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圳茶楼里看千年广府文化

2021-10-22 22:04 作者:深圳风物志  | 我要投稿

最能代表岭南地区文化的就是广府民俗文化,广府民系也是深圳地区的主要原住民,他们是最早来到深圳这地方的,他们的文化也是深圳文化的最主要源头之一,我们北方人所熟知的粤语、广东茶楼,这些标志性的广东文化特色,其实都是由广府人创造的,也确实是给广东增色不少,到深圳这地方,听粤语,吃早茶是种最美享受。

研究深圳历史,就必须关注广府人,他们是岭南文化代表。

深圳本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由西部的广府人和东部的客家人组成,历史上形成了两大民系,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人融合而成的。

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大规模进入岭南地区,共有四次浪潮,大概有四次:

第一次,是秦朝时期50万秦军南下,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了扩大边疆,实现政治版图的统一,于是派了50万大军南下南征北越,这50万大军,从闽粤赣边境进入了揭阳,最后到达海丰,兴宁两个县的地方,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又派50万大军南下统治两广地区,这些秦军长期驻守在当地,他们也成为了第一批的广府先民,与越人杂处,形成了广府人。


第二次,是汉武帝时期,武帝派伏波将军率领数十万大军南征,继而大军留守在岭南地区,也成为岭南地区汉民的一部分。

第三次,是南宋时期的宋高宗南逃,大量的中原人逃难到广东,然后散落在了珠江三角洲。

第四次,南宋灭亡时,北方的大批将士及老百姓随着皇室南下,他们最终随着朝代的灭亡而流落于珠江三角洲一带。

经过这四次移民,中原人就形成了两广地区广府民系,他们所居住的这个区域主要在珠江三角洲以及粤中粤西的一些地方,他们的语言就是汉语,后来汉语言与粤语融合,就形成了汉语粤方言,也就是今天粤语。

珠江三角洲一带土地肥沃,水产丰富,是农业生产的天然粮田,又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作为贸易依托,在两宋时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不仅是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的产区,也成为了一个商品化繁荣的地方。

广府人在深圳地区的生活,他们不仅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民俗文化,而且还吸收了其他地区文化,形成了以汉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广府文化。

商业的发达,让广府人的性格有了重大的变化,他们不拘泥于过去,有冒险精神,有开拓精神,愿意接受外来的新事物,愿意融合吸收外来事物,商品意识浓厚,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兼容并包,淡泊政治,讲求实际。

广府人在长久的岁月中,大胆追求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从来不忘记自己的本土文化,这使得他们的文化中既有古越族遗风,又有中原文化的特质,当然也夹杂着一些西方文化的火花,更有韵味。

最能体现广府人风情的地方就是茶楼,茶楼里面有精巧的中西方美食,各种美轮美奂鲜嫩的粤菜,跟我们北方的食物截然不同,茶楼不仅仅是广府人消遣的地方,也是洽谈生意,交朋友一种地方。

在岭南,在深圳喝早茶,是体验岭南文化的最好的一种方式,也是了解广府人的一扇窗户。


深圳茶楼里看千年广府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