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菌菇 玫克微朵“菌菇疗法”盛行德国
玫克微朵“菌菇疗法”盛行德国
日前德国《世界报》撰文指出,应当鼓励人们食用蘑菇,因为它不仅美味无比,更具有降低血压、防治胃病、抑制肿瘤扩散、提高免疫系统活力等种种功效。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蘑菇既非植物亦非动物,因为它们像树木一样扎根于土地,又如许多有机物一样来为人类提供养分。鸡油菌、冬菇、香菇等各种食用菌早已成为晚宴上的必备佳肴。
对于德国人而言,主要发源地在亚洲的蘑菇无疑属于自然界的舶来品。具有药用价值的蘑菇一般生长在森林中,且多出现于中国和日本的市场上。事实证明,在中日两国盛行的“菌”(Mykotherapie)并非全无科学根据,这种疗法是有针对性的采用一些蘑菇并利用其药物功效来治疗疾病。如今这种疗法在德国也愈来愈引起重视。比如,德国格莱夫斯瓦特大学的药学教授乌里克・林德奎斯特就提议德国应当尽早借鉴“菌”的相关经验,充分开发其药用价值。
德国另外一名名叫安德里亚斯・卡普洱的医生日前也在德国《植物医疗报》上报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将特定的菌菇混合后给癌症患者服用,可增强其抵抗力,起到相当于“化疗”的效果。他指出,食用蘑菇后,即使是经常被反复感染的病人,情况也趋于稳定。而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时,许多国家的家庭医生通常会在使用“菌”的同时辅以人参之类的滋补品――事实证明,菌和其他治疗手段合用,也不会产生之前人们所担心的任何副作用。
蘑菇的药用价值
蘑菇的药用价值可谓举不胜举:牛肝菌(Birkenporling)对于治疗胃病疗效显著;著名的草地伞菌(Wiesenchampignon)可抑制一种恶性组织肿瘤在全身的扩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牡蛎菇(Austernpilz)的萃取液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桂竹香菌(Lackporling)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促进食欲,同时降低心脏肌肉对氧气的需求量;落叶松菌(Larchenporling)的功效则与鼠尾草(Salbei)相似,它可以防治盗汗以及更年期妇女的头部充血等;另外,省沽油菌(Klapperschwamm)是欧洲菌种之一,却是通过它的日本名字舞茸菌(Maitake)才为人所熟知。研究证明它可以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含量,同时抑制肝肺肿瘤生成。
木耳(Judasohr)生长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它的药用价值早在400多年前便已被载入了医书,它可以提高淋巴结细胞的功效,加快血液流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亦将其作为重要的药材。不仅如此,木耳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吞噬病菌细胞功能达到最佳状态。研究还发现,服用了木耳的支气管炎患者,其康复速度明显提高。
鸡腿菇(Schopftintling)系草菇属(Tintling),外形独特,生有蓬头和鳞片,菌柄上有环状物。它是为数不多的可种植菌种之一,亦是用途最广、功效最大的蘑菇之一:它属于中医的传统药方,可以降低血糖、治疗便秘和痔疮,枯死后甚至可用于制造墨水。蘑菇中的“明星”非香菇(Shiitake)莫属。它从亚洲传入西方,广受欢迎,不久欧洲各地便开始种植。它的气味与大蒜有些相似,但是美味无比,医药价值亦足可与后者相媲美。
香菇中含有麦角甾醇(Ergosterin),能够促进骨骼生长。日本学者的研究证实香菇还有防治龋齿的功效:只需食用五克风干后的香菇即可防止牙齿损伤。原因在于香菇可以阻止龋齿细菌生成糖原,而糖原会引入微生物。
早在十四世纪,中国医生便发现香菇具有治疗溃疡的功效。香菇多糖(Lentinan)能够延长胃癌和肠癌患者生命,它可以训练人类的免疫系统,使之提高对癌细胞的灵敏度,不放过任何漏网之鱼。所以日本允许将香菇多糖作为免疫药物使用。
MykoTroph 研究所在营养疗法与菌菇疗法方面是处于欧洲领先的机构之一。机构成立于2003年2月,总部设立于黑森州Limeshain-Rommelhausen。弗朗茨﹡施茅斯(Franz Schmaus)是MykoTroph研究所的创建者,致力于药用菌的效果与应用超过三十年。菌菇疗法源自中国传统医学。在中国,千百年来药用真菌如灵芝,花菇或者猴头菇被成功地使用到许多疾病与严重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当中。

Franz Xaver Schmaus 弗朗茨﹡克萨韦尔﹡施茅斯 农业硕士工程师 营养与菌菇治疗研究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