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满江红:岳飞注定的败局——古代为啥北伐大多失败?

2023-01-29 13:22 作者:吉祥语文的宽地  | 我要投稿

来自公众号:吉祥语文

岳飞的悲剧有三重原因:人和、地利、天时都没有。

岳飞是我的偶像,但是他还是注定失败。

1

历史的悲壮往往在于毁灭与英雄无关。

先说人和的问题。如果你也经常看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次英雄北伐,总要有一堆拖后腿的人出来。

诸葛亮北伐,李严就用后勤来给丞相拖后腿。

整个南朝170多年,一共北伐12次,全部残败。桓温北伐到长安,背后有东晋皇帝临阵换将拖后腿;刘裕北伐有后勤大总管刘穆之突然病死,东晋皇族想要夺回权力拖后腿。

南宋三次北伐,第一次是岳飞,第二次是宋孝宗派张浚北伐,第三次是宋宁宗派韩侂胄“开禧北伐”。岳飞不提,张浚是典型的口头军事家实际不行,第三次主和派史弥远杀了韩侂胄。

明朝只有朱元璋时期的北伐成功了,他把蒙元赶到了草原。但是他之后明朝北伐没有一次成功。最惨的是土木堡之变,朝廷中太监撺掇皇帝北伐,结果老革命留下的武二代贵族被全歼,随行的文官几乎全灭,明军最精锐的主力三大营覆灭。

后来的南明在清军威压下,招架还来不及,没有北伐。

纵观历史,只有朱元璋的北伐成功了,其他的北伐总有坏人出来闹事。

我小时候听各种演义,看各种历史故事就是这个印象。直到后来书读多了,才琢磨出来点味道。

如果一件事张三失败了,李四失败了,王五也失败了,大概率不是人的问题,而是事情本身有问题。那么北伐有啥问题?

2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除了朱元璋是王朝开创者,他自己就武德充沛。其他每次北伐都是朝廷选将来北伐。

好,现在你是董事长,你手下一个大区销售总非常牛叉,眼看着要把其他大区的销售全都干掉,他一个人就占公司业绩一半。你会怎么想?是不是有点怕?万一这个销售总要和自己要个副总裁,你给是不给?人家这么强的能力,公司核心的东西人家还能不清楚么?人家凭什么还要看你脸色,自己干不好么?万一这个销售总要想自立门户,是不是一下子就能把公司一批业务骨干和客户全都拉走?

现在董事长你是不是第一反应是赶紧让别的销售把一些重要客户抓回来,赶紧和董事会商量出个应急预案?

现在你就能理解赵构看岳飞的心理了。他们老赵家可不就这么陈桥兵变上位的。

所以只要皇帝武德不足,就注定不敢重用将领北伐。这相当于把国之重器交到了别人手上。

3

接下来说地利。

如果你历史读得多,你会发现每次中国南北对峙,南北的分界线不是黄河,而是长江淮河一线。

因为这条线以北年降雨水就少于800毫米,所以这条线北方比南方河流、水道就少很多。不是不想弄,而是水真不够了。这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北伐,超过这条线后,就很难利用水运,只能主要依靠陆路运输。而水运的成本只有陆路运输的大概十分之一。那么同样的1万士兵后勤供给,线南边假如需要5万人支持。到了北方就需要要50万人。

这种消耗的指数级暴涨,导致的后果就是南方的赋税、徭役暴涨。代表南方本土的贵族利益就要受到巨大的损失。所以从南方本地大族来说,是非常不愿意的。

而如果是从北往南打,情况恰恰相反。本来高涨的后勤消耗,一过了长江淮河,军费马上下降到毛毛雨的程度。所以历史上北方统一南方的意愿很高,也经常胜利。而南方北伐的意愿就弱很多,因此往往失败。

4

最后我们看看天时,这里主要说气候。

自从北宋建立后,整个北宋到南宋都处于一个持续降温的气候中。

宋朝初年,开封是有野生大象生活的,到了北宋中期野生大象就只在华南有了;到了靖康年间气温继续降低,现在绝不会有冰封的杭州西湖当年时常降雪、冰封,河南开封出大面积冻死人的记载。这个降温趋势一直延续到了明。以上资料是竺可桢先生在建国后的“物候学”研究中做出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气温持续降低,则北方游牧民族只能不断南下,否则他们会面临无草可牧的境地。即便岳飞北伐到了黄河流域,也不可能站住脚。北方游牧民族会一波一波的持续来袭,直到将宋军赶走。因为这不是领土之战,而是生死之战。

同样,南方地区也受到降温影响,粮食产量和军事力量也在持续下降。所以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在长期持续的衰落中,如果南方北伐能够得到什么?

如果自保,以南方的实力尚且可以。而北伐则只能得到土地更加贫瘠的北方领土,然后再把那里的难民养起来?

以上是天时。

5

其实更深入的一层原因也还有,就是中国南北人口和贵族政治转向的统治技术变革。

但是太敏感,不展开了。



我开了一个读者群。目前群内有公务员、律师、医生、教师、教授、大厂高管、技术大牛各种精英200多人。群就两个功能:防失联和聊教育,没有其他有的没得功能。

另外,还有个夸夸群,主要是给娃的自媒体加油打气的。这无门槛开放的,大家可加我,我拉你入群。



满江红:岳飞注定的败局——古代为啥北伐大多失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