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y相机VS物理相机,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声明:本回答由炫云3ds Max专家香香老师支持, 更多技术干货请持续关注。
有些小伙伴,很容易将V-Ray物理相机与3ds Max物理相机混淆。实际上,它们都适用于模拟真实成像,辅助用户对透视关系进行调节。V-Ray物理相机与3ds Max物理相机除了能控制场景文件的曝光情况外,还具有多重功能与效果。
那么,这两种相机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又该如何选用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方便小伙伴们后续的判断和使用。
01、界面
V-Ray物理相机与3ds Max物理相机的界面,区别十分明显。


02、与渲染器的适配度
V-Ray物理相机是V-Ray渲染器自带的相机插件,比之3ds Max自带的物理相机,很显然,V-Ray物理相机的参数更加适合V-Ray渲染器。
03、V-Ray物理相机参数
「ISO感光」、「光圈」及「快门」,是V-Ray物理相机参数设置中,最关键的三项参数。
● ISO感光(film speed iso)

ISO感光可以理解成胶片速度。根据以往的摄像经验,如果摄像时间为白天,那么ISO参数一般会控制在100-200的阈值内。如果摄像时间为夜晚,那么就应控制在300-400的阈值内。
● 光圈(f-number)

通常来说,我们所使用的相机光圈(数码相机)的最大参数为8(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相机光圈参数设置得更大的情况)。但是,参数更高并不能代表就一定实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的参数大小,都控制在8以内。
对于现实的相机光圈来说,它还有调节景深效果的功能。光圈参数越小,所拍物体的焦点四周就更加模糊。反之,光圈参数越大,焦点四周就更加清晰。
如果用户设置了景深效果,按照常用参数,一般会将数值设定在5-8的阈值内。数值越小,场景越亮,数值越大,场景则越暗。
● 快门(shutter speed)
快门速度设置得越低,曝光时间就越久,场景也会越亮。反之,快门速度设置得越高,曝光时间越短,场景则越暗。特殊举例:如果在足有500㎡的场景内,仅有一只萤火虫般微弱的照明光源,那么,即使将快门参数调至-1,场景也会很暗。此时,需将光圈数值也进行相应的调低。
04、共同参数设置
V-Ray物理相机与3ds Max物理相机在参数设置上也有交集,以下几种参数,支持共同设置:
● 放大系数(zoom factor)
这项参数决定了最终图像的近或远,但它并不需要推近或拉远摄像机。
●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实际速度是快门速度的倒数,所以数值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快门速度越小,实际速度越慢,通过的光线更多,主体会更亮更清晰。快门速度与运动模糊成反比关系,数值越小越模糊。
● 光圈系数(f-number)
光圈系数和光圈相对口径成反比。系数越小,口径越大,光通亮越大,主体会更亮更清晰。此外,光圈系数和景深成正比关系,系数越大,景深越大。
● ISO(底片感光速度)
ISO底片感光速度设置的数值越大,主体则越亮。
● 白平衡(white balance)
无论环境光线怎样改变,该项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