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技术干货】威廉姆斯2019赛季技术总结

2020-02-20 11:07 作者:GH-X-ST  | 我要投稿

在过去的2019赛季中,参与了21场大奖赛中却仅仅拿下1个积分,威廉姆斯车队无疑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在今天的推送中,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在这一场灾难式的惨败中,威廉姆斯车队究竟是如何挣扎的。

由于制造工期的延误,威廉姆斯的新车FW42未能按时完成组装。因此,车队错过了首轮冬测的前两天。但当新赛车完成组装,姗姗来迟地出现在赛道上时,一些部位的设计却让人大跌眼镜。赛车奇特的后视镜和前悬挂设计引发了围场内许多的讨论和质疑。很快多支车队便要求FIA澄清FW42的奇特设计是否合规,这一幕又为威廉姆斯艰难的冬测增添了不少戏剧性。

FW42赛车的前悬挂打破了常规设计,车队在悬挂下方叉臂的后侧安装了一个额外的连接件(插图右侧)。尽管技术规则清楚地写明了前悬挂区域允许安装的零件数目,但威廉姆斯车队依然认为自己是安全的。然而很快FIA便要求车队修改这一设计(插图左侧)。事实上,它最初的设计目的并非为了修改悬挂结构,甚至都不是悬挂设计上所必须拥有的部分,这只是一次为了改善叉臂的气动而做出的尝试。

威廉姆斯采取了与其他车队相似的解决方案,抬高了赛车的悬挂的上叉臂。

在下图可以看到,侧箱进气口下方的底板与赛车的其他部位一样,也被显著地抬高以制造更多通往赛车底部的下洗气流。然而,FW42的底板有着比其他赛车更高的斜率,且两侧仅有两道开槽以疏导气流。

作为在德国站引入升级的一部分,车队在破风板和侧箱导流板上做出了明显的改变。空气动力学团队希望能借此更好地处理乱流对赛车中间部分产生的影响。

威廉姆斯在日本站引入了更长的翼片连接件和一套改进版的象牙,这看上去将会影响到整台赛车的空气动力学。

在2019新规下出现的所有前翼设计谱系中,威廉姆斯排名末尾。为了增加外侧区域的下压力,赛车的前翼使用了所有可利用的空间。在日本站,车队引入了一个不同版本的前翼来为2020赛季进行测试。在这张对比图中可以看到,前翼已经被牢牢固定在赛车上,刹车通风导管中则安装了一组基尔探针来收集数据。

在这个升级版的前翼中,可调节攻角的翼片(蓝色部分)被移到了相当内侧的地方。这意味着任何针对赛车平衡做出的调整将只会对前翼最靠近中心的部分有影响。同时车队还降低了外侧部分的高度,以调整气流在襟翼和端板接合处附近的循环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后面轮胎所形成的乱流形状。

翻译:@Zeta
封面:@X鬼影
文字校对:@李宗元,@夏尔-勒克莱尔
特别鸣谢:感谢@DinkLv 的专业指导与技术支持,慷慨的为我们解答了所有关于技术名词与技术原理有关的疑问!

声明:本文在2019年12月21号首次发表于Motorsport.com,原标题为"2019 tech verdict: How Williams struggled from the start",原作者为Giorgio Piola 与 Matthew Somerfield。文章与配图版权归原作者与原出版商拥有。本翻译仅供各位车迷的个人学习研究,严禁任何形式的未标注出处的转载,严禁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


【技术干货】威廉姆斯2019赛季技术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