的制约。人是要趋利避害的,是要避免痛苦、满足愉悦的。霍布斯《利维坦》认为功利主义下,很多人的目的设计针锋相对的,霍布斯将国家称之为“利维坦”。
(2)实证主义:法国涂尔干的实证主义,即用科学的方法向社会科学上套。
A. 理性:高度理性的实证者会协调各自的目的,但这就带来了一种问题,即人类是被理性牵着鼻子走,因而变得很生硬,从而导致解释力不足。
B. 反智:强调环境的影响,过分拔高环境(比如杨永信),认为行动只能在特定的秩序下进行,因此更为死硬。
(3)观念论:韦伯的观念论与实证主义相反,帕森斯认为虽然观念论虽然强调了人的意志、强调了人的自由,但是忘记了环境和外界条件对人的限制。
4. 帕森斯汇聚了上述理论与观点:帕森斯用秩序统筹了上述理论和观点。
5. 唯意志行动论
(1)行动者:行动的人
(2)行动目的:意图和目标
(3)行动情景:行动的一种背景
A. 可控的:手段
B. 不可控的:规则
(4)规范限定(规范和价值):这一部分内容统一了前三项内容
6. 因素分析:行动的因素→单位行动(unit action)
7. 帕森斯认为社会学是研究行动的科学
8. 帕森斯为什么要从行动说起?帕森斯认为秩序是由人们的行动创造出来的。
二、系统理论
1. 什么叫系统?系统就是:经验现象中存在一种明确的相互依赖关系(反义词叫:不确定性/随机性)
2. 帕森斯的理论中,最大的是行动系统:在结构功能论下,“系统”不是一个实在,而是一种视角、是一种角度、是事物的某个方面、是一种分析方式。
3. 一个人的行动序列可以被称之为行动系统
4. AGIL功能分析模型

5. 分型结构的套娃式结构→是一种经验的概括
6. 最大的好处是其克服了二分法(比如:有机团结/机械团结)
7. 不足之处:冗且抽象;诠释不够,没有看到人对规范的理解;帕森斯的汇聚是线性的进步观,这种进步观是落后(认为现在的发展中国家都将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模样),这种进步观存在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性;存在一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不够全面(沟通行动和自我表现行动);对规范和价值的探讨不够细致;动力问题的探讨。
8. 补充:诠释取向的社会学理论;象征/符号互动论;将社会视为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构。
三、模式变量
1. 情感-情感中立
2. 自我取向-集体取向
3.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
4. 继承/先塑-成就/后塑
5. 特定-宽泛
四、总结
帕森斯Parsons是一个蓄水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个继往开来的作用。他是一个有理想、有学术追求、有野心、有抱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