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钢铁之师2】3.30 开发日志 钢铁之躯 对决#4 小国的装甲交锋

2023-03-30 18:55 作者:Wolven_Storm  | 我要投稿

各位指挥官好!

我们将回到东线,并揭晓《钢铁之躯》DLC的第四场,也是最后一场的“部队对决”!

虽然《钢铁之躯》将重点关注步兵师,但我们也将借此机会,引入了两个具有“异国情调”的新装甲师,轴心和同盟双方各一个。而这次的开发日志还会包括一个全新的、很少露面的二战小国:保加利亚!

本周的开发日志将介绍轴心国一方的匈牙利第1装甲师(1. Páncélos Hadosztály),以及同盟国一方的保加利亚装甲旅(Bronirana Brigada)。

匈牙利第1装甲师

和上周的芬兰第17步兵师一样,该师对部分玩家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因为它曾经作为第4期死敌DLC的选项之一参加投票。尽管当时我们只聚焦于保利斯之战(1944年9月14日至19日)期间的该师。而这一次,我们将把时间线拓展至更加宽泛的整个1944年9月。

组建

尽管第1装甲师成立于1942年11月1日,但直到 1944 年年中,该师才真正成为一支野战部队。而在此期间,该师的大部分载具都被抽调,用于创建短命的第1野战装甲师——后者在东线战场作战,并被摧毁。随后,第1装甲师被用作第2装甲师的训练单位,因为匈军给后者的组建开了绿灯。

到 1944 年年中,该师仅有堪堪50辆坦克,主要用于训练目的,而该师的摩托化步兵没有任何机动运输车辆!

但当匈牙利的宿敌罗马尼亚在8月底倒戈时,一切都变了。第1装甲师随后获得了最高的换装优先级,其坦克数辆在9月的上旬暴涨了一倍多。为了实现这样的壮举,匈军可谓是砸锅卖铁:他们从训练单位、仓库、工厂储备搜刮了一切可用的武器……并让新组建的突击炮营重新装备了更新的三号突击炮、“黄鼠狼”坦克歼击车、“兹里尼”突击炮,并送回了他们的二手“托尔蒂”和“突朗”坦克。而该师的步兵甚至是依靠征用民用卡车实现机动化的!

终赴战场

9 月中旬,当匈牙利第1装甲师与罗马尼亚军队展开交火时,该师已经补充装备了120多辆坦克。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掩盖了该师所有坦克都是匈牙利“托尔蒂”和“突朗”坦克的尴尬事实——这些坦克在战争的这一阶段已经过时了。除此之外,该师还补充了大约 40 辆 “猎迷”自行防空炮和六辆 Csaba 装甲车。

然而,该师还远未达到满编状态:其麾下的摩托化步兵团兵力不足,只有少数中口径反坦克炮(40 毫米),并获得了不少“铁拳”以弥补重型反坦克炮的(PaK 40)数量不足!(执此浮士德,笑对T-34,康米是答辩)

9月13日,该师在阿拉德附近与罗马尼亚军队展开第一次交火。第1装甲师在此时得到了第6预备役步兵师和第 7 突击炮营 (装备了三号突击炮) 的支援。虽然第1装甲师迅速展开队形,并追击罗马尼亚骑兵部队,但他们很快就遇到了麻烦。从第二天开始,该师仍在支援的第6预备役步兵师在阿拉德被来自一所罗军士官学校的学员顽强地阻击了5天。

到9月20日,当前来支援他们的新盟友的苏军部队出现时,匈军的反攻就已经失败了:第6预备役步兵师被苏军第53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在阿拉德附近再次击溃。第1装甲师佯装撤退,将苏军部队引至对守军更有利的地形,并在德国斯图卡的支援下展开反击,击退了更强大、装备更精良的苏军坦克部队。到当天结束时,苏军部队损失了 23 辆坦克,而匈军装甲则毫发无伤。尽管如此,匈军部队仍然不得不在9月22日再次撤离阿拉德。

撤退与终结

这一巧妙的反击让苏联人吃了不少苦头,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苏军部队更加谨慎地展开探索和侦察。但重整旗鼓后的第53集团军于9月24日再次出击,这一次苏军可谓火力全开。 这将是第7突击炮营的辉煌岁月,因为在随后的战斗中,该营的30台突击炮摧毁了67辆苏联坦克。与此同时,第1装甲师正与来自党卫军第22志愿骑兵师(22. SS-Freiwilligen Kavallerie-Division)的“阿麦瑟”战斗群(KG Ameiser)密切合作。

尽管匈牙利第3集团军展开了英勇的防御,但即便有着德军的支援,匈牙利军队仍无法抵挡如此凶猛的攻势。 第1装甲师,和第7突击炮营以及党卫军第22志愿骑兵师一样,将一路后撤,直到抵达布达佩斯。而在那里,它们将在苏军对这座城市展开的围攻(1944 年圣诞节至 1945 年 2 月 13 日)中被摧毁。

1944年9月的第1装甲师:

在9月13日至25日的战斗中,第1装甲师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进攻,而后展开防守,而这一点也将在游戏中得到体现。

第1装甲师的师属单位和第7突击炮营的三号突击炮将为全阶段可用(如果该单位的数量达到一整卡的话)。

在A/B阶段,该师还可以依赖于第6预备役步兵师的部队,尽管这些步兵有着“灰心丧气”的特性,但仍为第1装甲师填补其极其有限的步兵和反坦克武器。

在B/C阶段,第1装甲师将从“阿麦瑟”战斗群那里得到新的党卫军骑兵部队(和其附属单位)作为支援。

保加利亚装甲旅

最后,是时候揭晓《钢铁之躯》DLC的最后一个师,以及我们的新国家了:让我们欢迎保加利亚装甲旅(Bronirana brigada)加入《钢铁之师 2》!尽管名称如此,但这个“装甲旅”的规模实际上更接近一个装甲师。

二战期间的保加利亚

尽管保加利亚的沙皇鲍里斯三世公开支持阿道夫·希特勒,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大约一年半时间里都保持了保加利亚的中立。不过,当1941年3月元首向他提出要求——要么让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借道进攻希腊,要么成为下一个潜在的入侵目标时,鲍里斯三世同意加入三方条约(或者说,轴心国)。而作为回报,保加利亚将获得希腊和南斯拉夫的部分领土。

尽管加入了轴心国,但保加利亚并未积极投身希腊或南斯拉夫的战役,而是选择了在马其顿与色雷斯等新领土上巩固统治基础。1941年6月22日,保加利亚没有对苏宣战,仅同意向塞尔维亚派遣一支占领军以分担德军的压力。对于保加利亚在战争中的生存之道,鲍里斯沙皇的大臣解释为——“通过做出许多不重要的绥靖政策来安抚德国”,这也是保加利亚没有过度地参与国际纷争的原因。

但无论这位领导人是多么的长袖善舞,保加利亚还是不可避免地要被拖入二战的战火中……

1943年8月28日,沙皇鲍里斯突然去世,把皇位留给了仅有6岁的沙皇太子西梅恩与一位摄政王。新政府虽然在立场上依然亲德,却也在考虑如何逃避与德国的盟约以避免战争,并寻求与同盟国建立联系。1944年6月,亲德总理被亲同盟国的新总理取代,但保加利亚并未能如愿从行将崩溃的德国战争机器上跳车: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使得盟军不再需要考虑巴尔干地区的登陆计划——而这本可以成为保加利亚加入盟军的机会。保加利亚的情况对西方盟军来说变得无关痛痒,与此同时苏联红军正在巴格拉基昂行动与后续的进攻计划中朝着保加利亚的边境高歌猛进。

随着罗马尼亚于1944年8月23日倒戈同盟国,保加利亚的局势飞速恶化,苏联军队于前者的边境之间再也没有了任何障碍。27日,保加利亚宣布中立并对斯大林做出了让步,如解除了德军的武装,但尽可能的推迟了对德宣传。当保加利亚与9月7日终于决定对德宣战时,苏联也因其绥靖的态度而对保加利亚宣战。因此在9月8日这一天,保加利亚与盟轴双方同时处于战争状态,但苏联军队在没有遇到保加利亚军队抵抗的情况下顺利越过了边境。在首都索菲亚,一场废黜现任政府的政变结束了这场闹剧,一个亲苏的新政府开始接管这个国家。

而在新政府的领导下,保加利亚动员了三个集团军对抗撤退的德国人及其盟友,并于9月踏上南斯拉夫的国土。新生的保加利亚军队完成了他们在二战中的第一场行动——尼什攻势,以阻止德国军队撤回希腊。

保加利亚装甲旅

而这场行动也将引出我们的主角——保加利亚装甲旅,它将在尼什攻势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1941年3月加入轴心国之前,保加利亚军队只有三个装甲连,装备英国的维克斯坦克与捷克的LT-35坦克。与德国结盟后,保加利亚得到了缴获的法国S-35坦克以组建第四个装甲连。同年6月,保军又组建了另外两个装甲连。这六个装甲连被重组为装甲团(Broniran Polk),但按照实力来说,此时他们已经达到了旅级战斗群的规模——除了装甲部队以外,这支部队还拥有自己的侦察部队、摩托化步兵,甚至是摩托化炮兵。

从1941年7月至1944年8月期间,该“团”在德国顾问的严密监视下进行训练。该团的编制于1942年进行了调整,以更加贴近德国装甲师的组织架构。同时,保加利亚军队也试图从其轴心国盟友那里获得更多的先进载具。经过激烈的谈判,德国于1943年决定交付更新的四号坦克及三号突击炮。

1943年9月,装甲团被扩编为正式的装甲旅,下辖一个装甲团,一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装甲侦察营,一个反坦克炮营,一个防空营以及一个工兵营。从各方面看都已经接近一个小的师级部队。1944年8月12日,德国顾问们宣布该旅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随即立刻开始怀疑这支部队的真正用途——因为保加利亚越来越频繁的公开地表露出倒向同盟国的倾向。德军于8月底秘密地向保加利亚派出了一支别动队,如果他们接到命令,就要立刻让坦克与突击炮部队动弹不得。

但装甲旅在政变与跳反的三天前就进入了警戒状态,并把部队迁出了军营,而德国人则对此无能为力。该旅于9月5日进入了塞尔维亚,奉命将德军驱逐到尽可能远离首都索菲亚的地方。没有实战经验的装甲旅第一次在战争中品尝到鲜血的滋味,并承受了相当的损失。由于侦查不力,有整个坦克连误入雷区而损失惨重。

但保加利亚装甲旅在政变和联盟改变前三天就进入戒备状态并搬出军营,德国人对此无能为力。 该旅于9月5日进入了塞尔维亚,奉命将德军驱逐到尽可能远离首都索菲亚的地方。没有实战经验的装甲旅第一次在战争中品尝到了鲜血……和失败的滋味。由于侦查不力,有一个坦克连全部误入雷区而损失惨重。

尼什攻势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保加利亚第一、第二以及第四集团军的指挥权被交给了苏联元帅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并得到了攻击塞尔维亚境内德军的命令;而苏联与南斯拉夫军队则直奔贝尔格莱德。但保加利亚军队的攻势很快就在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山地师的反击下陷入停滞。

保加利亚装甲旅在获得了第32步兵团的一个步兵营的增援后被要求突破德军的防御。尽管装甲旅表现优秀,击退了“欧根亲王”山地师,但该旅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被迫将三个坦克营缩编至两个。在后续追击撤退德军的过程中,该旅进入了复杂地形进行作战。事实证明,来自捷克的老式坦克比起相对重型的德国坦克来说更加灵活,它们能够翻越那些被认为不适合坦克作战的斜坡,并从意料之外的方向攻击德军的山地据点。

该旅一直战斗到 11 月,损失和备件的缺乏使其无法继续运作。该旅于1944年12月5日解散,其人员被送回保加利亚。

《钢铁之师2》中的保加利亚军队

保加利亚装甲旅在其鼎盛时期有大约135辆坦克,其中65%是T-IV型坦克(四号G与四号H型),其余则是斯柯达S-35(LT-35)与普拉加 P-38(LT-38),以及50辆T-III(三突G)与18辆SdKfz. 222和SdKfz. 223装甲侦察车。此外还有配套的PaK 40反坦克炮,88毫米防空炮,以及Le.FH18M榴弹炮等装备。

如果您曾梦想过在《钢铁之师2》中玩到一个1942年版本的德械装甲师,那就非保加利亚装甲旅莫属了!虽然这支部队是属于同盟国一方的......

该旅的步兵装备保加利亚当地的武器,大部分是ZK-383冲锋枪,曼利夏步枪及卡宾枪,以及ZB-26轻机枪。

如上文所述,保加利亚装甲旅得到了来自第32步兵团的一个营的加强,这弥补了该旅贫弱的步兵部队。这个步兵营保持了保加利亚军队的编制,步兵班人数高达14人,但几乎没有反坦克武器,也不使用德械。该旅也可以部署一些在尼什地区轻装上阵的南斯拉夫游击队。
空军则包含德国飞机与捷克、波兰、法国等国战前或战争伊始所生产的飞机,甚至保加利亚自制的Kb-11型“Fazan”飞机。

虽然参与尼什攻势的保加利亚地面部队都是初出茅庐,在组卡时均无法选择两星老练度;但空军的情况有所不同,保加利亚空军有着在本国上空与盟军的大规模轰炸进行作战的经验,所以并不适用于这一规则。

战场上见

这就是《钢铁之师 2:钢铁之躯》DLC的最后一篇“部队对决”开发日志了。让我们知道您的想法吧!


【钢铁之师2】3.30 开发日志 钢铁之躯 对决#4 小国的装甲交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