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她如古如初,安慰此间切片人生

2023-09-04 06:10 作者:张广天与文学  | 我要投稿

作者:张广天

这是2021年,武玮发表第二交响曲的时候,我写的文字。如今,在她第三交响曲发布之际,拿出来看,仍然新鲜。

同时附上她的专访《我的神圣师门》。

张广天与武玮

近日,武玮的第二交响曲出版了。她已经有两部交响曲。上海音乐出版社的费社长说,马勒在她这个年纪也写了两部。 两部交响曲是什么概念?就是两部长篇小说。小说不过是文字的叙述,交响曲是音乐的叙述。我们一直以为创作来源于生活,是经历的沉淀,其实,人更丰富的内涵在于心灵。武玮的创作是内观的,向心灵讨教,从心而发。外部世界呈现的不过是内心的映像,好比倒影,走再远的路不过是回家。我曾经在《三十里铺》中写道:“三十里铺是一个小村庄,小村庄是我们经过的地方,经过的地方向着遥远的别处,遥远的别处还是三十里铺。”我这些话没有什么难懂的,但人们心愿并不向着我这些话,说白了,就是不爱听。人们想要热闹,喧嚣,闪亮,繁华,人们长久地不喜欢宁静,平和,正常和质朴。

所以,一个向内心学习的人,两部交响曲不算什么,她的丰富以最深厚的宝藏为底,不枯不竭。

武玮是我的学生,其实并不是老师影响学生,而是师生间的共鸣才是根本。我这代人是切片人生,就是迷恋欲望、财富和地位,将青春从一生中切下来,仿佛唯独青春才是人生。所以,这代人是短命的,尤其追求所谓“艺术”的,眼下都成了孤寡老人,被遗弃,被忽略。新的一代并不是在青春的意义上“新”,而是越来越正常,越来越完整,即回归的一代。他们更能与我的祖辈相处,与古人有某种天然的联系。

我讲这些不过是感受,是一种觉醒,而武玮讲这些是发乎内心,发乎理性的当然。

我在这里重点推荐她这个访谈,轻松的流露,仿佛应季的花自由开放,好似适时的甘霖温煦而临。

附:我的神圣师门 | 作曲家武玮访谈

女唱师 女唱师 2021-12-16 09:00

作曲家武玮

近日,作曲家武玮的第二交响曲由上海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武玮是年轻一代中活跃的音乐创作者,自2008年发表歌曲专辑《真核》以来,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作品,并连续几年获得华语金曲奖。最近,她的创作主要围绕着器乐作品,已完成《武玮第一交响曲》和《武玮第二交响曲》两部宏大的管弦乐作品。其第一交响曲去年获得索菲亚交响峰会的国际作曲奖。 记者在上海就音乐观、创作成长经历以及新作品介绍等问题采访了武玮。

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

你能谈谈你是怎么走上音乐创作的道路的?是什么影响了你?

武玮:

长久以来,人们都热衷谈论时新,信息,总怕跟不上什么脚步。我这个人可能天生反应迟钝,或者说对社交的、人际往来的事不敏感,所以啊,我天生就有满足感,我满足于我的家庭,我的亲人,我生下来拥有的一切。我看我自己,非常满意,曾经在排练厅,我对着镜子,在椅子上蜷缩着腿,可以看半天,并喃喃自语,说:“人怎么可以长得这么漂亮呢!”这成为一个笑话,剧组的人都拿我当笑柄。可能,按现在的人说法,这就是自恋吧。十八岁以前几乎不读书,拒绝读书,讨厌读书,也害怕读书。我是电影学院出来的,在学院里我总是站壁角的那个,总是跟不上潮流的那个,当然,我招进去的时候,是被寄予很大期望的。可是,我在那里,仍然无心读书。后来,我开始读书,才知道我这样的人实际是有天赋的,古书上说是初心。我常感慨,幸好啊,我没有追逐世风,才保留下我的感悟力,我的听觉,我的机敏。当然,读书是一件好事,让我开眼界,也广泛了解这个世界的信息。现在好了,互联网伸到每一个角落,信息几乎覆盖一切层面。这时候,我翻转来想,一个人盯着镜子看半天真是难能可贵。我说这件事,是有关我的创作的。

 

记者:

听你的作品,尽管声音是未曾有过的体验,但听起来很顺,很典雅。你是怎么做到既当代又不失美好的?

武玮:

许多人认为,我的交响曲用的是当代技法,可是呈现的是典雅的面貌。其实,这不是我刻意的,而是与我上面说的经历有关的。我喜欢典雅的事物,我向往浪漫,我不喜欢人们按照艺术史的方式将音乐分为过去的和现在的。音乐不是时间的,它指向永恒,指向本来。我学习很努力,我很少出去玩,但我终于晓得,学习是让人保守本来的。音乐也是这样,再多的技法是为了让本来呈现出来的,是为了指向永恒的。我喜欢贝多芬说的,音乐是用来赞颂至高者的。所以,我的第二部交响曲又叫“颂交响曲”。

 

记者:

在今天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纯音乐写作怎么会对你产生吸引力呢?你与许多年轻人为什么不一样呢?

武玮:

我是相信命运的人,我不喜欢那句“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话。人生来就获得安排,自有幸福在其中,何必挣扎呢?消费主义时代更愿意讲改变命运,掌握命运,实际都是软广告,忽悠人按照一种生活方式去消费。买房买车旅游教育养老一条龙,反正不按照这个达标就好象坠入深渊了。十四亿人不能只有一种活法,十四亿人应该有十四亿种活法。那你说躺平算了。我并不是主张躺平的人,我是很努力的人。努力干什么?努力不是改变命运,努力是守住自己的活法。一条龙那么强大,还不得努力更努力才抵挡得住吗?先人说,天何曾说话了?四季何曾说话了?万物却生长不息。又有先知说,四季交替正好比贫富贵贱,既然有春夏秋冬,必然有高低起伏,富裕是贫穷的一部分,贫穷也是富裕的一部分。青春是美丽的,你能一辈子青春吗?白发垂老也很美。我的前几代人总爱说破除迷信,可是他们是青春迷信的最大受害者。青春叙事,欲望叙事,财富成功叙事,城市化叙事,想象力叙事。我的同学李晓珞去年出一本长篇,叫《落幕的叙事》,她把一切旧时代的叙事都讲清楚了。她说这个时代,最大的财富是正常。正常,难道正常已经那么难了吗?

 

记者:

人过于正常,是否会陷入平庸?不是说,创作最需要的是想象力吗?

武玮:

大家都以为创作靠想象力,其实,想象力没有那么重要,过去的时代比较禁锢,所以人们才渴望想象的飞翔。有首歌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并不精彩,一切最精彩的都在人的内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世界。当然,这个心不是个人的心愿心境,这是人类共有的心,是神圣的心,主宰命运的心。

 

记者:

听说你已经写了两部交响曲,能谈谈你的交响曲写的是什么吗?

武玮:

我的作品都是叙述,音乐的叙述。交响曲不过是用声音的多重组织来完成叙述,文学是语言和文字的叙述。既然是叙述,那么都在叙述的思路里。我的第一交响曲也叫日出地交响曲,它是以人类学的方法论来完成音乐的叙述,讲的是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历史。这么长这么久的历史,用音乐的方式也许五六十分钟就可以概括,用文字的方式恐怕要汗牛充栋了。

这会儿这部第二交响曲,是赞颂体的。赞颂也是一种叙述,在中国古代可以叫做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就是敷衍。

我的第一乐章叫做“穿香木屐的女人”,写女人的美,情爱,呼吸,在冷冰冰的工业化的管道、烟囱、机房、厂房的包围中,她的典雅洞穿一切。

第二乐章叫“谦卑的男人”,一个弱小、病痛、错失的男孩子,他的恐惧带来敬畏,他的卑微带来谦逊,他的跌倒引领他仰望星空,他的苍白造就他的智慧。所以,在这个乐章中有星星的声音,破损的玩具的声音,还有恐惧和强力的氛围。

第三乐章叫“祖母在未来”。我小时候是祖母带大的,她在我二十岁那年去世了。可是,我现在常常梦见她。在梦中,我靠近原先住的屋子,我趴在窗台上看见祖母在屋中做针线,我忍不住哭了,我说你明明回来了,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个乐章就是围绕着这件事写的。有些东西不是过去了,而是未曾来到。祖母去世让我懂得这个道理。她不是老了,而是她带我长大的力量我还未曾获得,我努力学习、工作正是要获得这种力量,而不是别的什么成功和扬名。因为这种力量太高太大了,那就是仁爱啊!

第四乐章名为“古初”。我在出版说明中写道,古的意思不是久远,而是起初。人常说“人心不古”,意思是人心不初,不似刚来的时候了,就是典籍中常说的心受蒙蔽。如果原初的样子恢复了,那么,天地就澄清了。这个乐章是歌颂天地,人历经各种艰险,会遇到他原初的样子,那就是乐章末尾的颂歌,向着造物的力量,感恩古时创造万物的手。

叙述究竟是什么呢?“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这个古,也是初的意思。天造众生万物,有什么是众生万物可以还给天的呢?为此,一切音乐一切创作都是母体的延续,都是早先就已经有的。我认为,好的作品都是还原起初的样子,是一次自我洗涤。所谓叙述,都是追述,追赶先前的先在的,于是现在和未来才获得意义。

 

记者:

你原先是学习舞蹈的,后来又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怎么会走上音乐创作的道路?这些过去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武玮:

我原本是学习芭蕾舞的,后来又学习电影表演,毕业后上舞台学习戏剧,在戏剧中偶遇音乐,开始歌唱,又开始写器乐作品。我基本一年完成一件大作品,年初做计划,开春就伏案写作。每天写几个小时,然后购物,做饭,散步,也帮助老师做一些工作。我的老师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非常有智慧,他对我的教导开启我沉睡的心灵。他教我的方法,都是旧学的方法,私塾的方法。但是,他的第一课,居然是带我去欧洲游学。

在威尼斯,我遇见过李白。在霍尔斯特布罗,我遇见寒山。在巴黎、伦敦、柏林,我遇见徐渭、珞琭子、白泽图、宋代的梅花和汉代的月亮。

我的老师是地道的上海人,他那个岁数还能遇见有艺术修养的白俄。他常常与我们学生讲跟白俄学习的故事,也常常讲赵燕侠的琴师怎么教他京戏,还有他曾在复旦大学遇见艾伦·金斯堡的往事。我问他,他的师承究竟是哪一门派,是白俄,音乐学院的西乐教授,还是某位深藏不露的戏曲隐士?他对我说,都不是啊,我们的师门所宗,是上天啊!

(原载于“学习强国”《武玮:好的音乐呈现本来、指向永恒》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061721373729612952&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feed&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4061721373729612952) 采访视频见“作家张广天”B站号【动态】栏

她如古如初,安慰此间切片人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