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AM5平台 SOC/MISC电压的内存效能、稳定性的研究以7950X+X670E BIOS 1002为例

AMD最近因为接二连三的X3D处理器烧毁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随着AMD和各大板厂的公告,SOC电压被认为是导致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因为当SOC电压超过1.4v的时候,会导致处理器温度保护失效,从而当散热工作不正常的时候长时间高温导致CPU的损毁。
所以在事情没有明朗的情况下建议各位AM5处理器的小伙伴遵循AMD的建议SOC手动设定1.35v以下,MC电压也是降低到1.35v以下或者AUTO,MISC电压AUTO或者手动锁定1.1v。
而我在征询了小伙伴的意见同意以后,准备使用目前手上这张X670E吹雪来实践证明下为什么我的SOC电压和MISC电压都比较高,并不是我故意非要设置这么高,而是因为我的处理器不设置这么高效能就不正常,拷机就无法通过。
超频有风险,我的参数并不是最极限的但是电压也并不是最低的。不同硬件的体质也各有不同,希望各位小伙伴借鉴的是我的思路和方法并不是简单照抄完事。


SOC的放掉压建议设置AUTO,其他的也可以AUTO。我喜欢手动仅仅是我的习惯。

为了对比方便,CPU统一定压定频方式,仅仅锁定5.3G,要知道主频越高对IMC压力越大FCLK压力也大。这就是为什么低频的7800X3D处理器普遍FCLK可以设置的比较高。而普遍版本的AM5处理器FCLK却各有千秋。双CCD的压力又大于单CCD。综合以上条件频率最高又是双CCD的7950X是FCLK最难上,IMC压力最大的。
16X2对IMC的压力又是最低的,32X2次之,16X4难度继续加大,32X4难度最大对IMC要求最高。
所以 频率5.3G的7950X在用16X2的内存,对IMC和FCLK的要求其实蛮低的。
此次测试FCLK锁定2167 内存6400,这基本是目前AM5处理器的天花板设置,我当然知道降低FCLK和内存频率,对各项电压的需求会有大幅度降低,我也知道并不是每一颗AM5处理器FCLK都能跑2100以上,内存跑到6400,很多小伙伴FCLK都止步2100,内存甚至只能跑6000,但是既然选择了超频,我当然想的是如何榨取最大的效能。这就要有个取舍,有没有必要完全因人而异。而我选择了尽可能的提升FCLK和内存。什么安全电压,我并不在意。
而且因为我这颗7950X的首发购买使用至今,在AMD微码迭代了这么多版本后,相关电压已经有了明显的降低,我也会跟随BIOS的更新,不断在新的分享贴中尽可能降低电压。

下面从SOC和MISC电压几种组合来看看对实际效能到底有没有影响,为了排除其他因数MC电压 锁定1.4v。
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下AM5平台的几个比较重要的电压
SOC电压:内存稳定性、FCLK稳定性、降低内存延迟
VDDIO/MC电压:内存带宽效能与否、内存拷机稳定性
MISC电压:AM4时代CCD和IOD电压重新合并而来,内存拷机稳定性特别是IMC压力增大情况下的拷机稳定性。IMC压力越大,MISC越重要。
第一种组合:SOC=1.25V MISC=1.1V 带宽正常,延迟61.6

第二种组合:SOC=1.25V MISC=1.4V 带宽正常,延迟59.1

第三种组合:SOC=1.35V MISC=1.1V 带宽正常,延迟56.2

第四种组合:SOC=1.35V MISC=1.4V 带宽正常,延迟56.3

第五种组合:SOC=1.45V MISC=1.1V 带宽正常,延迟55.6

第六种组合:SOC=1.45V MISC=1.4V 带宽正常,延迟56.3

通过以上摸索,发现在FCLK=2167 内存6400 CL 26-36-36-36 外加我这套小参的情况下,正常延迟在56NS左右,当然通过进一步提升主频和优化系统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延迟,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这仅仅是AIDA64带宽测试,下面稍微测试下稳定性,就拿延迟正常的最低电压组合SOC=1.35V MISC=1.1V。直接使用TM5 OLIE来验证

结果,就这?直接蓝屏了。。不甘心,肯定是概率问题,重启再来

结果还是继续蓝屏,这个组合稳定性 PASS!!
接着使用SOC=1.35V MISC=1.4V这个组合拷机


这下至少不蓝屏了,但是OLIE直接掉线程,时间在走但是线程没了,内存占用也丢了。空转了十七分钟,稳定性PASS!!!

最终在SOC=1.4V MISC=1.4V这对组合下完成OLIE

注意,这仅仅是7950X定压定频5.3,内存16x2的情况下。仅仅完成的OLIE拷机,能不能达到真正的日常使用稳定,谁也不敢保证。所以通常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SOC/MISC电压保持不变 降低FCLK和内存频率一档
2、FCLK和内存频率保持不变,SOC/MISC电压稍微加一档。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电压设置会出现SOC和MISC都锁定1.45V的原因,因为我还测过32X2、16X4这些对IMC压力更大的内存,还采用了PBO2模式打开了D.O.S黑科技,单核、多核我都要的高频状态,IMC压力可想而知。
这就是超频付出的代价。这个当然因人而异,各位小伙伴当然也完全可以在所谓的安全电压范围内通过降低FCLK和内存频率使用,因为超频最高收益确实越窄,有没有必要、如何取舍完全取决你个人。
当然处理器体质本身也很重要,说不定大雕7950X就能SOC=1.25V MISC=1.1V的状态下既可以保证延迟正常,也可以保证拷机稳定呢。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摸雕,也不是每个处理器都能想我这样通过调整电压达到自己的预期。但是超频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提升那么哪怕一丁点的效能吗?
希望各位小伙伴能理解我超频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真正发挥自己平台的效能,FOR THOSE WHO DARE 敢为人先、让OC插上梦想的翅膀。
E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