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面试必备!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快速调研法

2023-08-05 02:24 作者:镜树和  | 我要投稿

1.       在具体展开这个调研之前,先尝试去提出问题。

你到底用通过调研解决哪些问题?

那这时候,你可以靠逻辑和积累,根据问题类型去拆问题。

比如说,任何的商业领域,其实都有一套共通的问题框架。

在这种通用性的框架之外,也不要忽略你的调研动机。

因为调研动机中,往往隐含着你的问题。

也就是,“你为什么要去了解这个领域?”

 

第一步先问问题

  1. 你先问出问题之后,第二步就是进行初步的搜索。

初步搜索,就是去互联网上,搜索这个领域中的二手信息。

这里老蒋提供了几个渠道、信息来源

  1. 搜索引擎
  2. 微信搜索里面搜索关键词

为什么去微信搜索里搜?因为公众号,积累了中国互联网上绝大多数的高质量的文字内容。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都比直接在搜索引擎里面搜效率要高。

  1. 知乎
  2. 各种行研报告
  3. 播客

播客中有很多深度的垂直信息,尤其是在人文和商业,这两个领域的话题。

有的时候,播客上面的优质内容的信息质量,是全中文互联网中能找到的最好的。但播客的劣势就是不易读。

所以,它适用于当你的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

比如说,你至少有两到三天的调研时间。再去选择这种信息渠道。

  1. ChatGPT,并不是很推荐在正经调研时使用。所以放到最后一个,

因为ChatGPT能给的东西片儿汤话很多,它会说很多泛泛而谈的模糊的话,

一个问题你要是深入地追问,还会翻来覆去地讲同一套东西。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有的时候会胡编乱造。比较常见的领域还ok。

但如果是比较小众的领域,ChatGPT能给出的信息就不一定靠谱了。

 

可以用ChatGPT在调研初期进行辅助调研,但不要试图把它当成主要的调研工具。老蒋觉得现阶段的gpt是不适合这么去用的。

 

  1. 深入搜索

搜索更多的关键词,那更多的关键词从哪儿来呢?

调研要懂得“以搜养搜”——你应该用搜索结果,去扩充自己的搜索关键词。

一个具体做法:老蒋一般会准备一个笔记本,电子的也可以。

在初步搜索时,得到的文章,边看的时候,边在这个笔记本上记录。

 

记录方法,

笔记本左侧,记录一条一条散的信息,(信息散点)

右侧记录看到这些信息之后,脑子中出现的衍生关键词,和衍生的新问题。

 


 

其实就是,一切,你自然而然从吸收现有信息产生的,新的问题。

以及一切你读到的看不太懂的词语。

包括,但不限于人名、公司名、事件名、产品名、技术术语、理论术语。

上面说的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记录在笔记本右侧。

他们都是新的搜索调研方向。

直到什么时候为止?直到你看的新内容中,再也没有你看不懂的东西。或者你不明白为什么的认知。直到这一步,深度搜索就可以结束了。

 

正常来说,在深度搜索的过程中,你接触到的就已经不止是二手信息了。你还会看到,很多一手的内容。

比如说,这个行业的相关的上市公司的财报,这个领域里面大咖的一些采访。包括论文、包括书中的信息,还有一些垂直论坛,还有垂直社区中的内容。

 

重复搜索过程,当你发现这个领域中,基本都是你熟悉的词语的时候,这个时候,虽然你不一定对这个领域有多深的了解,你可能还是没有多少自己的见解,或者多么深刻的认知。但是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懂哥了(乐,应该就是说自己了解的够广了吧,想往深了整有条件了)。

不要小瞧懂哥!因为足够的信息量是了解一个领域的前提。你如果连这个领域里面的词语,连大家在说什么聊什么都整不明白。那在互联网时代,其实你就没有入门这个领域的资格。

 

在深度搜索的最后,你要把刚才整理的散点信息,就这个笔记本,分成左和右。

把右侧那一栏也就是新的问题,新的术语,新的看不懂的东西,查漏补缺一遍。

 

确定里面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来到第四步

 

  1. 整理归纳

把笔记本上,记录的散点信息,左侧通读一遍,分门别类按照一种逻辑去捋下来。

分成几个模块。把散落在各处的信息,分门别类装进这几个模块里面,就得到了一个框架。

 

       商业领域,一般来说,这个框架能分成市场情况,上下游从业者的情况。技术和工业工艺相关的信息,中国市场的特点,行业发史,等等不同的模块。

        对于社会问题的调研,一般能分成,这个事件或者热点的时间线梳理,各参与方的信息,归因逻辑,解决方法,等等不同的模块。

 

具体按照什么样的框架,什么样的逻辑去进行整理归纳,要看调研的结果。包括具体的调研领域,包括你的一些思维习惯来定。

(下期会讲商业领域通用框架。可以辅助整理归纳)

 

一般来说,做完这四步,调研就可以结束了。你已经得到了框架性的信息,框架性的认知,但其实呢还有要求更高的隐藏第五步,它的难度比较高,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积累比较少的人可能是难以做到的。

 

  1. 就是通过上面4步得到的信息,去尝试回答一些最基本、最本源、也是最重要的这种综合的高级问题。

可以在这一步试着把电脑和手机挪开,像这个金庸写张无忌学太极那样,

把这些繁杂的刚才得到的信息,全部忘掉(?)

然后集中在你调研这件事的初心上,回到第一步,看一看,最开始促使你调研这个这件事的问题,现在能不能给出答案?

 

那么如果你在调研完了一个领域之后,能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并且真的能有理有据地给出一个逻辑,给出一个理由,有你自己个人的理解。那老蒋就觉得它是很成功的调研了。

 

老蒋建议,“哪怕就是积累比较少的人,你对这类问题没有头绪,我觉得你也不要轻易的放弃,你也要在每次调研之后,常识性的,对一些高级问题给出一个回答。

因为毕竟我们人类相比于AI,仅剩的那点优势,就是这种综合性的复杂判断了……大家应该去练习一下”

大家应该去练习一下,省的被替代(虽然笔者认为早晚的事……)

 

 

这套方法论的最核心的要点如果要总结出来,两句话

问题先行,以搜养搜

这两句话,是老蒋这一套调研方法论的核心

 

还有,上面提到的调研方法,只是针对基于互联网搜索展开的调研,在互联网搜索之外,还要补充两种其他的调研方法。

 

一个是专家调研,也就是说和这个领域中的资深参与者,资深从业者进行直接一对一的聊天。只要你能找到这个真正的资深从业者,聊上一个小时,就有可能非常迅速地建立起一套认知。

它的效率有可能远超这个互联网搜索,前提是,前提是你能找对人

以及,你有不错的这种逻辑能力和反应能力,你知道怎么通过不断的提出对的问题,一步一步深入某一个领域。

这样的专家调研,对于没什么基础的年轻人来说并不简单,先不说对话能力和挖掘能力,首先你找对人就不太容易。

建议可以从身边的人下手去练一练,比如,最好的最容易被忽略的调研对象,你爸妈,

 

老蒋敢说,看这个视频的至少一半儿的人,没有真正的、深入的了解过你们爸妈究竟在做什么。

你可能知道他们在哪家公司,但是他们所在的公司,他们所在的行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你可能并不真的知道。

所以看完视频之后,完全可以先和自己爸妈聊一聊。当成一种调研练习。

 

 

第二种,互联网搜索之外的调研方法,就是偏学术性的调研。

它适用于某个学科领域中的启蒙学习,比如说,你想了解宏观经济,你想了解关于人口学的东西,你想了解社会心理学,那么这一类的问题。这一类的领域,只靠互联网的内容,是很难建立一套扎实的认知的。

老蒋的建议是回到最笨的方法,最原始的办法。

也就是看论文和看书。

那怎么样找到合适的书去读,老蒋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做法:

你先通过不管什么样的方式,比如说你通过一些论文的参考书目,通过自媒体的文章,通过这个哪怕是京东书籍页面的搜索,或者哪怕是你的师哥你的朋友。你去咨询他们,你去找到至少一本合格的启蒙书。

你找到了这一本书之后,做一件事,就是点开这个书的豆瓣页面,或者微信读书页面,你在这个书籍的页面的下方,会找到一个这本书属于哪些书单。

那么这里面就会有,你想深入了解的领域的书单,然后通过这个书单找到其他的书。

那如果第一次你没有找到靠谱的书单,大概率是你找到的那个最开始的启蒙书质量一般。所以你可以再重复一遍这个过程。最终一定你能找到很好的阅读清单。

在清单里,你摘出来公认比较好的3-5本启蒙书,都读一遍。就可以至少超越95%的人在这个领域内的认知了。

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法太麻烦,还有一个更偷懒的方式,对于那些比较大的学科领域,你可以去找到中国最好的研究生院校,研究生的这个系,然后去找到这个对应导师推荐的考研参考书目。考研参考书目里面一般都会有比较靠谱的教材。

 

面试必备!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快速调研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