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热点分享:耕地保护

2023-08-15 14:57 作者:张安威老师  | 我要投稿



常考题型

申论:应用文写作、归纳概括、提出对策

面试:综合分析题、宣讲说服题

遴选:应用文写作


命题切入点 

“耕地保护” “粮食安全” “耕地质量”


背  景 

2023年7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依然存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


重要讲话节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依然突出,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


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进一步采取过硬实招。

要压实耕地保护责任;

要全力提升耕地质量;

要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要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

加强撂荒地治理;

要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

对违规占用耕地进行整改复耕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宣传解读,适当留出过渡期,循序渐进推动。


调研报告

永州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总体情况较好,但是农村耕地抛荒、弃耕改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1.耕地抛荒难以根除。

一是零星抛荒;二是旱土抛荒闲置;三是偏远田地抛荒。

2.弃耕现象十分普遍。

3.田地利用效率不高。

种季节性的抛荒;分散种植、集约化程度不高。


当前耕地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产生,主要原因是四个方面要素的缺失:

1.劳动力大量转移,“无人去种”。

2.成本高效益低,“无利去种”。

3.基础设施薄弱,“无法去种”。

4.法律政策不够完善,“无地去种”。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加强耕地保护与利用,当务之急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充分发挥奖补政策的导向作用。

按照“谁耕种谁受益”的原则……

2.有序推进粮食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

一是“散户”变“大户”,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二是“小田”变“大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是“劣田”变“良田”,加大水利设施的整修。

3.统筹抓好耕地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

三是加强产业发展。


金句积累 

1.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2.“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


4.从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到规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再到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持续快速减少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全国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

 

5.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6.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7.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8.严守耕地红线,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9.护好耕地,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对于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突出问题将实行“一票否决”。


10.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千方百计增加耕地后备资源,还要提质量,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

  

11.保护黑土地,治理盐碱地,兼顾数量与质量。


12.稳住总量的同时,还要优化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13.充分认识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零容忍”管住新增问题,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4.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




热点分享:耕地保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