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优教育李老师:为啥你一学习就发困跑神?五类学困生治疗宝典
同学你是不是一提笔想刷题,无数的想法就涌入,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是不是上课的时候望着黑板,却被角落里的蜘蛛吸引,或者总想自己午饭吃什么,但怎么都不能回到课堂上?
是不是晚自习明明规划的很好,要做几套卷,结果浑浑噩噩到下课铃响,自己一张卷子还没做完?
你是不是很好奇:为啥自己一学习就发困跑神?其实这是学困生的正常表现,大家都一样!
下面李老师引用姚老师独家的治疗宝典,希望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基础不牢型考生
症结所在:解题方向不明确。
具体分析:从学生自身来分析,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简单题,掉以轻心,漏题丢分;对于中档题,分析不清楚,模棱两可;对于复杂题,自身知识结构和做题技巧不到位,缺乏分析能力。
建议: 学习就像盖房子,首先需要提前做好规划,打好地基,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蓝图,一块一块为自己的城堡舔砖加瓦。因此,先明确解题方向,才能知道下一步如何建造什么样的“房子”。而明确而清晰地解题方向,来自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粗心大意型考生
症结所在:失分全是“粗心”惹的祸。
具体分析:“真粗心”属于“偶然性”发生的错误,下次稍加注意即可改正。“假粗心”属于“经常性”发生的错误。此类学生在处理问题上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无法“完美”地答题,追根溯源是知识结构和脉络掌握的不是很清晰。这就需要巩固基础知识,加强训练,并通过心理疏导来彻底杜绝粗心。
建议:粗心型的学生往往会给自己下次稍加注意即可,改正这样的借口去掩盖自己的失误。你要相信,真正优秀的人到哪里都是优秀的,这也是激励着我们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一个更好的自我。
苦学无效型考生
症结所在: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效率不高。
具体分析:“苦学无效”困扰着很多中学生,学得累又考不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该类学生是因为没找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技巧,导致效率较低。
建议:那些一开始成绩不是太好的同学,一次次的考试失利可能会使他们丧失信心,努力付出却又得不到回报更是会让他们备受打击,但是应该相信,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只有我们真正的热爱学习,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得到回报的那种喜悦。
还有一种情况,你是在“伪努力”“伪勤奋”。
动力不足型考生
症结所在:被动学习,学习目标不清晰。
具体分析:此类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属于被动学习,而且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上制定的计划也无法实现,浑浑噩噩地上课,对学习和考试缺乏热情和动力。
建议:关于动力大家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然后找到一件跟目标有关的物件摆放在座位上。比如你想考那所中学,可以去学校参观一下,走的时候带一个学校的笔记本回去,也许每天看着这个笔记本感觉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缺少思路型考生
症结所在:做题太少,需要强化训练。
具体分析:此类学生主要体现在看到试题后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审题、如何运用知识点来解题。他们往往感觉课堂知识都学会了,但是一考试就蒙了。
建议:有些人数学不好但是还能每次都拿到不错的成绩,其实完全得益于题海战术,因为在中考数学中遇到的每一道题都是他们已经重复做过,并且也错过,改正过无数次的题。但是要强调的是,题海战术并不是一味地埋头做题。首先,使用辅导资料一定要有选择性,做好题,才会有好成绩。
你的注意力去哪了
我们先来说说开头那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沉浸式体验,心理学家米哈里·米哈伊普,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心流。
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你根本叫不动一个正在刷题的学霸,因为他奋笔疾书时产生了心流。心流的产生,经常需要3个条件:
清晰目标
即时反馈
目标挑战与技能匹配
可你却经常会遇到很多分心的事情
感觉分心——主要关于身边发生的事;
情绪分心——主要源于我们的内心对话,思考哪些正在发生的人生事件。
感觉分心,比如在学习时,教室里有人大喊大叫,你会回头去看;当你口渴想喝水,就要思考自己要不要停下刷题去打水。
情绪分心则是自己心有挂碍。
有些事情困扰着我们,就会想去解决好一劳永逸,并且暂时的敷衍并不会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更糟糕的是,情绪分心总是在四处游走,当我们极力克制,超负荷集中注意力时,就容易陷入认知力竭的状态,会感到疲惫,更容易分心和易怒。
那怎样才能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呢?
学习需要仪式感
“我放假在家没有办法学习啊。”很多同学都会这么说。
其实选择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营造仪式感从而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这样的学习环境更加纯粹,干扰更少,而且看到周围人都在努力,自己不学也会有愧疚感。
对于愿意在家里看书的同学,建议专门开辟一处学习空间,固定用来学习,娱乐设备就不要往里面带了。平时大家的课桌也应该拾掇整齐,杂乱更容易使人分心,找资料也不太方便。
学习前要有一个准备期
具体怎么准备?
关手机,关电脑。
另外,为了避免苦思冥想找到的解题思路,提笔写到一半,肚子突然咕咕叫了两声,放下笔就出去觅食的状态,你可以在正式进入学习状态之前,打好水,准备点小饼干补充能量等等。就像考试前同学们会上厕所而不因此让考试中断。
计划越详细越能让你集中注意力
还记得前面说的情绪干扰吗?单纯地告诉自己不去想可能没什么用,但当你有明确的计划去应对,心里时隐时现的焦虑就可以被克服。越详细的计划就越有说服力,完成起来越现实,也越能获得成就感。进而产生心流、进一步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你听说过番茄工作法吗
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带一块可以定时的电子表,自习课就可以用起小番茄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听听白噪声,如鸟鸣声、风声、水声、雨声等等,既有利于注意力集中,也有利于放松身心。当你沉浸于此,说明心流已经产生了。
大脑和身体全都动起来
你端坐在座位上看一本书的时候,可能稍不留意就开始走神想其他东西了。
如果你握住一支笔,每当看到好的观点或者需要理清思路时就有意识地写点东西下来呢?
你端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可能稍不留意就开始走神想其他东西了。
如果你有意识地记下老师所讲的关键词,有意识地与老师互动眼神交流回答问题,你的大脑就根本没办法开小差。
动脑动口动心,自己的注意力就很难被分散,从而只集中在一件事上。
注意力训练小游戏
数字法
从100数到1,中间隔着3个数字地去数,比如100、97、94等等。
默念法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在你的脑海里不停默读,持续5分钟,保持在这5分钟内连续的精神集中的状态。
盯
拿起一个简单的东西,比如勺子、叉子或杯子,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它,但不要用任何言语去形容它,这意味着保持你的脑袋里不去想任何可以形容它的词汇。
舒尔特表
在25个方格中填入乱序数字1—25,在计时下以最快的速度按从1数到25,口读与手点要同时进行。
愿你们学习的时候都能专心学,玩的时候都能全心投入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