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No.9
本篇选自“汉乐府”,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五盲叙事诗,最早见于《宋书.乐
志》,题为《艳歌罗敷行》。《玉台新咏》题为《日出东南隅行》。在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
诗集》中,本篇属《相和歌辞● 相和曲》,题为《陌上桑》。
“乐府”本是西汉王朝承秦制设立的音乐官署。乐府机构所采集或编制的诗皆可人乐,
时人称之为“歌诗”,南北朝时称乐府所编录的可以唱的“歌诗”为乐府诗,汉代乐府诗简称
汉乐府,于是汉乐府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汉乐府在西汉多杂言,东汉则基本为五言。
汉乐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采自民间的民歌,这些民歌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
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建安时期曹操等人“借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古题乐府、唐代杜甫创作的“即事名篇,无复依
傍”的新题乐府以及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都直接受到汉乐府的影响。
汉代设有太守巡行观览民俗、劝人农桑的制度,《陌上桑》所反映的可能就是这种巡行
骚扰平民的真相。
[思想内容]
通过叙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秦罗敷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费美了罗敷的坚贞和智慧,讽
刺了使君的丑恶和愚蠢,反映了当时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和无耻。
[结构层次]
本篇可分三层(三段)。
第一层,起因。写罗敷热爱劳动及其服饰容貌之美。
第二层,事件经过。写使君调戏罗敷而遭到严词拒绝。
第三层,结局。写罗敷夸夫,以压倒使君。
[艺术特点]
1.人物形象鲜明。女主人公罗敷的形象特征:
其一,形象美:她热爱劳动,如“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她心灵手巧,因为古代妇女
服饰大多由妇女自制,故写罗敷服饰之美中也暗示着她心灵手巧劳动技能高。她容貌美丽,
她的美貌不仅使行者、少年.耕者、锄者驻足观看,而且使“五马立踟蹰”,使使君神魂颠倒,
遣吏向罗敷求婚。
其二,心灵美:坚贞不二,道德高尚,面对高官的求婚,她严词拒绝。
其三,机智勇敢,“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白有夫”,表现出她的勇敢;夸夫则表
现出她的机智,她夸夫君的位尊、富有、职高、容貌出众、风度高雅,不仅表现出罗敷对夫君的
忠贞,对使君的蔑视,而且使使君相形见绌,无地自容;更重要的是对使君形成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