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销量之后,长城拿什么拯救膨胀的野心?

今年1月13日,长城在河北保定召开了“哈弗全球500万盛典”,一来庆祝哈弗品牌SUV销量突破500万,一来宣布长城对未来的雄心壮志。500万,对一个车企来说的确不是小数目,销量达到500万,代表车企需要肩负的责任“更上一层楼”。
大约五年前,长城壮士断腕,砍掉了轿车业务,专注发展SUV。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冒着极大的风险,但在今天看来,或许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决定。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逆增长,原本火热的SUV市场同样遭受重创,这样的危机时刻,500万销量之后的长城应该怎么应对?

01
性价比是一把双刃剑
2018年糟糕的市场环境让不少车企焦头烂额,甚至不少车企销量暴跌,利润巨亏。长城汽车作为SUV市场长期的销量冠军,同样感觉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在巨大的销量压力面前,长城9月份选择了官降,哈弗SUV价格降幅达到两万。官降的第二个月,哈弗SUV销量就达到了110088辆,比前一个月的86723辆上涨了21.2%,降价促销的效果很明显。
11月,长城为了巩固销量,将优惠幅度增大至3.2万,同时减免50%的购置税。如此巨大力度的促销政策下,哈弗SUV11月销量为132489辆,12月销量为133794辆。在2018年的年末,长城用这样一种方式保住了自己SUV销量第一的尊严。

降价促销疗效很好,但副作用也很严重。2019年1月,长城旗下豪华SUV品牌WEY总销量为10,167台,同比暴跌49.89%。VV7销量为2,044台,同比下跌79.66%;VV5销量为2,098台,同比下跌79.51%,VV6销量为5,805台,新能源P8销量仅仅为220台。
当长城走上了性价比的这条路,主打豪华的WEY就注定要遭受重创。性价比对企业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杀敌一千,也能自损八百。手机企业小米早前依靠高性价比手机快速成长起来,但当手机市场变成存量竞争的时候,性价比成为了小米的桎梏,当华为在5000元价位同三星苹果竞技时,小米还在突破3000元的价格天花板。

小米手机的遭遇在长城汽车身上同样存在,相比竞争对手吉利,长城手里的好牌并不多。吉利旗下的豪华品牌领克通过“沃尔沃技术”的背书,轻而易举就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但长城旗下的豪华品牌WEY,却始终被认为是哈弗H6的换壳版本。
如何保证销量的增长是长城汽车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背后,更深层次上,长城汽车应该考虑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自己,如何扭转消费者对自己“缺乏技术沉淀”的认知,这些问题想清楚了,销量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02
有质量才有销量
长城汽车虽然在SUV市场做的风生水起,甚至连续多年霸占了SUV销量榜单的第一名,但这些荣誉,并不能掩盖长城汽车在产品上的种种问题。从哈弗H8连续跳票开始,市场就对长城汽车在技术上的素养提出了质疑,虽然社会上总有一种论调,呼吁给自主品牌多些宽容、多些时间,可事实上,留给自主品牌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在车质网上,长城汽车的“三大件”一直是投诉高发的部位。诸如“发动机漏油、异响、抖动、烧机油,变速箱异响、顿挫,底盘异响”等等投诉,在车质网及其他汽车投诉网站屡见不鲜。作为自主品牌中利润最高的车企,长城在变速箱的选择上毫无例外的选择了DCT双离合变速箱,而双离合变速箱恰巧是一种“爱坏”的变速箱。

青岛的杜先生两年前购买了一台哈弗H6,杜先生投诉称:“发动机正时盖处漏油,刚买车首保时就发现了,当时漏的少也不懂”。面对仅仅两年车龄就“尿失禁”的发动机,哈弗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拆发动机重新打胶”。这让杜先生有点难以接受,才两年车龄的新车就要大修,势必会影响二手车残值。
让杜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拆发动机打胶半个月后,他的哈弗H6又开始漏油,再到哈弗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依旧是重新打胶,这个方案经实践证明没有效果,为什么4S店还要继续采用?是哈弗4S店不想履行“三包”规定?还是哈弗4S店的维修技师只会拆发动机打胶?

车主杜先生投诉截图
相比青岛杜先生一直修车的遭遇,扬州许先生的遭遇更加“惊心动魄”。许先生投诉称:“汽车撞了路灯后又撞了树,侧翻,四轮朝天,前后及侧面玻璃都碎了,前面的保险杠严重变形,但是气囊未弹出”。按照许先生的描述,他的车辆应该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中,被动安全措施(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是保护乘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气囊未弹出”很明显是一种危险的故障。

一部汽车时速60公里时,每秒钟前进大约16.6米,假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3米,由自由落体运动知识,很容易得出结论:一部汽车时速60公里时相当于4层楼自由落下,时速100公里相当于从12楼自由落下,时速如果达到140公里,几乎相当于从23楼自由落下。汽车发生碰撞时如此危险,如果没有安全气囊的缓冲,乘员身体直接撞向中控、车窗等坚硬部位,极易造成伤害。

长城哈弗H6已经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但经历过近十年的市场考验后,它的表现依旧不能用合格来形容,如果说三大件的故障还可以找“技术不足、造车时间短”这样的借口掩盖过去,那诸如“安全气囊未弹出”这样致命的错误,又该拿什么借口掩盖?
不久前的“哈弗全球500万盛典”上,魏建军发布了哈弗的“521全球战略”——利用5年时间,实现单年销量200万,成为全球专业SUV第一品牌。长城以及魏老板对销量的雄心壮志我们都看到了,但在质量上,长城或许也需要制定一个战略,没有质量支撑的销量,就像空中楼阁,注定是要坍塌的。
03
车神辣评
2018年之前,长城当初放弃轿车业务的战略可能是成功的,2018年之后,当SUV市场回归理性,轿车销量重回正轨之时,我们不得不再次对长城“单腿走路”的战略提出质疑。毕竟,轿车才是真正考验车企造车功底的“试题”,只有长城能拿出一款综合素质不输合资品牌的轿车产品时,我们才能说长城真的长大了。
“一条腿走路”也许只是远虑,长城的近忧还是高端品牌不被认可以及新能源车型销量平平。进军高端SUV市场是长城一直以来的追求,而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则是“被迫的选择”。一方面有“双积分”政策的逼迫,一方面新能源市场正是“涨潮”的季节。但不管是高端SUV还是新能源汽车,长城的表现都不能让人满意。

在这些问题之外,长城汽车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也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走向。500万用户的庞大基数,让用户的口碑变得至关重要,假如长城一味追求销量,忽视了质量,消费者的负面口碑出现了“病毒式”传播,那么长城为了销量增长所做的全部努力也将会付之东流。
车驰神往——给你最喜欢的汽车文化

微信号:ccsw01
我们在这

汽车头条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微博 | 企鹅号 | 搜狐号 |
网易号 | 车家号 | 大鱼号 |Bilibili|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