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口气看完元丹丘,李白灵魂好友,比李白还仙,因《将进酒》而火

2023-07-30 13:03 作者:聪明的一xiu哥  | 我要投稿

一口气看完元丹丘


他是天资聪颖的修道之人,一生不慕名利,一心向道,是李白笔下“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早上你还在颍川的清流中饮水,晚上就回到紫烟缭绕的高山中来了)的神仙,还是因为李白劝酒而红遍千年的丹丘生,本期文章让我们一口气看完元丹秋的一生,元丹丘出生在唐朝,这是一个道教兴盛求仙狂热的时代,从唐高祖李渊开始,李家的这一帮人大多都推崇道教,服食丹药,道观修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一种求仙问道的氛围,在唐朝,上至大boss下至小叭菜,许多人都怀揣着一个神仙梦,元丹丘也是如此,少年时他唤作元林宗,即使出生不凡,家境优越,年轻的元林宗并不贪图享受家庭带给他的强大资源,相反,他更希望自己去闯出一片天,相信“爱拼才会赢”,于是在开元初年,他离开了家庭,独自一人求学问道,学好一派学问,首先得要师傅领进门,几番周折之下,十五岁的元丹秋拜师在上清派胡紫阳门下,上清派在当时也算是个道教985,在修道这方面是业内top级,导师胡紫扬也是个道家大牛,做了道士以后,师傅给元林宗起了个艺名,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元丹丘,从此世间再无元林宗。

说到道士,我们想到的一般都是穿着杏黄色道袍,拿着桃木剑专门负责驱鬼捉邪的,这确实是他们的必修课,但道士们的最终追求都是成仙,在师傅胡紫阳门下修行一段时间之后,仙味十足的元丹丘开始了自己的云游,他曾在蜀中修行多年,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彼时的玄玄道人,也就是唐朝著名的修道达人玉真公主。大约在元丹丘20岁的时候,他认识了李白,这个他一生的知己和挚友,两人爱好相似,性情相投,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基友,李白说这段友情是“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我俩交往有三十年了吧,荣辱一体,悲喜同欢),无论贫穷还是贵贱,我们都是好基友,也是在李白笔下这个不太出名的道士扬名千古,李白光是酬谢他的诗就写了11首,加上别的杂七杂八提到丹丘的,20多首是绰绰有余的,可见白哥对他确实是真爱,李白虽然爱好修道,但毕竟咱白哥还是斩不断红尘的羁绊,一直想要建功立业,希望在搞出点名堂之后,再好好的和元丹丘一起修仙。

到了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元丹丘隐居在嵩山,闲来无事的他,开始想念那个与他在月光下觥筹交错的老友李白,便发了个消息,让他赶紧来陪他喝个痛快,此时的李白正官场失意,也急需酒搭子,他甚至都想全家一起搬过去,从此就和老元一起修道,于是他急忙应约,还提笔写下《提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故人契嵩颍,高义炳丹雘。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我原本住在四川紫云山,家父与我都一直喜欢道家精神。常常想归隐山林,喜欢空灵沉寂的环境。离开故乡来到闽越一带寻找大禹等的仙迹。攀登高山,泛舟沧海,又来到庐山霍山修炼。借助雷声打开人的天耳,远听千里之外;居高阁玩赏霞光云影。很喜欢登高一览美景,也喜爱这种隐居生活。在三山四岳中度过美好的时光。老朋友元丹丘素来住在嵩山与颍水,高尚的道行连皇家都知道。不与尘世来往,断绝俗风骚扰,自言山林中人。珍惜山林美趣,不羡慕俗世的欢乐。然与真意相偶合,发现天机,便感觉世间的一切都索然无味。你喜欢采撷桂枝的高洁,我也喜欢收纳兰草之清馨。我的爱人喜欢求仙,我女儿也好道。我们志同道合,相互帮助,一起修炼,一起升天。)”两年后李白收拾好家当上了嵩山赴约,和老元开启了快乐的修道生活,这段时间给二人留下了宝贵的回忆,李白在修道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精进,他很羡慕老元逍遥恣意的生活,写下那首有名的《元丹丘歌》,从此世人皆知元丹丘是李白的铁哥们,是个比谪仙人还仙的道士,“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元丹丘啊,爱神仙,早上你还在颍川的清流中饮水,晚上就回到紫烟缭绕的高山中来了,你常在嵩山的三十六峰上来回盘旋。你来往于群峰之间时,身骑飞龙,耳边呼呼生风,其速度之快可追赶流星。你可横跨河海与天相通,我知道你是想游无穷之境,追求无边的快乐啊)”,李白夸赞朋友的修行,羡慕朋友的淡泊,但他不愿意放弃职场,这段生活只是李白人生中的一段过渡期,和李白就差同穿一条裤子的老元,怎么会不知道李白的心思?开元29年,他联系上了自己的老朋友玉真公主,在玉真公主的面前将李白吹上了天,而此时的李白早已名声在外,的确是个人才,玉真公主也就做了顺水人情,把李白推荐给了哥哥玄宗,同年,玉真公主又把元丹丘的名片推给了玄宗,让他做了西京大昭成观威仪,也就是大唐的道教顾问,玉真公主不愧是大唐猎头,业绩杠杠的,唐朝对于道教的推崇持续了很久,到玄宗时期更是如此,所以很多道教子弟在长安做官,老元的师父胡紫阳也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师父向元丹丘传授了道箓,相当于一份资格证书,从此元丹丘就成了一个高级道士,和老元追求的成仙可以说是越来越近,这时的元丹丘,可以说是修道、做官、交友上都有成就,整个一大男主人设,出生在罗马,后天buff叠满,要修道,他成了上清派嫡系弟子,要云游,他和公主成了道友,要喝酒论道,他又搭上了李白这样一个日记狂魔,夸奖爱慕全在诗里,长安充斥着繁华与虚伪,缺少了修行的氛围,于是,做了一年多的官,胡紫阳不愿意再继续忙碌于这些官场上的交际,他称病辞职了。师父走后,元丹丘也没有多待,不久后李白也被炒了鱿鱼,玄宗美名其曰提前退休,带着退休慰问金,他回了老家,这次梦醒了,他不再迷恋职场,效仿老友,他开始到处游玩,而元丹丘重操旧业,五湖四海都是他的归处。公元752年,元丹秋和李白再度重逢,回忆起从前的点点滴滴,两人都无不感叹,这也成了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安史之乱之后,二人便没有了联系,多年后,在酒酣之时,李白又回忆起嵩山那次和友人岑勋、元丹丘的月下痛饮,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对于将进酒的写作年份多有争议,但李白的这份豪情和他与元丹丘之间的情谊真真切切的刻在了历史上,朋友啊,让我们举杯畅饮,把所有财宝都拿去换了酒,这份长达二三十年的友谊,让李白的诗歌中到处有元丹丘的影子。我们对于老元的认识也大多依托老白的夸夸诗,老元也因此爆红,这不禁令人感叹,奋斗20年不如朋友是李白,回看元丹丘的一生,老元其实是一个很纯粹的修道者,他不贪图财富,不沉迷名利,一生几乎都在云游、修行,成仙是他一生的追求,也许在我们看来,元丹丘是一个典型的务虚派,他寻求的成仙,放在21世纪的今天显得有些好笑,但作为一个富家公子,他从来没有放纵自己,他清楚明白自己的追求,并且乐在其中,就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最好能和他一样,有个像李白一样的朋友能为你写诗,说不定哪天就出现在教科书上,流传千古了。

一口气看完元丹丘,李白灵魂好友,比李白还仙,因《将进酒》而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