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雍正王朝》里的“上书房大臣”究竟是一批怎样的官员?

2023-02-17 19:16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看过经典历史题材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本剧的康熙朝“九子夺嫡”中,除了康熙帝和九个皇子之外,能影响“九子夺嫡”走向的重要人物就是三个上书房大臣(佟国维、张廷玉、马齐)。那么《雍正王朝》里的“上书房大臣”究竟是一批怎样的官员?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东北起兵,建立了清朝的前身后金。不过与后来的清朝相比,后金的中央集权化一直比较落后,比如后金的大权是被有满洲军事勋贵组成的“议政会议”控制的。皇太极继位后仿照明朝建立了清朝版内阁制,但一直没能真正取消议政会议对皇权的制约。

于是议政会议在皇太极去世后诞生了摄政王多尔衮和辅政四大臣(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严重威胁了清朝的皇权集中。除鳌拜之后,康熙帝决定要完全消除议政会议对皇权的制约。但明朝的内阁制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康熙帝需要创建新的集中皇权的机构。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南书房名义上在康熙帝身边“讲究文义”,但康熙帝实际上将朝廷的日常文书工作和决策权逐渐转移到了南书房,架空了议政会议。南书房借此取代议政会议成为清朝的中央核心机构,“南书房行走”的大臣也就成为康熙朝的宰相。

“九子夺嫡”是清康熙朝中后期最激烈、牵涉范围最广的朝堂政治斗争,“南书房行走”的大臣自然积极参与或者被动地卷入其中。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雍正王朝》把“南书房行走”大臣改成了“上书房大臣”。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上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

《雍正王朝》里的“上书房大臣”究竟是一批怎样的官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