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娃
一个普通的小镇做题家,考了一个普通的985高校,学了一个普通的万金油专业,过着普通的大学生活,本硕之后误打误撞的来到一个普通的二线城市,过着普通的搬砖生活。普通的人、普通的经历通常有着普通的想法,那就是让娃继续普通。
在这个伟大理想激励下,加入了鸡娃大军。
要不要鸡娃、什么时候开始鸡娃,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因为普通的人总是相信自己的经验,作为一个普通的80后,小学基本的放养的,因为父母可能小学也没有毕业,文化水平大概率只是会写自己的名字和认识阿拉伯数字,沉重的生活压力导致他们根本不会去管子女的教育,他们期待的只是子女老老实实不犯错、不给他们惹麻烦。
有人说应该鸡娃,毕竟学习从娃娃抓起,我们要赢在起跑线;有人说不应该鸡娃,应该给娃一个快乐的童年,还举例子说自己童年也是没人管;还有人说,鸡娃不如鸡自己.......观点很多、说法很多、思想很多、理由更多,立论明确、论据丰富,就像一个奇葩论坛遇到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理由也是无懈可击。
作者的看法是:鸡娃对娃有利大于弊,鸡娃是一种好的品质,至少是一种有意愿进步、有意愿提高、有意愿为社会做贡献的品质。原因很多,比如:
1、知识都是有用的。李嘉诚先生说:“知识改变命运。”以作者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来看,庆幸自己有一段时间很刻苦的学了一些知识,虽然不至于改变命运,但是能让自己在这个社会混口饭吃。同样的道理,孩子要想在学校生活的开心,那就是需要有超出同龄小朋友的知识,毕竟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同学之间交流也需要知识,课间,男孩子喜欢交流历史,女孩子喜欢交流童话,互相考考对方、互相说一下里面喜欢的人;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2、培养不放弃的精神。人都是懒惰的,这是人性,不看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或者一门知识,那是需要长年累月、日复一日的训练的,这就是为什么要鸡娃的原因,总不能给娃培养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习惯。
3、培养荣誉感。老师课堂的一个表扬,给孩子带来的信心,远胜于家长的千言万语。作者的孩子,两年之后依然清晰记得是考全班第一受老师表扬的场景,回家后,先是欢呼雀跃、然后学习劲头十足。这样的场景,让作者认识到鸡娃的一个方法:先学多学刻苦学,获得成就感,赢得荣誉感,再刺激先学多学刻苦学,以此类推的一个良性循环。
后面,我们想聊聊鸡娃是不是就是鸡学习,还是需要鸡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