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情绪主义(1-4-3-1)——“情商”、“情绪管理”、“做人嘛开心最

2023-09-08 16:35 作者:瑞瓦肖的风  | 我要投稿

情绪主义(Emotionism),与Emotionalism和Emotivism不同,后两者是分哲所谓的元伦理学,即伦理学背后的基础;分哲的元伦理学(不知道主体性、告别了欧陆哲学的主体性范式)整个不能算哲学,是低智商的东西,应算在1-4-1-1/2中。


场域论(1):世界,由学术语言的秩序主导的世界,有个客观中立视角(科学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下的世界

本体论(4):不反思,non of my business

认识论(3):心理的第一人称体验(Emotion);在精分中,“情绪”不是个合法概念,与其说它是个概念,不如说它是个意识形态(欺骗性的)

目的论(1):情绪的稳定(可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如开心、激动、乐观等,不能有不稳定的情绪如伤心、狂妄等)


按照心情好坏来评判自己的心理,这是个蹩脚的心理学(习惯),“情绪控制”是个很愚蠢的东西(用什么控制情绪?),从其体系自身出发,人在做“情绪控制”时本身就在“情绪”里面,这就类似拎着自己的头把自己提起来,“情绪控制”这个概念是很虚假的,它意味着“情绪”不是个整体的东西,既然不是个整体的东西,要去刻意控制它干什么?其次,“情绪控制”里面隐含的意味是:我可以和我的情绪拉开距离,而我有一套好坏标准体系(冷静的理性情绪)是不受(感性)情绪影响的,这种理性情绪就是所谓的“情商”,这个术语本身非常愚蠢,本质上是个意识形态。“情绪控制”这个概念本身是自我取消的,因为如果我真的可以和情绪拉开距离,那就意味着我已经可以不用控制它了。


情绪主义会把心情(mood、emotion等日常语言流俗东西的实体化)状态看得很重要,它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在于心情状态失调了,因而要保持平衡。它会把所有的反常(Abnormal)看成是平衡的失调,因而情绪主义根本不理解神经症、精神病等维度;它们处在前病理学的阶段,可看成日常心理学。


情绪主义者对于自己内在世界的把握是一维的:烦/开心/野/累/失落/难过/兴奋…,“我今天好烦啊”、“我今天好开心啊”…,这些“情绪”像单色PPT一样不停切换;所谓“情商高低”即所谓在交际、对话、群体消费时能透过别人的言辞行为看到别人的情绪然后能找出一个最优解来既利己又利人、使自己长远利益最大化等。


情绪主义者计划性很弱、理解能力很弱,因为他们是单色PPT,会把体验的一瞬间立刻感性视觉化,会用感性的形容词像单色PPT一样去把握内心与外在的局面/情势,这些感性形容词往往是颜色、味觉等,容易导向苦乐二元论,以及流俗文化会为他们引入新的这种一维思维(甜、咸、御、萝等);这些蛇皮基本上支撑了整个消费主义。


“Emotion”背后的意识形态认为内在状态是可以做切片、做单色PPT的,这些都是虚伪的,因为切片、单色PPT这些操作都是回溯性的,要确证当下“情绪”如何必须要援引符号系统再回溯性地确定一个定格状态,这个过程中有个自我镜像的切片,切片被“综合”成一个玩意,这些操作都是非法的、都是回溯性建构的,不能用一个词概括“我在10分钟之前是开心还是不开心”等,这里做的操作与其说是切片,不如说是建构一个Fiction(小说),即“判断1分钟前我的情绪如何”是个文学操作。


0:41:55——0:50:20[用精分拆解“情绪”,略]


情绪主义还预设了我的第一人称是不说谎的,即我不会骗我自己,但是情绪主义小姑娘可能那天一点也不开心也会说自己开心,最后会形成canned laughter[齐泽克],如情景剧中的观众笑声,哪怕这时我并不想笑,但“情绪”这个机制就会起作用让我笑,因为现代人的情绪本身是一种内在的压抑机制,内在于日常语用实践,这个机制能判断“开心”的要素→笑;情绪本身是一种现代人标配的神经症,其特点为只要外在要素与心理运行的形式都满足某一条件就自然会有一种情绪(这种神经症是一种情绪机器)。


这种神经症是不受意识控制自动运行的、是无意识的,因而情绪本身是一种神经症,是一种病理学机制,只要在语言中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异化,但情绪主义是很严重的异化(基本只会搞单色PPT、情绪的“发生模式”与“要素”被广告/电影/电视剧等文化规训)而变成单向度的人。


【主义主义】情绪主义(1-4-3-1)——“情商”、“情绪管理”、“做人嘛开心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