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ei,这也算思考吧。

2023-02-14 21:47 作者:你倒是把话给  | 我要投稿

重庆位于祖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中西部水、陆、空型的交通枢纽。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巴渝文明在过去的岁月中从不曾间断,甚至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丰富多彩,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采。而在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正月中,不难看出,重庆的春节习俗也在这熠熠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创新,焕发出别样的活力。

春节中的食物总是值得一提的。重庆的春节筹备时间总是尤其早——立冬那一天就开始了。各家各户纷纷开始制作腊肉与香肠,杀好的年猪终于开始贡献自己生命的价值。重庆的腊肉和香肠通常是烟熏风味,于是乎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又多了一项集体活动,炕腊肉。炕肉的时候大家会守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在这时候,男人们往往会互相递烟、摆“龙门阵”,而女人们则一边留心照看着炕着的肉一边扯着家长里短,人情味十足,年味也十足。这些腊味将出现在年夜饭上,并且会一直伴随着重庆人走过接下来的一整年。腊肉和香肠起源的最早原因是肉品不好保鲜而将肉做成干肉便于保存,如今的重庆人家中冰箱早已是必备家用电器,却始终保持着过年前制作腊肉和香肠的习惯,甚至每当游子再次离开家乡之时,也不忘带上一块老母亲亲手炕过的腊肉,以便于独在异乡之时慰藉那颗疼痛的思乡之心。显而易见地,这些腊味已然成为了春节习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也成为联接古今的一道道线索。年夜饭桌上人们的齿尖再次落下,殊不知在几百年前,一群样貌口音类似今人的人们也曾像这样品尝腊肉和香肠,如此一想,竟有些“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照相似”的意味在里面了。除此之外,还有红糖糍粑、大鱼年糕以及正月初一早上一定会吃的汤圆,这些在春节中一直都会出现的食物无一不体现着重庆人民的传承精神。当然,重庆春节中的饮食习俗由于当代年轻人的思想更迭也在不断改变,食物的口味和制作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但变的始终是物,不变的是人

重庆春节的习俗与大多数西南地区相似,守岁、贴春联、打扫屋子……一样也少不了。而在春节赏花这一点上,素来有山城和雾都称号的重庆与别的地方不同,并没有单单抓着春花赏着不放,而是将开遍大街小巷的腊梅花作为了重庆人民春节期间主要的赏花对象。在许许多多的人们家中,摆上淡黄清香的腊梅花便是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大家也都认为这些素雅的腊梅花为春节增添了一丝别致与闲趣。从古至今,春节都是一个阖家欢乐、团团圆圆的节日,在重视亲缘关系的重庆人民眼中,祖先也应该在这样的日子中与家里人团聚,所以在大年三十前一天,人们会结亲伴友前往祖辈墓前扫墓,放放鞭炮、烧烧纸钱、道道近况。明明平时比较冷清的墓前,在春节的时候却一下子就聚拢来了许多许多亲友,也别有一番风趣,倘若是外地的朋友第一次来到重庆过年,恐怕会感到奇怪吧。如今在环保扫墓的提倡下,重庆人民也随之将扫墓的方式改为了献花等方式,形式在变,情却依然

泰戈尔曾言:“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重庆的春节习俗也是如此,那些包含在行为习惯中的情感内涵永远不会由于外在的变化而消失,而始终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并且将代代相传,一到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必然会再次精彩亮相,带给我们无穷的幸福与思考

 


ei,这也算思考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