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阁与美丽馆
朱宝阁与美丽馆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1989年10月25日,九州快讯的一篇小报
朱宝阁,但凡是个有眼力劲的人,都知道这阁楼,绝没有什么“珠宝” ,不过是以奇货可居,用一些小玩意哄骗年轻人罢了。晓得它嘴脸的人,都会“亲切”地称呼其为朱门窑子,讽刺其不卖鲍鱼,却有鲍肆之臭,整个是一间咸鱼店,臭不可闻。别人出卖自己的劳动或是商品,朱门窑子则是出卖自己,顺带出卖别人,看不起他们的人,有的是。
朱宝阁,最先只是一件破房茶馆,不过两间大,是给一些喜好花哨玩意的年轻人玩乐吐槽的地方。后来人越聚越多,最初纯粹的快乐没有了,当初说着“永不变质”的话言犹在耳,只是现在却也不成了,一如上文所说的:出卖自己顺带出卖别人。
朱门窑子里,终日或是歌舞升平,或是埋怨吐槽,又或是自怨自艾、伤感如闺阁中,长大不大的女娃一般。许多切实的、明确的言论被禁止,反倒是荒谬的、猎奇的、情绪化的东西被允许,仿佛一个巨大的缝合怪,将人的身体和思维都缝在了一起一样,让人觉得可怖,只不过,他们却觉得和用户的黏度高了:大家都喜欢这样的糜烂与混乱带来的快乐。过去朱门窑子里的人,或许还都是些正常人,不过爱好相似罢了,当下却是“包容并济”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不过商人却是占了不少,来放松的休闲客更多,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熏陶和洗礼——当然,他们单单是存在,就能让朱门窑子大赚一笔了。这样好的一个平台,就像是大地主的庄子,只不过地里长的不是庄家,而是人所见、人所看、人所想而已。
这又不得不提美丽馆了,美丽馆其实是其他人冠之以来的名字,他们的自称是“文武双全地球明灯大馆”,自其创建以来,以各式各样美好的说辞,哄骗着世界各地的冒险家前去探险掘金,编造这样一些谎话:诸如这里有一座大金山、这里有免费的炸鸡和西瓜、这里的人生而平等、投票就能选出自己的意见代理人······不过,去过那里的人、了解过馆中人所作所为的人,都会明白,美丽馆只是打着幌子,干着一些偷鸡摸狗、烧杀掳掠的勾当,能欺凌就掠夺,能抢夺就不许你发言,只有在打不过人家的时候,才会破一破例,去和人家谈判,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给好脸、不说好话,横得像横着走的螃蟹。这其实也不意外,他们的祖先本就是不开化的野蛮人、盗匪骗子之流,一群被流放者而已,他们在流放之地靠着劫掠和压迫其他民族,壮大了起来,但这依然改变不了他们的野蛮天性——他们为什么会自诩“文明人”?因为他们只是一群浅薄的野蛮人而已,他们觉得“文明”作为借口很好用,于是便满世界地输送“文明”,称其是:“靓丽的风景线”。只是,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是寸草不生、白骨累累、家破人亡。被打垮击碎了信心的人,失去了抵抗意志的人,自然俯首做小,认了这帮强盗所说的一切借口——他们哪里有选择。
北方的罗刹国,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切割成了几块,国力大减的同时,美丽馆依然不停手,他们想要的无非是世界满是废墟,唯有自己脚下一片繁华,为此,任何想要过上好日子的国家、人民、民族,都是他们口中邪恶至极的存在,都是世界秩序的叛徒和恐怖组织,看看!多么可怕的说辞!他们的叙事体系如此独裁专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而他们体系中的小官僚和审查人员,则堵死了一切不同的发声,这倒和他们所说的言论自由、人人平等,大有不同——消灭不了问题,那就消灭提出问题的人吧,这是美丽公馆的行事作风。没错,在那“美丽”的公馆里,总有人比别人更自由,总有人比别人更平等,多么有趣味!纵使发达繁华,也依然有众多普通人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美丽公馆还下辖着若干人权观察组织和慈善组织,负责给全世界送去皿煮字由的福报,任何与他们意愿不相符的带头人,都会被他们清算,继而换上自己的心腹走狗。如今的朱门窑子,一如是此,只不过,朱门窑子喜欢的是美丽馆走狗生产的小玩意儿,顺带从他们的老祖宗、救世主那里,啃上几根剩骨头罢了。
如今的中原尚在,大楚却已半亡,若还是迷信什么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神话,信着神仙皇帝、救世主的美梦,那才是慢性自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