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鱼
某国北部沿海地区素以渔业发达闻名,其大大小小的渔场不计其数,成为了此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某日,一渔民致电当地报社,称自己捕到一条人鱼。这立即成了爆炸性新闻,各类媒体、专家、网红及普通国民如潮水般涌向人鱼所在的渔场。然而过分热情的人们还未到达目的地,就被另一个爆炸性消息震惊了:人鱼已经失踪。
大失所望的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警方和渔民们,纷纷要求他们开展行动,找回人鱼。迫于各方压力,警方只得与渔民合作,力求给公众一个交代——至少得告诉他们人鱼在哪儿。
加藤警长是此次“人鱼行动”的总指挥兼总负责人,他拥有二十五年的刑侦经验,破获过十二起重大刑事案件,获得过十五枚勋章,可谓是一位英雄。这天,警长亲自驾车来到人鱼从中逃脱的北海渔场,对案件展开调查。
警长找到那位声称捕到人鱼的渔民,问他:“人鱼之前被你安置在哪里?又是通过什么方式逃走的?”
渔民小心地回答道:“警官,我把它放在一个单独的鱼栏里,里面没有其他鱼。4号晚上十点时它还在那里,5号早上六点时就不见了,鱼栏没有破洞,只能是跳出去了。”
他们去了案发现场,事实确如渔民所言。这个鱼栏位于渔场南部边缘,朝南的一面直接与海洋相通,如果人鱼从这里跳出去,就能毫无阻拦地潜入大海,那就真的不可能找到它了。
警长派警员搜遍了整个渔场和附近的十个渔场,连厕所都搜过了,可从未见到人鱼的踪迹。警长只得暂时判定人鱼确实已经逃入海洋——也只能拿这个去跟公众交代了。
消息被警方公布后,全国掀起了抗议、集会、游行请愿的狂潮。人们对警方的调查结果极其不满——虽然没人能确切地解释不满的原因。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全国上下民怨沸腾,警察的权威逐渐受到“无底线”挑衅,政府必须得有所行动,否则这个国家就会毁在人鱼手上。
于是倒霉的加藤警长再次被任命为“人鱼行动Ⅱ”的总指挥兼总负责人,他此次的任务是带领刑侦大队在茫茫大海——甚至是这个世界中确定人鱼的具体位置及其状况。在出发前,热情的人们蜂拥至加藤的住所,除了为他献上凯旋的祝福外,又给他新提了一个要求:必须要确保人鱼的安全,不能让它受到伤害,因为它也是地球村的一员,是我们的朋友。
加藤警长苦笑着接受了新要求,在一片欢呼声与国歌激昂的旋律中乘上警车,向远方驶去。
要追踪到人鱼,必须先了解它的生活习性。警长重访声称捕获人鱼的渔民,先询问了人鱼的外观、体型与性情,在这里我们不一一阐明,毕竟各位应该都知道美人鱼长什么样。
“好了,现在请您说一下人鱼的食性,就是它喜欢吃什么,或者是它能吃什么。”警长对渔民说。
“嗯,这个嘛,”渔民骚了骚头皮,“当然……它能吃人,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虽然它在这里没吃过人,但我们知道它肯定会吃人,不是吗?”
警长叹了口气,语气严厉起来:“大伯,我没在跟您开玩笑。您知道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请您严肃点儿!说,人鱼在这里吃过什么东西?”
渔民吓得缩了一圈,忙答道:“它会吃沙丁鱼;它会丢下沙丁鱼,去吃金枪鱼;它会丢下金枪鱼,去吃马林鱼;它会丢下马林鱼,去吃礁鲨;它会丢下礁鲨,去吃双髻鲨;它会丢下双髻鲨,去吃虎鲨;它会丢下虎鲨,去吃大白鲨;它会丢下大白鲨,去吃姥鲨;它会丢下姥鲨,去吃鲸鲨;它会丢下鲸鲨,去吃虎鲸;它会丢下虎鲸,去吃抹香鲸;它会丢下抹香鲸,去吃长须鲸;它会丢下长须鲸,去吃蓝鲸;它会丢下蓝鲸,去吃沙丁鱼……它会丢下木板,去吃橡胶;它会丢下橡胶,去吃塑胶;它会丢下塑胶,去吃棉布;它会丢下棉布,去吃屎。它就吃这些。”
加藤警长记完笔录后套好笔,合上记事本,对渔民说:“感谢您的配合,您提供的信息给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说完他就转身离开了。
回到警局后,加藤马上拿起手机,拨通了某位著名侦探的电话。这位侦探名叫吴应,是外国人,非同小可,有“女柯南”的响亮称号。碰到这样棘手的案件,加藤第一个想到就是她,虽然她的费用很高——一星期五千万美金,但只要能帮助自己完成任务,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约半小时后,吴应蹬着一双耐克牌运动鞋大踏步进入警局。加藤警长忙出来迎接,又是让座又是泡茶,可吴应只有一句话:“把有关案子的所有信息都拿来给我看。”警长照办了。
看了十分钟左右,侦探抬起头,说:“这里面最有用的信息有两条;一条是人鱼从渔场南部边缘逃出,由此能推测出它不太可能去哪里;另一条是人鱼的食性,由此能推测出它有可能去哪里。”
警长十分高兴,问道:“那,那您接着往下推测,它可能会去哪里?”
吴应说:“它可能在我国南方领海,也可能不在我国南方领海;它可能在我国东方领海,也可能不在我国东方领海;它可能在某个邻国的领海,也可能不在某个邻国的领海;它可能在公海,也可能不在公海——总之它在海里。”说完,她将第二壶茶喝了个见底。
警长沉默片刻,问道:“我们应该怎样去找它呢?如果漫无目的去追踪,肯定不会有结果。”
“依我看,我们可以这样做,”吴应缓慢地说,“把所有警员以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分组,分别派遣他们驾快艇去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寻找,西、北部的警方也通知一下他们参与行动;除此之外还要广泛发动渔民去捕捞搜寻,以悬赏的方式刺激他们配合工作;最后向我国领海所驻军方求援,将搜寻范围扩大至我国全部属有海域;公海就先算了,得看外交部的外交结果。”
“好,这个办法好。”加藤警长点了点头。
次日早晨七时三十分,按三人一组分好的警员们依次出发了,加藤警长和侦探吴应留在警局(总指挥部)等候消息。
上午九时十四分,B组警员来电:“1号搜寻地未发现目标踪迹。”
上午十时二十五分,D组警员来电:“5号搜寻地未发现目标。”
中午十一时四十三分,A组警员报告:“2、3号搜寻地均未发现目标,申请返回。”
“让他们再搜两个小时。”吴应说。
“A组A组,我是加藤,先别返航,按预备计划继续搜寻,两小时后返航!”加藤警长回电。
“收到!”A组回电。
中午十二时二十七分,F组警员报告:“我们的船下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很重!”
“你们能确定那是什么吗?”警长忙问。
“不能!它太重了,我们的船要沉了!”F组回复道。
“可能是大王酸浆鱿,”吴应说,“不会是人鱼,击毙它。”
“向那个东西开枪,任意开火!”警长叫道。
“收到,开火!”
五分钟后,F组来电:“报告总部,我们击毙了一只北太平洋巨型章鱼,大概有八米长的一只。船体外壳略微受损,有凹陷,申请返航。”
“让他们回来吧。”吴应说。
警长批准了返航,继续等待。
下午一时十五分,E组警员来电:“6号搜寻地未发现目标,船的螺旋桨被塑料袋缠住了,我们无法移动,周围也没有船只,请求救援!”
“好,你们别急,救援队很快就到!”加藤警长说完后就给A组发电,“A组A组,立刻停止搜寻,前往6号搜寻地支援E组,他们的螺旋桨被塑料袋缠住了。重复一遍:立刻停止搜寻,前往6号搜寻地支援E组!”
“收到!”A组警员回电。
下午二时三十八分,A、E、F三组警员一起回到警局。
加藤警长的眉间蒙上了一片阴云,他问侦探:“搜寻结果不尽人意,警员又有生命危险,我们的计划真的行吗?”
吴应不慌不忙地说:“这只是个开始,是小范围搜寻的暂时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等下去,迟早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的。”
警长突然想起了什么,他问那三组回来的警员:“C组的人有没有跟你们联络过?”
“C组的话……”一位警员答道,“等等,C组没跟我们联络过。”
警长奔向电话机,抓起听筒:“C组C组,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没有回应。
“C组C组,你们在哪里?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警长愈发焦急了。
还是没有回应。
“B组、D组行动人员,帮我叫一下C组。重复一遍:帮我叫一下C组!”警长开启了联播模式,呼叫海上的警员。
“收到!C组C组,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电话听筒里连续不断地传出这样的呼叫声。
加藤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苦着脸说:“我从来没碰见过这种情况——失踪的没找到,倒把警员给找失踪了!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找人鱼肯定不行了,得先把C组的人找回来,他们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就完了……”
吴应似乎也没辙儿了,只是坐在扶手椅上一口接一口地喝着茶,这是她今天喝的第二十九壶茶了。
“茶壶放下,给我站起来!”加藤突然暴怒,“姓吴的你他妈在耍我吗?从你昨天下午到这儿开始,你就没给我出过一个有用的主意,倒是把我珍藏的茶叶全他妈耗光了,把我这儿的厕所给搞废了!你他妈别给脸不要脸,我警告你,我是警察!你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吴应将茶壶猛地往地上一砸,哗啦啦一片响,玻璃碴子碎了一地,茶叶飞得到处都是,有几片还粘到了警长的靴子上。她站起来,往地上啐了一口,转身就大踏步向警局外走去,撇下一句话:“钱我不要了。”
警长差点儿拔出枪来,想了想又算了。直到晚上十一点半,C组的警员仍没有消息,B、D组警员停止搜寻,全力寻找忚们,目前还没有音讯。加藤警长一夜无眠,瞳孔的颜色犹如地板上干瘪的茶叶。
第二天早晨六时五十七分,警局的电话响了。加藤警长无精打采地拿起听筒:“我是加藤。”
“C组报告,昨天晚上十二点在15号搜寻地发现人鱼踪迹,已追踪一夜,目前仍在追踪!重复一遍:在15号搜寻地发现人鱼踪迹,目前仍在追踪!”听筒里传来这样的声音。
“C组!”加藤警长一跃而起,“你们昨天跑哪儿去了?给你们发电一直不回复!我都快疯了!”
“对不起警长,昨天中午十一点半的时候,一只浑身裹满石油的海鸥撞在了我们的通话机上,石油进入机体导致通话机无法工作,刚刚才修好!”C组警员回答道。
“啊这……”警长一时语塞,紧接着又想起了人鱼的事情,“你们刚才说还在追踪人鱼?没有跟丢?”
“对,我们跟得很紧,它现在正在15号搜寻地东南部边缘!”警员大声答道。
“好!”警长一握拳,“我马上派人来支援你们!”他放下听筒,转头命令警员们:“A、E、F组全员出动,前往15号搜寻地帮助C组捕捉人鱼,注意别伤着它!”接这又拿起听筒开启联播模式:“B组、D组听令,立即赶往15号搜寻地,帮助C组捕捉人鱼!重复一遍:立即赶往15号搜寻地,帮助C组捕捉人鱼!”
“收到!”警员们齐刷刷地回答道,一齐向警用快艇奔去。
加藤警长在办公室里来回奔跑、跳跃,宛如精神病院里跑出来的智障一般。“C组没事,人鱼也找到了!”他不时地狂呼,“赢了,我们就要赢了!”说完这句话后他突然有些失落——说到“我们”,现在警局里只有他一个人,不像昨天还有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女孩陪着他——虽然他并不喜欢吴应。他正在由于要不要打电话给吴应让她再来一趟,电话自己响了。
加藤一把抓起电话听筒,里面传来A组警员的声音:“报告总部,我们所有去增援的船都被堵在7号搜寻地,有几百艘,不,几千艘渔船在这里行驶,到处乱撞,根本走不了!”
警长很生气:“他们在干什么?出海有这么出的吗?!”
警员答道:“报告总部,15号搜寻地的渔民走漏了消息,周围地区的渔民都赶来抓捕人鱼,他们都想要悬赏金,争先恐后,根本不讲秩序!”
警长气的从地板上蹦了起来,刚想大吼悬赏金取消了,突然想起自己在国民面前一贯的英雄形象——这种形象可不能失去。他只得压住怒火,一字一顿地说:“从边上的海域绕行过去,开快点,别让军方发现!”
“收到,立即绕行!”警员说完,五艘快艇一齐转向,冲向不远处的军事领海——那里是禁止除军方船只以外的船只进入的。
二十分钟后,加藤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A组报告总部,为避免被巡逻兵听到,我们将改为短信联络。”
加藤回复:“总部收到,加速前进。”
十七分钟后,加藤收到第二条短信:“D组报告总部,我们已抵达15号搜寻地,但渔船也快到了,是否阻止他们前进?”
加藤回复:“没法阻止,在他们之前抓到人鱼就行了。”
十秒钟后,短信铃声再次想起,警长拿起手机一看:“B组报告总部,我们组遭到渔民恶意袭击,鸟川警员头部轻伤,快艇翻沉,三人撤至D组船上,但渔民仍在攻击。”
警长差点死过去,他用颤抖的手指输入了回复内容并发送:“把枪和警察证拿出来吓他们。”
十二秒后,收到短信:“E组报告总部,D组快艇被渔民击沉,除松本警员游至我船上外,其余五名警员全部被渔民用鱼叉刺死。”
九秒钟后,E组的这位警员收到加藤短信:“开枪打他们到没子弹为止。”
“开火!”A、E、F组的组长几乎同时吼出了这条命令。
三十分钟后,躺在地板上的加藤警长看到一条来自某社交平台好友“名侦探Jane Wu”的消息:“听说人鱼找到了?”
加藤回复道:“找到了,还不如没找到好。”
接着又加了一句:“我他妈恨不得剁了那条混账人鱼!”
“名侦探Jane Wu”回复他:“确实😊”
加藤感到奇怪,发送“你什么意思?”
对方回复道:“军港媒体刚播出了一则新闻:'震惊!人鱼现身还杀了人!今天上午9时左右,我海军某部巡逻的战士在xx渔区与xxx海域交界处发现大量浮尸与木制渔船碎片。尸体约有七百多具,粗略地看应该全都是渔民,鲜血弥漫了半个鱼区,惨不忍睹!后战士们在该鱼区东南角发现一艘警用快艇在追逐人鱼,快艇上的警员看上去都已疲惫不堪,战士们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胁而被迫向人鱼开火,尾部中弹的人鱼潜入海中逃走。快艇上的警员已被移送至还上军部医院疗养。'”
加藤警长看完之后浑身发凉,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更没有力气从地板上爬起来。他呆呆地凝视着天花板,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向他压下来。
手机来电提醒铃声打断了加藤麻木的思绪,他慢慢地按下接听键和免提键,有气无力地说:“我是加藤。”
“一切都结束了,”吴应欣喜的声音传来,“我们成功了,人鱼捉到了,就在我这里!”
加藤平静地问道:“你现在在哪里?”
吴应说:“在警局西侧400米处的垃圾场里。”
三分钟后,加藤警长赶到了垃圾场,这里是专门处理海洋垃圾的地方。在门口,他见到了灰头土脸但神采奕奕的吴应。
“人鱼在哪儿?”警长问道。
吴应跳上前来,用她那双油乎乎的脏手抓住了警长戴着白手套的左手。“跟我来!”她拉着他,蹦跳着喊道。
他们跌跌撞撞地穿过一片塑料袋林,绕过地沟油湖,跑过烂橡胶地,越过死鱼池子,直奔向垃圾场的中央地带。
吴应气喘吁吁地跨过一只死海豚,一跤跌在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上。她蹦起来,欢呼道:“成功了!这就是你们要找的人鱼!”
就这样,事情结束了。加藤警长受托的无价之宝死了,他面对媒体的逼问、人民的眼泪、上级的斥骂与键盘侠的集火射击一言不发。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给吴应发了一条消息,内容为“谢谢你”,然后从警局的楼顶跳了下去。
我们再也见不到可怜的人鱼了,那几发冲锋枪子弹重创了它的尾部,给它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但善良的它依旧不愿向人类提出抗议,而是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悄无声息地死去。它不愧是心灵纯洁的美人鱼,人类会记住它的。
除了人鱼,人们还记住了两个人,一个是加藤警长,另一个是侦探吴应——她拥有了新称号“人鱼天使”和“破案女皇”,政府奖励她一亿美金外加五套别墅。让我来听听她对此是怎么看的——哦,得了吧,别听了,太他妈的恶心了!!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