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有不少人是迫于社会压力而非出于个人冲动而成了...

原文:
作家劳拉·基普尼斯(Laura Kipnis)认为,“如果对女性没有给出更妥当的安排,生育率还会继续下降的。这里所说的安排不只是让孩子父亲更多地参与到育儿过程中,还要投入比现在多得多的公共资源用于孩子的看护,包括要高薪聘请专业的团队——而不是由一些低报酬的女性,在家带着自己的孩子。”(注:劳拉·基普尼斯,《母性直觉》(Maternal instincts),收录于Meghan Daum(dir.),Selfish,Shallow,and Self-Absorbed。)在欧洲,除了德国,整个南部(包括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的生育率都在下降,主要原因是欧盟的政策以及儿童保护措施与方式的不足,人们普遍谨慎起来。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性中,近1/4没有孩子。(注:伊娃·博茹昂(Eva Beaujouan)等,《在欧洲,不生孩子的女性比例已经达到顶峰了吗?》(La proportion de femmes sans enfant a-t-elle atteint un pic en Europe?),Population&Sociétés,第540期,2017年1月。)
我们无法将所有人简单地一刀切:一边是不想要孩子的,所以他们没有孩子;一边是想要孩子的,所以他们有孩子;有些人没有孩子可能是因为经济困难,或是个人生活环境所致,但他们其实是想要孩子的;反之,另一些人有孩子,但却是在计划之外的。更何况从文化的角度看,堕胎还不怎么能站得住脚:有些夫妻即使并不反对这项权利,但是当他们有稳定的经济条件与感情基础作为支撑时,他们还是会抵触这种中止妊娠的途径,而选择进行下去。再者,面对铺天盖地对家庭人伦的宣传鼓励,可以想见有不少人是迫于社会压力而非出于个人冲动而成了父母。
«“女巫”:不可战胜的女性»
莫娜·肖莱 著
崔月玲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