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四十八——刺先克五将乱晋 召士会寿余绐秦
上次说到赵盾改变主意立太子夷皋继位,史称晋灵公。为了阻止先蔑、士会迎接公子雍回国,赵盾亲自带兵击退秦军。都城内箕郑父、士谷、梁益耳三人因不满赵盾,筹划着废掉晋灵公。令三人没想到的是,赵盾居然轻而易举的击败秦军凯旋。 先都原本为下军的副帅,下军主帅先蔑又被赵盾气走,按理应该提拔先都为主帅,但是赵盾一直不肯,所以先都对赵盾怀恨在心。蒯得因急功冒进被先克夺取封地,心中不服,向士谷诉苦。士谷明白想要除掉赵盾,就要先除掉与他交好的先克。所以,士谷建议蒯得可以借先都之手刺杀先克。蒯得想到先都也憎恨先克,就去找先都商量此事。两人见面,蒯得向先都袒露心声,先都答应了蒯得的请求。蒯得将士谷的话告诉先都。先都认为,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临近年末,先克要去箕城祭奠祖先。先都派人在箕城外埋伏,先克刚到,刺客们动手将先克刺杀。赵盾得知先克被杀,大怒,命衙门要仔细盘查,将杀害先克的凶手抓捕归案。先都见此情形,和蒯得商议,怂恿士谷,梁益耳等人早点行动。可惜梁益耳在一次喝多的情况下将事情泄露给梁弘,梁弘知道造反是灭族的惩罚,于是秘密告诉臾骈,臾骈又转告给赵盾。赵盾正愁没有理由清除这些人,听到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先都听闻赵盾在调兵,怀疑是自己的计划泄露,赶快来到士谷家,催促士谷赶快动手。可箕郑父想在元宵节那天,趁晋伯赏赐礼品时动手。就这样,动手的时间一直不能确定下来。也就是这个空隙,赵盾派人抓住了先都,囚禁在监狱。梁益耳、蒯得听到此消息,想要和箕郑父,士谷一起劫狱救出先都,然后再想办法。正在此时,赵盾却派人邀请箕郑父入宫一起商讨处理先都的叛乱。箕郑父认为赵盾不知道自己也有参与造反,所以放下戒心,只身前往。箕郑父刚入朝,赵盾就将其软禁,又派荀林父、郤缺、栾盾带兵分头捉拿士谷、梁益耳、蒯得三人,赵盾下令将箕郑父一并抓起来,这时箕郑父还想狡辩,可赵盾不想听,直接将四人囚禁。 赵盾拿下五人后,启奏晋灵公应该将这五人处死,晋灵公不知如何是好。下朝后,晋灵公问母亲这事该怎么处理。晋襄公夫人觉得应该将杀害先克的主谋处死即可,不然将会给人才本就不多的晋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天晋灵公将母亲的话转述给赵盾,希望能留他们一命,赵盾不这样认为,不顾晋灵公反对,将先都、士谷、箕郑父、梁益耳、蒯得五人以反叛的罪名处斩。不久后,赵盾又启用先克之子先縠为大夫。此时赵盾的口碑跌到了谷底,晋国大大小小的官员人人自危。 另一边的楚国,自楚穆王篡位后,也有称霸中原的想法。此时有间谍来报: 晋君新立,赵盾专政,诸大夫互相残杀。楚穆王想这正是击败晋国的最佳时机,于是命斗越椒为大将,蔿贾为副,带领兵车三百乘攻打郑国。楚穆王自己带兵驻扎在狼渊,另外派息国公子朱为大将,公子茷为副将,出兵车三百乘攻打陈国。 郑穆公得知楚兵压境,急忙派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带兵抵御,又派人向晋国求助。斗越椒一连多日在城下搦战,郑军都坚守不出。楚营中蔿贾建议斗越椒要速战速决,不然等到郑国援兵来到,到那时候就麻烦了。斗越椒问蔿贾有什么想法没有,蔿贾说完后,斗越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第二天,斗越椒传出军中缺粮,叫军士去附近村落征集军粮,自己整天都在大账中饮酒作乐,喝到半夜。远在狼渊的楚穆王知道后,以为斗越椒玩忽职守,准备去督战。此时谋士范山拦住楚穆王,“斗将军身经百战,肯定是有什么计划在实施,大王请放心,过几天必有捷报传来。”公子坚等人几天不见楚军搦战,心中疑虑,派人去打听情况,得知楚军缺粮,正在附近村落征粮。公子坚三人认为此时楚营空虚,是击退楚军的最佳时机。于是当天晚上,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带兵出城准备偷袭楚军。郑军来到楚营不远处,看见楚营内灯烛辉煌,俨然一幅没有防备的样子。公子坚还笑斗越椒带兵水平低,下令杀向楚营。郑军冲破拦截,直奔楚营主帅大账而去,公子坚看见大账中一个人影正坐在案桌之前,拔剑砍向人影,人影随剑倒地,公子坚定睛一看,是个草人!突然一声炮响,一支楚军应声而出,为首的正是楚军主帅斗越椒,公子坚下令撤退,没想到被蔿贾预先埋伏的一支军队伏击。楚军前后夹攻,郑军全军覆没,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被俘。 这场败仗传到郑穆公耳里,郑穆公没有办法只好派公子丰到楚营谢罪,赔钱求和,并发誓用不反叛。斗越椒向楚穆王报告这次出征的成果,并附上郑穆公求和的请求。楚穆王见郑穆公诚恳,答应了求和,命斗越椒放了公子坚、公子庞、乐耳三人。之后楚穆王准备班师回朝,刚走到一半,攻打陈国的公子朱传来兵败的消息,而且副将公子茷还被陈国俘虏,公子朱请求楚穆王派兵救援。楚穆王大怒,正要下令兵进陈国时,陈国使者来到楚穆王面前,呈上国君亲笔书信,楚穆王打开一看,原来是陈侯的求和书,一并送来的还有被俘的公子茷。楚穆王见陈侯这么有诚意,答应了陈侯的请求。又传令郑、陈、蔡三侯在十月攻打齐国。 晋国这边,赵盾收到郑国的求救信,急忙调兵和宋、鲁、卫、许四国之兵一同去郑国救援。五国联军还没走到郑国,就听到郑国投降的消息,没几天又传来陈国投降的消息。赵盾自知责任在自己,下令班师回朝。 陈、郑二君既然选择臣服楚国,就要听从楚王的号令。楚穆王命二人十月开会,二人怕楚穆王怪罪,提前一个月到达指定地点等候以表忠诚。楚穆王见到二人如此殷勤,心中大喜。不久蔡侯也赶到,蔡侯见到楚穆王,毕恭毕敬。二人劝说楚穆王可以趁机攻打宋国,只要宋国臣服,称霸中原不是梦。楚穆王也袒露心声,屯兵于此,目的不是齐国,而是宋国。四君相会,免不了隔墙有耳,这件事传到宋国。当时宋成公已经驾崩,宋成公之子宋昭公继位三年,三年里,宋昭公不辨是非,任用小人,把朝堂上搞得乌烟瘴气,百姓抱怨之声不断。后听信谗言杀害司马公子卬,司城荡意诸投奔鲁国。幸好司寇华御事求贤若渴,力挽宋国于狂澜之中,才暂时得以安定。当楚国虎视宋国的消息传来,华御事请求宋昭公可以先去面见楚穆王,这样也能减少伤亡。宋昭公惧怕楚国实力,采纳了建议,亲自去参见楚穆王。楚穆王看见宋昭公站在面前,有些看不起他,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活动中,楚穆王也屡次找茬,把宋昭公弄的尴尬至极。 周顷王二年,楚国最到了最蛮横无礼的时期,以中原霸主自居,就连晋国也没办法。周顷王四年,秦康公见赵盾诛杀朝堂大臣,又见晋国不能制止楚国的行动,以为晋国实力不济,于是命孟明视处理国政,西乞术为将,白乙丙为副,士会为参谋,出车五百乘,浩浩荡荡渡过黄河,初战便攻破晋国一座城池。赵盾得知秦兵来犯,自己率领中军,命荀林父为中军副帅。命郤缺为上军主帅,臾骈为上军副帅。命栾盾为下军主帅,胥臣之子胥甲为副帅。赵盾堂弟赵穿,是晋襄公的女婿,也想随军出征。赵盾原本不同意,后看在赵穿报国心切的份上,同意了请求。赵盾出征前,见从小就在自己家长大的韩厥(韩子舆之子),经过多年的学习,贤能有才,赵盾把韩厥推荐给晋灵公,晋灵公任命为为司马。三军刚出绛城,上下军容整齐,秩序井然。走了还不到十里地,突然有一辆兵车冲入中军,把原本井井有条的军队搞的乱糟糟的。韩厥命人将其拿下,并问那人是干什么的,那人回答说赵盾派自己来拿一些东西。韩厥以破坏阵型之罪将其处斩,行刑完毕,韩厥派人将东西送去。有人在赵盾面前说韩厥忘恩负义。赵盾派人把韩厥叫到面前,都在众人以为赵盾要处罚韩厥时,赵盾却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称赞韩厥尽职尽责。韩厥拜谢而退,韩厥走后,赵盾对旁边的人说韩厥定能带晋国走向复兴。 晋军驻扎在河曲,臾骈认为应该挖深沟、筑高垒,坚守不出,等到秦军粮草耗尽,就可以一举拿下秦军。赵盾觉得臾骈言之有理,下令不准出击。秦康公多次搦战,晋军都不搭理,便问士会该怎么办。士会原本就是晋国人,对晋军的情况有所了解,他得知赵盾堂弟赵穿这次也随军出征,建议秦康公勾引赵穿出战,赵穿建功心切定然上当。秦康公命白乙丙去晋军上军挑衅,郤缺与臾骈都不动声色,但赵穿私自带兵出营。白乙丙见晋军上钩,赶快下令撤退。赵穿穷追不舍,追了十多里追不上才回去。臾骈、赵穿相互指责,赵穿心中不服,和胥甲带领几个小兵再次冲向秦军。赵穿前脚走,赵盾就得知此事。十分担心赵穿安危,传令三军,冲向秦军。赵穿、胥甲带兵闯入秦军大营,在里面肆意冲杀。白乙丙带兵迎战,双方大战三十多个回合,各有损伤。西乞术正要包围赵穿时,赵盾率大军赶到,秦军不敢恋战纷纷撤退。赵穿正要追击时,被赵盾拦下。回去之后,赵穿怪赵盾不给自己机会建功立业。 这时,秦国有人来下战书,赵盾打开一看,是秦康公的决战书。赵盾命使者回去告诉秦康公,答应了决战的请求。臾骈观察到秦国来使四处张望,眼神迷离,猜到秦军肯定不会决战,而会撤退,建议赵盾派兵埋伏在河口,赵盾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两人正在商量着如何伏击秦军时,不成想被帐外的胥甲听见,胥甲把这件事告诉了赵穿。赵穿拉着胥甲来到辕门,大声叫嚷着不应该搞伏击偷袭,应该光明正大的和秦军打一仗。赵盾出账听见赵穿的话,气的咬牙切齿,但为了安稳军心,只好对大家说没有这回事。就在赵穿在辕门大呼小叫之时,混入晋军的秦国间谍也知道了,赶忙传信秦康公。秦康公得信后下令攻打晋国瑕城,赵盾正要去救援,探子来报,秦军逃回秦国。没有了对手,赵盾也只好撤军。回国后赵盾以“泄露军情”的罪名将赵穿治罪,但看在是晋襄公女婿的份上,没有处死。赵盾又把胥甲免职,贬到卫国做官,看在其祖先胥臣的功劳上,封胥甲之子胥克为下军副帅。 三年后,也就是周顷王五年。赵盾怕秦军再次偷袭,命大夫詹嘉驻守瑕城。赵盾想起三年前的那次战争,不明白秦军为什么会那么的难以对付,于是召集六卿(赵盾、郤缺、栾盾、荀林父、臾骈、胥克)来开研讨会。臾骈提到了士会作为秦军的军师,赵盾茅塞顿开。六个人商量着如何把流落他国人才召集回来,首要目标只有狐射姑和士会,虽然狐射姑是功臣狐偃的后代,但是因为他滥杀无辜,不利于晋国上下团结。士会谈到秦国,这件事的责任在赵盾,再者秦国作为邻居自然越弱越好。此时臾骈建议派口才一流的魏寿余劝说士会回国,六个人举手赞同。会议结束,臾骈来到魏寿余家里,告诉魏寿余该怎么做,魏寿余看在老朋友的份上,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早朝,赵盾上奏,说秦人屡次骚扰边境,应该加强边境守将的训练,轮番驻守黄河岸口,时刻保持警戒状态,魏邑作为边境最大的城市,应当起到带头作用。晋灵公准奏,召来魏寿余,命其监督边境城池的训练。魏寿余说自己没接触过军队,不敢接旨。赵盾见有人掉链子,大怒,命魏寿余三天之内将所有的军籍呈上来,否则军法处置。魏寿余没敢说什么,灰溜溜的回家去了。回到家后,魏寿余闷闷不乐,越想越气。之后,便命妻子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向秦国。此时魏家的厨子将饭菜端上,魏寿余尝了一口,嫌弃厨子做的菜难吃,拿出皮鞭,把厨子打了个半死。等魏寿余逃走后,厨子蹒跚着跑到赵府,向赵盾揭发卫寿余叛逃的事。赵盾急忙命韩厥带兵去追,韩厥故意放走魏寿余,只将其妻子擒获。魏寿余死里逃生,渡过黄河见到秦康公,诉说着赵盾的种种不是。秦康公摆出一副怀疑的样子看着魏寿余。魏寿余表示愿意献上魏邑地图,以示诚意。士会问怎么取地图,魏寿余说自己和守关将士关系不错,不仅可以拿到魏邑地图,还能劝反一些士兵为秦国效力。秦康公听后开怀大笑,当初为了缓和两国关系放弃了河东五城,五城之中就数魏邑最大。秦康公拜西乞术为将,士会为副将,亲率大军向晋国出发,在河口安营扎寨。这时,前哨来报发现河东有一军驻扎。魏寿余想让秦康公派出一个信任的人和自己去对面劝降以示诚意。秦康公环顾四周,只有士会符合,于是魏寿余和士会去向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