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万华镜 #28|人都是自私的吗?

2019-06-22 23:43 作者:Arinor  | 我要投稿

最近沉迷《纪元1800》。这是一款策略游戏,玩家扮演殖民时代的资本家,经营若干大大小小的海岛,进行建设、生产、军事、探险等活动。从最早的《主题公园》开始,我就对模拟经营类游戏情有独钟。不过,《纪元1800》在刚上手的时候会让人感觉有些不适应,因为跟大部分模拟经营游戏靠生产驱动消费不同,这款游戏是需求驱动生产:满足刁民们的各项需求才能挣钱,海铺工厂闷头搞生产只会亏本。理解游戏方式后,这款游戏的魅力就会显现出来,玩家在感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对19世纪社会和国际关系形成直观认识。

据说,那个年代的英国深受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影响,正是《国富论》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亚当斯密认为,追求一己私利、最大化自身利益是人的本性;如果能让这种行为倾向自行其是而不横加阻碍,那么社会资源分配就会自然而然地达到最佳状态。这两个观点分别是描述性的心理利己主义观点和规范性的伦理利己主义观点。遗憾的是我没有读过《国富论》,考虑到实然不蕴含应然,我很好奇斯密是怎么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的。

以人人逐利为原理,这种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方式,想必即便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也不算新鲜了。《论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句子,就提出了用逐利来理解人类行为。今天说起人的自私自利仿佛已经是“所有人都会死”一样的亘古真理,但实际上这种理解方式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理所当然。事实上,“利益”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一方面,它可能涵盖多个不同种类的东西:除了狭义上的经济利益之外,或许还包括权力、情感、荣耀、面子、道德等等不同通约的要素。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很可能存在冲突。为了维护“人人逐利”的原理,我们不得不把所有这些不同意义的“利益”纳入考察范畴,而这让“利益”概念存在着成为覆盖概念的危险,丧失解释力。

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的“自私”,或许并没有上面所说的这么包罗万象,而是专指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或许它并不尝试解释人的一切行为,而是希望刻画人群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倾向。或许比起把每一个个人的行为理解为出于他的自私,更恰当的做法是把人的自私理解为刻画群体“行动之流”的一个模型。

哲学万华镜 #28|人都是自私的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