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随拍:手机摄影记录圆明园夏季旅游的清凉
7月份的北京已经到了多种美景争相绽放的分界点,可以选择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去拍向日葵,可以选择去陶然亭或圆明园拍荷花,还可以选择去水立方玩水避暑等等。受制于出游时间和北京近期高温天气因素的影响,记录一下圆明园夏季游玩的手机随拍收获,感受一下夏季里独有的多变天气和静谧的美景。
景区印象:对比颐和园来说,圆明园的大(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和独特(同治年间慈禧太后虽然修了颐和园,但并未修复圆明园。)其实更让人有所期盼。2019年12月圆明园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特点(网上资料选取):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
圆明园遗址在传统建筑组合方面包罗万象,有亭、台、楼、阁、轩、榭、廊等;在单体建筑上,也采用了大木作、小木作、砖石作、土作、装饰、彩画作、瓦作等建筑手法。在建造工艺上,结合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精华,造就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
1860年英法联军那场大火焚毁了圆明园。如今,圆明园已然不只是一座园林。她既是中华文明无比辉煌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的纪念遗址,更是值得全人类深刻检讨和反思的文化遗存。
行程安排:去圆明园有两条个人熟悉的路线,分别为东门进入,前往长春园赏荷花,或前往西洋楼遗址区,再向西去圆明园找寻不同的景观。或南门进入,前往绮春园,或直接去福海景区乘坐游船等方式观景。一般一天的时间不够用用,大约2天能全部游览完成。也根据个人体力和关注点选择喜欢的路线游玩。其中交通方面,东门公交车更方便,南门地铁出行更快速。
本次行程,选择的是东门进入,然后重点对圆明园景区和福海景区进行照片记录,还偶遇了雷阵雨,在福海景区的小亭子里避雨,看雨中的清凉和特别的景观。
东门进入后,在左手边会看到一些残留遗址,只能通过资料来回顾未被破坏前的景美,直接一路向西徒步走,看一下西洋楼景区的遗址内的景。
大水法的残垣断壁就是圆明园的象征。圆明园罹劫并经百年风雨,大水法附近多以石材为主,残存的巨型雕柱、石龛和石屏风,仍十分醒目、壮观,成为游客必到景点。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
海晏堂的中心建筑是一座11开间的“工”字楼,楼南楼北也各有小型喷泉池。此楼即是附近各喷泉群的供水楼。楼东西两头为提水用的水车房,中段平台楼下边是海墁高台,台上砌蓄水池,俗称锡海,一次可蓄水160余立方米(来自网络资料)。
在展览馆内,可以看到破碎的瓷器残件等。
狮子林,位于长春园东北隅,乾隆皇帝游苏州后,仿建苏州狮子林,先建8景,后续8景,共16景,形成一组别致的小园景区。
黄花阵,又称万花阵,是个花园迷宫,位于谐奇趣北面,是仿照欧洲迷宫而建的花园。
谐奇趣,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棠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
只能看到一些残留的石柱了。围绕一周只能想象一下之前的壮美了。
从西洋楼遗址出来后,可以沿着福海景区游走,有游船可以选择。
还能通过站在桥上看过往的游客。
如果遇到不好的天气,建议在福海附近的游船区域有一个亭子可以避雨。
等着雨停然后就可以沿着福海,直接去圆明园区域看景观。
雷阵雨过后,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看连通的桥。
廓然大公,亦称双鹤斋,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
进入圆明园区域后,可看的景观很多,根据地图直接一路走即可。
曲院风荷,位于福海西岸同乐园南面,是九州景区到福海景区的过渡区域。仿杭州西湖曲院风荷景色。
夏季到此处游玩,可以赏荷花,乘凉避暑。
景色也特别的好看。
高温或天热的情况下,建议带好雨伞遮阳并带足饮水。
洞天深处,位于勤政亲贤以东,有四座方形院落,为皇子读书居住之所。东北为皇家画馆如意馆。
基本上福海以西的一些景点都走过一遍。此时选择走回福海景区南边休息。
树荫及水边乘凉是很不错的选择。
总结,圆明园门票分成人票和通票等多种,第一次去游玩的话建议购买圆明园门票+西洋楼遗址(含大水法),至于沙盘全景模型展票看游玩时间的多少,本次就错过了沙盘全景模型展的参观。
观看圆明园荷花建议去长春园,游玩时间足够多且体力好的情况下,圆明园和绮春园两个地方可以细致的看景观。
如果想省力且效率的游玩,可以选择租用自行车或园区内的电动游览车、游船等设施,会比徒步走更快捷。
而想更真切的感受圆明园的独特,还是提前规划好路线,然后徒步走去记录你见到的点滴。期待有机会再去圆明园记录秋季美景下的不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