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个人鱼类记录(37)斑纹南犁头鳐
斑纹南犁头鳐/Trygonorrhina fasciata
英文名是eastern fiddler ray或banjo shark,虽然有的英文名字里带鲨鱼,但它们并非鲨鱼,而是犁头鳐科南犁头鳐属的成员,该属为澳洲南部特有的属
斑纹南犁头鳐为澳洲东海岸的种类,分布于于昆士兰南部阳光海岸至新南威尔士州南部Eden的海域,为典型的东南海岸分布,与杜氏南犁头鳐/Trygonorrhina dumerili东西分治。在维多利亚州东部便是两个物种分布交界处,再往西走就是杜氏南犁头鳐了,斑纹南犁头鳐主要栖息在近海,海湾的沙底或沙泥底水域,有的时候还会入侵至河口水域,说明对盐度变化有一定的耐受力,栖息深度可达120米

斑纹南犁头鳐的数量不少,在悉尼水域是常见软骨鱼类,不管是外海还是内湾河口都有它们的踪影,用大块肉沉底,只要抛竿完耐心等待一般就可以钓到,是不难钓的种类,不过一般没人当它们为目标鱼,因为和很多底栖软骨鱼一样,斑纹南犁头鳐中与后不太挣扎,只是感觉在拖一个重物毫无手感,钓起来并不刺激,而且斑纹南犁头鳐很难吃,肉质和味道都很差劲,所以常钓鱼的人根本不会吃它们,有的钓鱼者甚至很讨厌它们,因为当他们目标南极星鲨/Mustelus antarcticus时,运气不好的话会钓上一堆这玩意,令人绝望
(我很早以前也钓过,不过照片不在了,但近期在河口边看到过尸体)



斑纹那南犁头鳐最特色的地方便是它们的头部是圆形的,而非其他犁头鳐的三角形,其体色主要为浅褐色,有的个体带有黑色的斑点,其身体上布满着淡紫色(边缘较暗)的条纹,眼睛后面有对独特的三角形或菱形标记,可以用于和西海岸的杜氏南犁头鳐区分,它们最大可张至1.2米



有趣的是,维多利亚州东部是两种南犁头鳐分布重叠的地方,由于两个种的关系很近,所以在这里甚至可以见到杂交个体Trygonorrhina dumerilii × fasciata,例如下图中的,其眼睛之间和后面的标记是斑纹南犁头鳐的特征,而标记后面较为平行且长的三条线则是杜氏南犁头鳐的特征,南澳大利亚博物馆几年前对南犁头鳐属进行了全面的是否存在杂交现象还是体色变异的研究,比较了澳大利亚各地的许多样本作为对比材料后发现两个样本为杂交个体,其中一个来自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另一个来自墨尔本的菲利普湾,两个地点都在分布重叠地点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