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画廊主谈买得起的艺术品收藏,把艺术品融入每个家庭
2023 年,亚太地区艺博会的回春之势激励了不少在收藏门槛外犹豫不决的人,“藏家”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稀有名词。对于重视居家氛围的亚洲人来说,越来越多地呈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收藏。
对于普罗大众,购买人生第一件艺术品时经常因为结婚、搬家、生日等重要人生节点。挂画、焚香、点茶、插花等生活四艺自古就是东方人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回溯宋代的《金石录》,对于物、器皿、小品画的热衷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不必动辄花费千万,仍能与艺术品共居,而不是让它们躺在画廊或拍卖行的仓库里。
在竞相“内卷“的艺术市场中,这种好一方小品的纯真趣味并未消失,西方博览会诞生之初创造了纪念堂般的“沙龙”空间,而东方人则围炉暖茶,赏玩器件、小品画,奠定“雅集“之赏的独特趣旨。今年第一次落地上海的冉起当代艺术博览会,带来“把艺术品融入每个家庭”的这种东方生活美学癖好。
《IDEAT理想家》随冉起当代走进四家参展画廊:Gallery Where(北京)、Galerie Terra(北京/代尔夫特)、cusp.(杭州)、ZtoryTeller(香港)。除了买得起的定价,画廊在这里营造一个“小而美“的氛围,不单纯是对新手藏家友好,也更贴合这些艺术物件私密唯美的属性。陶瓷、大漆、泥板、摄影,从艺术家居家创作的双手中生出,在物感和影像的空间,形成真实的抒情,也为与艺术共居提供了模版。
01Gallery Where_
Gallery Where 画廊创始人、写作者、动画制片人韩心迪
作为专注于东亚文化研究的当代艺术画廊,Gallery Where 试图从自身文化脉络中探寻,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构建以东方谱系为本位的话语。
IDEAT:本次 Gallery Where 带来了雕塑、装置以及架上作品,这些作品的选择安排是否有一些策展上的考虑?
韩心迪:大家会发现我们这次呈现的作品都与风景有关。这些“风景”都试图反映我们内在的一个自然世界,以及面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观看与相处方式。在主题之外,不同的作品风格和材料媒介会给空间场域带来一些节奏变化,我们希望观众在展位停留的片刻能同时拥有多层次的视觉感受与心理体验。
“汤柏华:早春”展览现场,Gallery Where,2023
IDEAT:Gallery Where 的作品似乎都围绕着物、物性、古典与当代的结合展开?
韩心迪:确实我们很多作品都有很强势的材料语言,比如陶瓷、大漆、敦煌泥板。这些材料来源于土地、树木、沙河,经过主体化的创作后,形成物与人、场域的相互渗透。艺术家把非对象性的世界以对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人与内在自然世界的关系处理是非常东方式的表达,希望我们的声音能给当下的艺术市场带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气息。
IDEAT:能否推荐本次展出作品的几位代表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韩心迪:大家可以更多关注我们这次呈现的三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她们以各自独特的创作方法与这个世界建立着联系。余梦彤通过贝壳的“盈亏”之变来表达如潮汐般的生命体验;刘文琦通过对光与影的探讨来表现虚与实、主与客、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微妙状态;陈方以大漆特有的语言将自然以永恒的姿态凝固其中。
“毛新国:照见”展览现场,Gallery Where,2022
IDEAT:能给刚入门新手藏家一句建议吗?
韩心迪:可以尝试不带有知识的去感受艺术的存在,希望大家都探宝到能与之共振的作品!
IDEAT:Gallery Where 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韩心迪:我们即将在8月开放画廊的第二个空间,位于北京东四的一处四合院内。未来也会继续把本土的优秀艺术家推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02Galerie Terra_
Galerie Terra 主理人曹笛
2021 年,Galerie Terra 的成立,旨在将当代陶瓷艺术、以及中国艺术爱好者之间的故事带入新的篇章。
IDEAT:Galerie Terra 为何致力于陶瓷艺术?
曹笛:为了给喜爱陶瓷艺术的藏家和热爱陶瓷媒介的艺术家提供相遇的可能。
IDEAT:陶瓷这种艺术媒介最大的特性是什么?
曹笛:我想它最大的特点是多面。在不同的艺术创作者眼里,陶瓷材料代表着不同的创作对象和主题:比如,它可以被用雕塑,可被用来当作画布,可以被制成桌面器皿赋予实用价值,或者被制作成有着雕塑质感,带有漂亮绘彩装饰的实用器物。
Katharine Morling,H9.5 x 16 x 17 cm,瓷器
IDEAT:陶瓷艺术是否适合新手收藏?
曹笛:很适合,陶瓷媒介的作品价格适中,作者风格多样。且可以摆置于水平表面。个人的第一件收藏作品便是来自 Katharine Morling 女士的作品。
IDEAT:能否介绍以下本次展出作品的几位艺术家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曹笛:Katharine Morling ,她是独具特色的陶瓷雕塑作者。出自她手的作品都透着趣味,生活气息,和琢磨不到的创意。Peter Beard, 富有雕塑质感的器形,伴着生物美感且色彩靓丽的装饰纹理,是装饰空间首选。Philippe Dubuc,漂亮的釉料手法,富有线条和色彩的美感,装饰于古典的器皿外形上,带来装饰和实用价值的完美结合。Kathy Fleckstein,对我来说,她的作品更似是画作,我会挑“时间”这个词简单描述。
《井石》,Kathy Fleckstein,H20 x 20 x 3 cm,炻器
IDEAT:能给刚入门新手藏家一句建议吗?
曹笛:寻找能让自己的心、眼都亮起来的作品。
IDEAT:未来围绕陶瓷艺术有什么样的计划?
曹笛:首先,在国内找到喜欢当代陶瓷艺术的藏家和他们愿意光顾的艺展,其次,继续去发现美好的当代陶瓷作品带给喜欢她们的人。
03cusp._
cusp. 画廊主葛睿璟
cusp.画廊以图像为主创作媒介,希望能够为国内外艺术家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并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实体空间。
IDEAT:本次 cusp. 带来了摄影、影像装置,在作品的选择上有什么考虑?
葛睿璟:cusp.是以图像为主要创作媒介的空间,希望能够为国内外的创造者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并为创作者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我们也希望空间可以连接本地的创作者,杭州城市柔软,围绕很多自然,创作的议题相对来说会比较“轻盈”和大自然有一定的联系,我们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再选择可以相互对话的作品。我们希望空间的作品,它的叙事,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探讨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从伟大的普遍叙事到日常姿态。
IDEAT:cusp.带来的这些作品是否也和画廊的宗旨有关?
葛睿璟:是的,cusp. 的宗旨希望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藏家可以和创作者连接起来。我们作为空间也注重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意义和如何让他们变得更可见,所以会让艺术家更松动的去发展。
一文:环形路径,2022年7月22日-2022年8月3日,cusp.
一种奇异,2022年9月25日-2022年11月25日,cusp.
图中作品:Matthieu Croizier & 邹威廉
IDEAT:能否介绍以下本次展出作品的几位代表艺术家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葛睿璟:我们这次带来一文、邹威廉、徐欣儿、胡沁迪、曹澍、张洁晨、杨博炜、蒋子祺、张安以及Matthieu Croizier的作品。一文此次呈现的作品系列强调对视觉平面和空间的反思。尖刺、环状等作品中常出现的元素也源于一文对自然的微小观察。一文试图在其中找到⼀种位置感,复制重构着被植物不断叠加与嫁接的荒诞社会空间,借此反映自然作为一种“再生”的社会性理解。杨博炜在家庭为世代基督教的背景下,自身信仰与酷儿身份认同关系是微妙的。作为一名艺术家与图像工作者,他善于利用图像作为记忆的隐喻,架构在自身作为叙述者所编织的作品中。Matthieu Croizier 他将摄影充满谎言、幻想、梦想和消费的壮观的工具,并利用这一魔盒般的媒介进行玩乐以记录其自身作为社会他者的体验。Matthieu Croizier创造模糊二元概念界限的图像,从19世纪的医学档案和畸形秀,再到大卫林奇的邪典恐怖片,他从各种事物中汲取灵感,并痴迷于对怪诞生产机制的研究。曹澍的创作形式极具个人趣味,档案图像、3d数字模拟影像以及电子游戏都成为创作的线索,并通过多种媒介勾连以形成其个人对图像-记忆叙事的理解。胡沁迪的画作往往传递出一种如童话般单纯与自由的感觉,而这与她热爱步行与观察,并以此将心灵与自然产生联系的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胡沁迪善于在纸张、木板、铜板、相纸等材料上进行对日常景观的记录实践。
杨博炜:牖中窥影,2022年5月1日 - 2022年5月8日,cusp.
IDEAT:能给刚入门新手藏家一句建议吗?
葛睿璟:我们希望用我们自我积累的经验和艺术的判断力去经营我们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从而让藏家自己去判断、选择,大家更像是一个对于作品的交流和合作或者说是传递和分享,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一个单纯的引导。我也相信这种基于作品和内容的信任,才能塑造一种画廊与藏家的良性循环。
IDEAT:未来cusp.会有什么样的计划?
葛睿璟:我们还是会持续按照我们的安排进行群展和个展的安排,同时在中间我们也会 在每个展览中间着重公教活动,我们7月马上会有是张安的个展。
04ZtoryTeller_
ZtoryTeller 创办人李凯仪Alice
ZtoryTeller 是位于中国香港的故事画廊兼创意工作室。通过连接来自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及作者,让故事成为可以收藏的艺术品。ZtoryTeller 创办人李凯仪Alice,身兼作家及策展人身份,积极策划线上线下不同艺术企划,著有《大象在球上走》和《两爷孙》等书籍。
IDEAT:本次 ZtoryTeller 带来了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的选择安排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李凯仪Alice:这次选择的作品想为上海的观赏者认识到几位风格截然不同的艺术家,同时也特别挑选了富故事性的作品,每一幅画作都呈现独有的故事,透过故事让观赏者更易跟艺术品连结。
草莓巧克力,托马斯·拿破仑/中国香港,16cm x 16cm,数码印刷,2020
IDEAT:在你看来,这些作品适合新手藏家入手的原因是什么?新手藏家有哪些优势?
李凯仪Alice:这些作品都是对于新手藏家比较易入门的,价格不高却具收藏价值。新手藏家可慢慢寻找自己喜爱的风格,也可以较低的价格探索艺术市场不同作品的走势。
IDEAT:能否推荐本次展出作品的几位代表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李凯仪Alice:今次展出的艺术家包括来自波兰的艺术家Mateusz Kolek、来自日本的Yohta Matsuoka、来自香港的Tio、Thomas Napoleon和小莱。Mateusz的画作灵感来自亚洲之旅,结合超现实元素。Yohta这次带来的作品系列名叫「日出之前」,代表着最黑暗时光也就是黎明出现前的时刻,是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Tio的画作有着简短的线条和构图,似是一首首自由的诗,让观赏者想象隐藏其中的故事。Thomas的画作描绘了不同的梦境,配以糖果般的色彩,透过画作传递甜蜜梦幻的感觉。小莱是香港年轻数位艺术家,作品有着独有油彩般的笔触,表达对生活不同的情感。
一分钟前,马特乌斯·科莱克/波兰,29.7 x 42cm,数码印刷,2023
黎明前的放置,松冈洋田/日本,91 x 116.7 x 3cm,布面丙烯,2023
IDEAT:能给刚入门新手藏家一句建议吗?
李凯仪Alice:先不要考虑投资价值,而是先探索自己喜爱的艺术品,建立自己的美学视野。
IDEAT:未来 ZtoryTeller 会有什么样的计划?
李凯仪Alice:ZtoryTeller开始于网上故事平台,随着近年积极发展实体艺术体验及展览,从线上走到线下,开设实体画廊和艺术书店,未来会有更多海外发展,继续发展不同类型的创意企划,连结世界各地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