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纪录片《什么让人类越来越蠢》

2023-07-30 21:51 作者:天真难得  | 我要投稿

这是一部18年播出的纪录片,片子中以孕育着胎儿的母亲开篇,引入婴儿与大脑的话题,又以电影《蠢蛋进化论》引申出片子主题:我们的大脑智慧正在面临着威胁,婴儿大脑遭受的伤害,威胁着人类的未来。 镜头一转,便来到了欧洲北部的芬兰。英国阿尔斯特社会研究所一位热衷研究智力进化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道顿,在其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军队入伍军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智力水平便每年都呈下降趋势。二十年来,芬兰的整体智力水平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而这种智力下降的现象轮番出现在法国、爱尔兰、德国等多个西方国家。爱德华·道顿说:“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笨”。英国另一位专攻内分泌学的科学研究员巴尔巴拉·德梅内则担忧:“考虑到如今智力数值不断下降,以及相当一部分认知功能的普遍衰退,我们也许不会再遇到下一位巴赫、下一位莫扎特。” 为了证明科学家们的担忧并不是道听途说毫无依据,片中继续介绍自二十世纪下叶开始,西方多个国家出现了儿童多动症、注意力障碍、自闭症的数量不断上涨的现象,这也在隐隐佐证着他们的担忧已成事实。如今在美国,每68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德梅内提到了甲状腺,从内分泌的角度展开了界内对婴儿大脑产生这些变化的现象的研究与讨论。 她讲到,甲状腺对婴儿的大脑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缺碘会得“大脖子病”,如果在孕期,母亲体内缺乏足够的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就会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从而导致婴儿后期发育过程中智力的下降,多动症、注意力缺陷以及自闭症的产生。而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婴幼儿接触过多类碘结构的溴、氟、氯元素的化学物,也会影响体内甲状腺激素的紊乱,从而对大脑系统产生影响。 为了论证这一结论,片中介绍了多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例如,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绿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阿琳·布鲁姆就对当时市面大热的阻燃物质三氢甲基氨基甲烷进行了实验研究,她给婴儿母亲了含三氢甲基氨基甲烷睡衣,婴儿穿过的第二天,在尿液中检测出了相同成分的残留,这说明仅通过皮肤接触,这些三氢甲基氨基甲烷就可以被人体吸收。而这一化学物质,布鲁姆解释说,进入人体后,会改变人体DNA,作为一种诱发剂,还会引发癌症。她当时对此发表了相关论文,引起界内的轰动,也成功阻止了此类含有阻燃物质的儿童睡衣的生产,但却没能阻止后续各种溴化阻燃剂的应用。几十年来,含有溴化阻燃剂的沙发、海绵等家用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儿童,在溴化阻燃剂的影响下,美国甲亢病发率不断增高。尽管在四十年之后,学者研究发现,对阻燃剂这一保证安全防护作用的产品添加物,其防火效果却是微乎甚微,而此时,大量阻燃剂的使用已经对人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另一位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流行病学家Brenda Eskenazi,则发现农药类的化学试剂会作为神经毒素,伤害人的神经系统。她长达17年的追踪实验发现,这类化学试剂不仅会影响两岁儿童心理发展减缓,而且会导致七岁儿童智力下降,引发越来越多注意力集中缺陷与自闭症现象的出现。现如今,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化妆品、抗菌香皂、洗涤剂、防粘涂料、包装袋、塑料制品、杀虫药物,使得每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婴儿血液中,都流淌着一百多种可测量的化学物质,而危害性检测试验明确表明,至少三分之二的化学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这些有着类似甲状腺激素的结构与功能的物质,长期暴露在充斥着化学物品的环境中,已经对我们的大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等待行之有效的行业法规施行的过程中,最廉价有效的方式,也许就是确保碘的摄入。但碘能否通过使甲状腺饱和来成为抵抗某些化学破坏的堡垒,减轻甲状腺干扰物的影响,现在还是个没有肯定答案的假设。 我是被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吸引进来的,这里面没有记录中国的情况,但我在看片子的时候,心里仍会不住地产生这样的担忧:我居住的环境里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塑料制品,女儿的大脑是否正在遭受其害?如果记录片尾的假设成立,摄入足够多的碘便能够降低甲状腺干扰物对大脑的影响,那我们如今的饮食已经能够保证摄入足够的碘,但仅仅这样,就真的能够消除其他化学物对身体带来的威胁了吗? 我能做点什么?在整个大环境都如此的当下,我能做些什么? 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的研究记录,像我这样感同身受、产生深刻的担忧,产生我能做点什么的想法,也许就是我能做的其中一小步。

什么让人类越来越愚蠢

纪录片《什么让人类越来越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