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经常不快乐?

本来题目想写“当代年轻人的不快乐”,想了想还是算了,一是不再年轻,二是也代表不了别人,只是写写个人的一些感受吧。
本人95年,本科毕业工作6年,结婚快1年,目前在北京工作,此乃前提背景供各君了解。
今天周日,本是休息放松娱乐的时间,但自己总提不起性来,打开游戏看看无人在线,自己点开始游戏,3秒后又取消了排队,实在提不起劲,想想为什么这么没劲呢,道不清说不明,只能打开笔记本慢慢敲字,希望能找到答案吧。
现在哪哪都能看见“大环境不好”的结论,又有人说“让寒意传给每一个人”,到我这个小小的个体人上来说呢,工作进入温水瓶颈期,不忙但无趣,薪水不低也涨幅有限,够吃够喝,但离安居首都还差的远,不敢细想,后续规划也是看不到方向,此乃第一“漂”。
生活中呢,媳妇去年休息了半年没上班,今年上班后也是各种不适应,充满了负能量,每周都能跟我说一回不干了,干不下去了,情绪低落,我作为丈夫,只能照单全收,开导排解安慰(一起骂),起初我以为我的积极乐观足以带动两人正常向上,不说劲头十足,起码安安稳稳。后面发现自己也非圣人,过多的负能量在我工作不顺的时候对我来说也是火上浇油,最近我也经常情绪低落,提不起劲。我又担心媳妇抑郁症,挂了安定医院的专家号,她也不愿意去看,只是说没用,解决不了问题。虽已结婚一年,但在北京无房无车,所谓的没有安全感,居无定所,如无根之浮萍,此乃第二“漂”。
漂的难受时,我总会想,那北京带给我的到底是什么呢?高薪?文化底蕴?城市名头?生活质量?孩子教育?医疗保障?什么是我真正能享受到的呢?然后发现,除了比二线城市略高的工资以外,其他的我暂时都看不到。有人说,北京各种博物馆、演唱会、文艺表演、话剧,多好啊,充满了文化底蕴,可对我来说呢,每天除了上班就是下班,晚上到家一般也是89点了,做饭都打不起精神,更别提追求文化了,周末一般也是躺一天,周边活动一天,出门见个朋友都得提前计划,说不定有人要加班,更别提不管去哪见面,对谁都是一个漫长的车程,近的一个点,远的一个半点,来回加吃饭,一天就没有了,路上实在耗费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力。这时候也想到了父母们经常说的,下班回家做饭,看孩子写作业,打扫家里...感觉他们下班了以后还有好多好多的事可以做,而我们,只能通过刷视频玩游戏来慰藉一下自己疲惫的灵魂,晚上都不舍得睡。日子过得太应付,导致现在对生活都没有热情,两个人跟生活相关的事就是下班了赶上小区附近超市打折甩卖的时候,买点爱吃的水果,吐槽一下各自的工作,在周边绿化散散步。
然后我又再想,过成这样是我俩的问题,还是“大环境”的问题?没有答案。朋友圈里有北京上海三亚韩国日本来回旅游的优质青年,也有国际大厂积极奋斗的正能量精英,还有早早退休开咖啡店的本地老哥(其实看面相比我年轻多了),看到他们我有点怀疑是我俩不够优秀,配不上北京这个城市,能力不足的时候就显得困难重重,是这样吧?但我又看到周边的同龄人除了上文的几位之外,大多数男同志都已离开北京并成家,还有小部分女同志坚守在北京并单身,怪吗?怪也不怪。男生总要现实,女生总会理想,性别差异,选择不同。
再回头想想,我也没有多惨,只是对现状充满了无力感,想改变又不舍得跳出舒适圈,“大环境这么难,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哦”,罢了,给自己个安慰吧,行文至此,情绪也差不多平稳,一天没说话的媳妇也喊我出去吃点好的,那就先写到这,希望自己能坚持写点东西。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最后又想起来最近看过的《长安三万里》,那就用李白的诗结个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