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器材入门系列---底板结构篇
乒乓器材入门系列——底板结构篇
乒乓球作为国球,很少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在乒乓球项目上能有如此大的统治力。其实乒乓球不光技术多样,器材方面也是十分庞杂。除了苦练技术外,对你手中的球拍做一个细致的了解,找到适合自己的“神器”,也许会事半功倍!
一 五夹篇
何为五夹底板呢?简单来说就是由五层木材制作而成的底板,其基本结构是面材+力材+大芯+力材+面材。其中大芯提供底板的底劲,力材传递力量,面材提供触感。而且不同种类的木材适合充当的角色也不同,比如淋巴木适合做面材,阿尤斯适合做大芯等等。

五夹这种结构在小球时代(国际乒联将比赛用球改为40+mm的大球之前)颇受欢迎,原因是五夹底板能够靠着其纤薄的身形和梦幻的纯木手感制造强烈的旋转,是打出完美弧圈球的最佳选择。斯蒂卡的弧圈制造机OC,亚萨卡的直拍神器yeo,这些都是堪称一代经典的底板。像王励勤,马琳,丁宁等众多国家队队员都曾使用过五夹底板,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不过五夹也有它的缺点,正因为它的纤薄,使得它的支撑感不足,力量感欠缺,反手击球也不够“走球”。到了大球时代,旋转的作用被削弱,五夹于是乎逐渐消失在国际顶尖赛场上了。

二 七夹篇
顾名思义相信大家很容易就猜到了七夹底板的含义——由七层木材制作而成的底板。这种底板结构和五夹略有不同,虽然同样的也具有面材力材和大芯,但是不同的是七夹的大芯是由三层木材构成的,详细可以看下图的经典七夹结构。

七夹相比五夹来说,在速度力量和支撑感上有所提升,手感旋转略逊于五夹,所以适合快攻和颗粒打法。就综合性能来说,七夹非常的全面,没有明显的短板,即使到了大球时代,七夹底板仍在国际赛场上频频亮相,也涌现出了斯蒂卡cl,红双喜506等爆款底板型号。其中马龙就曾使用506底板创造了51连胜的乒坛奇迹。

三 特殊素材篇
特殊素材底板简单来说是指将特殊素材加入纯木结构之中,目的是让底板更具杀伤力。而这种特殊素材基本上指的就是碳素纤维。比如斯蒂卡就尝试过将碳粉混合在胶水中用于底板的粘合,从而研发出了深受好评的红黑碳王系列底板。
然而最常见的结构碳素纤维是“自成一层”的,并且分为3+2(三层木材两层碳素)和5+2(五层木材两层碳素)两种,其中又以5+2结构最为多见。再往下细分的话,还分为外置和内置底板。外置是指碳层分布在力材的外侧紧贴在面材下,速度最快,力量强,但是手感一般,因为速度太快,对业余来说很难驾驭好,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很难发挥其威力的。日本蝴蝶公司最擅长制造外置纤维底板,著名的有viscaria,波尔系列,张继科系列等,现今的中国国家队有大批主力和小将使用的就是viscaria底板,由“藏獒”张继科掀起使用浪潮,可以说是目前销量最好的一支底板了。

与外置相对应,内置底板是指碳层分布在力材内侧,紧贴大芯的底板。内置相对于外置,既有碳层的威力,又给予了底板一定的手感,使得它不像外置那么的不友好。既然说到内置就一定要提我们国产大厂红双喜,为马龙征战里约研发了w968底板(市场版本就是大家熟知的狂飙龙五),还有301博芳碳等爆款,深受广大球友喜爱,红双喜也不再是那个因为做工被大家吐槽为“红大妈”的那个厂子了。

四 番外篇——单桧
最后给大家介绍下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单桧。单桧,正如字面意思,是指仅仅由一层桧木制成的底板。选用的桧木都是精品,球感软弹,暴力十足,强调“一板过”的杀伤。2004年雅典奥运会柳承敏就是使用单桧底板从中国队手中夺走了分量最重的乒乓球男单金牌。

但是单桧底板一般非常厚,所以只能贴一面胶皮,一般都做成日式直拍(简称日直),拍面也和其他底板不一样。这就使得使用单桧只能用一面打球,反手位就只能推挡了,所以在强调反手作用的今天,单桧基本已经绝迹了。

希望阅读过的球友都能有所收获,球技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