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申论学习方法——“抄”

day3
金句:
1、急救关系生命安全,加强急救能力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施救行为是大爱之举,理应收到社会的鼓励和赞扬。
引入:例子引入,强调社会急救能力重要性:提升社会急救能力,让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很有必要。(“事例+总结”的方式放在开头作为引入来使用)
中心论点:还需持续加强急救设备配置,不断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升全民急救能力。“总说概括+分说举例+当下问题+强调论点”这个结构不错。
分论点1:提高全民急救能力,要提高急救设备的配备率。“加大XXX力度,多配备一些XXX,提高xxx配备率”。总结:当我们要提升全民、当地群众、社区老百姓的某项能力、加大某个工作的推广度、提高普及率时,就可以采用两个角度:一方面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的显眼位置,另一方面是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行配备急救设备,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家庭,其实就是针对重点关注的人群来做安排。
分论点2:提升全民急救能力,要强化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可将急救知识和技能纳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中,总结:“相关知识放到课本”的行为是强化培训、宣传普及的常见做法,在很多话题中,可以直接套用。
分论点3:提升全民急救能力还要形成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氛围。在写弘扬优秀道德风尚,做出善举,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等话题时,除了正面阐述,还有反面的思考角度。反面最有力度的就是“法律法规”
结尾点题:急救关系生命安全,加强急救能力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句式:提升xxx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人人xxx共同携手xxx。提升全社会急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人人学自救、会自救、敢自救共同携手为生命安全多加一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