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艺学期末A卷
生物制药工艺学 期末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0.5分,共 30 分)
1.酶转化法与直接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反应本质相同,均属酶转化反应。但两者相
比,酶转化法所需设备及工艺简单,产物 浓度 高, 转化率 高,生产周期 短 ,
副产物 少,酶的利用率也高。
2.多肽的化学合成有液相合成和固相合成,常用的氨基保护基有 苄氧羰基 、
叔丁氧羰基(BOC) 和 9-芴甲氧羰基(Fmoc) 。其中Fmoc 最常用。
3.到目前为止,多糖的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还是很不完善的,但可以确定多糖的活
性与其 高级结构 、 分支度及其侧链 、 分子量 、及 多糖中的取代基 等密切
相关。
4、溶质通过色谱柱时造成的峰加宽效应包括分子扩散 、涡流扩散 、 流动相中传质阻力 、 固定相中传质阻力。
5、写出下列离子交换剂类型:732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724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717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CM-C 阳离子交换纤维素 ,DEAE-C 阴离子交换纤维素 ,PBE94 阴离子交换剂 。
6、常用的吸附剂有 活性炭 , 硅胶 和 大孔吸附树脂 等。
7、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蒸发法、温度诱导法、盐析结晶法、有机溶剂结晶法、等电点法、微量扩散法、化学反应结晶、共沸蒸馏结晶(八选七)。
8、根据色谱机理,色谱柱分为:反相色谱、正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色谱(或亲和色谱) 。
10、透析的方法有:旋转透析器,平面透析器, 连续透析器,浅流透析器。
11、常用的制备型离心机转子有 角度 转子, 水平 转子, 区带 转
子, 垂直 转子。
12、克服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有 搅拌 , 震动, 错流, 切流。
13、供体 , 受体 和 载体 是重组 DNA技术的三大基本元件
14、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 IFN 干扰素 ;IL-2 白介素-2 ;
TNF 肿瘤坏死因子 。
15、青霉素属于 β-内酰胺 类抗生素,它的性质很不稳定,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时整个提炼过程应在 低温 , 快速 , 准确调节pH 值下 进行。
16、四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四并苯(萘并萘)为母核的一族抗生素;链霉素是
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红霉素是分子内含有 14 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24分)
1、 基因药物: 核酸类药物,以遗传物质 DNA、RNA 为治疗物质基础的药物(1 分),如核酸疫苗、反义药物。(1 分)与基因工程类药物不同,基因工程药物化学组成上主要是蛋白质或多肽,但基因药物组成上主要为核酸(1 分)。
2、
2、尼柯尔斯基方程式:
式中 m1、m2、C1、C2 分别为树脂上和平衡溶液中 A1、A2 两种离子的浓度。Z1、Z2
分别为两种离子的价电数。K 值为“交换常数”。该方程式表达了离子交换平衡时,
两种离子与交换剂吸附强弱的数量关系。当 K>1 时表示树脂对 A1离子的吸附力大于
A2 离子,反之亦然。(1分)
3、分级分离:将分子量相差不大的大分子物质加以分离,如分离血清球蛋白与白蛋白(2.5 分),分级分离应尽量使待分离各物质的 K 值相差大些,并使分子量分布不在凝胶分离范围的一侧(0.5 分)。
4、干涉 RNA(RNAi)RNA interference: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dsRNA(1 分)引起同源 mRNA 的特异性降解(1 分),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是一种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也是抵御外在感染的重要保护机制。(1 分)
5、速度区带离心法: 又叫速率区带离心法或分级区带离心法。离心操作时将样品液置于连接或不连接线性或非线性密度梯度液上(如蔗糖、甘油、KBr、CsCl 等)(1 分),控制离心时间,使具有不同沉降速度的粒子处于不同的密度梯度层内分成一系列区带,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2 分)本法适用于分离颗粒大小不同而密度相近或相同的组分,如 DNA与 RNA 混合物,核蛋白体亚单位及线粒体、溶酶体及过氧化酶体等。
6、渗透压冲击法: 细胞破碎的一种方法(1分)。先把细胞放在高渗溶液中,由于渗透压的作用,细胞内的水分便向外渗出,细胞发生收缩,当达到平衡后,将介质快速稀释或将细胞转入水或缓冲液中,由于渗透压发生突然变化,胞外的水分迅速渗入胞内,使细胞快速膨胀而破裂,使产物释放到溶液中(2 分)。
7、气泡压力法: 是测定滤膜最大孔径的简易方法(1分)。气体排除微孔滤膜孔隙中的液体并在膜表面形成气泡时,须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孔径与气体压力有一定的关系,采用此原理测定滤膜孔径的方法称气泡压力法。(2分)
8、DNA 疫苗: 属于基因药物中的一种,指使用能够表达抗原的基因本身即核酸制成的疫苗(2 分)。基因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人体细胞环境中表达出蛋白质抗原,持续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1 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1.利用产氨短杆菌发酵法生产肌苷酸,第一步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缺乏哪种酶的腺嘌呤缺陷型菌株,并在发酵培养基中提供亚适量的腺嘌呤。 ( A )
A.SAMP 合成酶 B.SAMP 裂解酶 C.PRPP 转酰胺酶 D.IMP 脱氢酶
2、蛋白质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往往是多步骤的,其前期处理手段多采用下列哪类的方法。 ( B )
A.分辨率高 B.负载量大 C.操作简便 D.价廉
3、用大网格高聚物吸附剂吸附的弱酸性物质,一般用下列哪种溶液洗( D )
A.水 B.高盐 C.低 pH D. 高 pH
4、凝胶层析中,有时溶质的Kd>1,其原因是 ( B )
A.凝胶排斥 B.凝胶吸附 C.柱床过长 D.流速过低
5、在酸性条件下用下列哪种树脂吸附氨基酸有较大的交换容量( C ) A.羟型阴 B.氯型阴 C.氢型阳 D.钠型阳
6、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加入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C)
A. 阴性洗脱 B. 剧烈洗脱 C. 竞争洗脱 D. 非竞争洗脱
7、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C )
A.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8、盐析法与有机溶剂沉淀法比较,其优点是 ( B )
A.分辨率高 B.变性作用小 C.杂质易除 D.沉淀易分离
9、“类似物容易吸附类似物”的原则,一般极性吸附剂适宜于从何种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B )
A.极性溶剂 B.非极性溶剂 C.水 D.溶剂
10、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 ( C )
A. 过滤 B. 萃取 C. 离子交换 D. 蒸馏
11、下列哪种方法是由于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导致细胞破碎的( C)
A. 真空干燥 B. 酶解法 C. 冻融法 D. 渗透压法
12、红霉素在 pH 9.8 时的分配系数(醋酸丁酯/水)为 44.5,若用等体积的醋酸酯进行单级萃取,则理论收率为( A )
A. 97.8% B. 99.32% C. 96.5% D. 95.9%
13、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下列哪种检测器不适合于在梯度洗脱时使用. ( D )
A. 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14、某抗生素以醋酸丁酯为流动相进行 pH 纸层析,酸性条件下比移值大,碱性条下比移值小,则该抗生素为 ( B )
A. 弱碱性 B. 弱酸性 C.强碱性 D.强酸性
15、环孢菌素 A 是微生物产生的 ( D )
A.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B.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氨基糖苷类抗生 D. 免疫抑制剂
16、选用110 树脂分离纯化链霉素,交换时 pH 应为( C )
A.2~4 B. 4~6 C.6~8 D. 12~14
17、红霉素以游离分子形式存在时,可用吸附法分离,吸附时发酵液的 pH应调节( A)A. 大于 7 B. 小于7C. 等于7 D. 2~12
18、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 ( B )
A. 草酸酸化 B. 加黄血盐 C. 加硫酸锌 D. 氨水碱化
19、用大肠杆菌作宿主表达重组 DNA 药物,缺点是 ( C )
A.蛋白质表达量低B.生长慢C.产物无糖基修饰D.难以获得工程菌
20、下列药物哪些是重组 DNA 药物 ( B )
A.蛋白质工程药物 B.基因药物 C.天然生物药物 D.半合成生物药物
四、论述题(共26分)
答案:A: 去血红蛋白(1 分) B: 乙醇(1 分) C: 氯仿(1 分)
D:丙酮(1 分 E:热变性(1 分)F:60-70°C(1分)G洗脱(1 分)
3、试述双水相萃取及其影响因素。(6 分)
双水相萃取技术(two-aqueous phase extraction) ,又称水溶液两相分配技术,它
利用不同的高分子溶液相互混合可产生两相或多相系统,静置平衡后,分成互不相
溶的两个水相,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进行萃取的方法,
称为双水相萃取法。(3分) 影响因素:成相高聚物浓度-界面张力、成相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电化学分配、疏水反应、pH值、温度。(3分)
4、基因治疗中常用的病毒与非病毒载体各有哪些?(7 分)
病毒载体是指用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作为哺乳动物核苷酸的传递系统。
基因治疗中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RV),腺病毒(adenovirus,
AV),腺相关病毒(adeno associated virus,AA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等载体。(4分)
非病毒载体包括裸露 DNA、基因缝合线、脂质体、哺乳动物人工染色体等载体。(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