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志愿者服务系统?致辞“黑客马拉松” | 周道生态文明(第126讲)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以“DEV2030”为主题的黑客马拉松希望应用“开源技术+环保场景”的模式,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OpenSource for Earth如何让开发创造无限可能?需求和问题的症结是什么?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应邀向开源技术社区介绍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志愿者服务系统”这个问题。他尤其强调,我们需要建造公共服务平台,为志愿者提供去“中心化”的服务。以下是周晋峰博士的讲话,现作为一期“周道生态文明”推出。
“我们有几万名环保志愿者,他们非常积极的活跃在全中国,还有少量的分布在世界其他国家。他们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有的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于做环保;有的还有紧张的工作,只是用一点业余的时间做环保。有的人非常关注野生动物;有的人则非常关注污染。这些志愿者为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我们在过去几年取得的所有的成就,都离不开志愿者的帮助。
他们首先发现了腾格里沙漠排污案、三江源环境破坏案、敦煌毁林案以及深圳疏浚工程的环评方面的问题等。正是志愿者,他们发现问题,也解决了问题,比如反电鱼联盟,他们对于非法电捕鱼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举报,并且协助地方政府执法,阻止了大量的违法捕鱼和电鱼事件,因此我们还收到了农业部的感谢信。
那么面对这么大一个重要的群体,我们做的怎么样呢?我们非常惭愧。我们没有详细准确的名单,对于每个人的特长、爱好、志愿服务的时间也不太了解。我们不知道如何能够更好的支持他们的工作。虽然每一年我们也拨出相当一部分的资金支持他们。但是,这里的每一分钱是不是用在了关键处,取得了最大的效果。老实说,我们还差得远。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环境生态和自然环境对我们的挑战,我们迫切的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软件。我们希望黑客马拉松的参与者来帮助我们建设这样一个平台,这样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就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效率、效果都会有所提高。
我们现在发了志愿者证。很多人都很迫切要早些拿到志愿者证,为此常常有志愿者直接投诉到我这儿。如果我们有一个系统,使他们能在申请之后,就立刻就能拿到电子版志愿者证,那多好呀?
我们也收到了一些对于志愿者的投诉,但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记录在一个系统里,使得大家了解、改进和进步。这个系统是一个志愿者服务系统、信用系统,同时也是志愿者支持系统。让需要服务的人也可以来系统这里找到服务。
比如,我们经常接到群众的举报,要求我们派人去调查。如果有一个这样的系统,能直接接受群众的举报,志愿者能够就近、就便、就专业地去提供迅速的、可靠的、好的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对志愿者服务系统的期待。
除了这些期待之外,我们还是希望这个服务系统能够为志愿者培训学习提供平台和帮助,能够把这个平台变成分享的平台。不仅仅是对我们自己的志愿者,我们希望它能为所有的志愿者提供服务。现在的志愿者可多了,单我们中国绿发会就有几万人。 而全国的各种各样的公益组织,他们有多少志愿者呢?是百万、千万、甚至数千万这样一个数量级。
大家知道,我们今天在讨论“第三次分配”(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我们在讨论共同富裕。我们看到有一些大的平台,软件企业和互联网公司也公开宣示说要拿出几个亿支持这样一项工作。我们以前也看到过有一些企业掏出钱来或利用平台来支持。但是我们的志愿者们和公益事业,仍然是常常感觉到无助。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一个被中心化了的项目。是在一个口号下的组织者,大规模的“中心化”的一个工作。而这样的工作本身应该是分散式、多样化和完全不同的。
那么,如何使这样的工作得到真正有效的支持呢?我们必须有一个平台。 就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很多平台那样。当然,平台是一家企业。但是在这个平台上开展交易、开展服务、开展活动的是很多很多的参与者。平台的帮助聚集所有的参与者,使得他们利用这样的平台来发挥自己不同资金规模的产品或服务。
我们希望我们的志愿者服务平台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为所有的公益组织,为所有的志愿者,为所有的公益需求提供服务。
当然,需要从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和绿色发展为发端,最终变成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就像那些公共的电子商务平台一样(一提起大家就都知道,只要想买东西就会登录进去)。我们希望做第一个最好的公共平台,在公益方面为大家提供服务。”
(本文根据周晋峰博士8月31日致辞整理。未经作者本人核实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