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接班!“90后”何启辰掌舵传统建筑行业,如何追赶并超越父辈?


比起创业,对于“90后”这代人来说,
如何接班?才是他们面临的“最强挑战”。
1992年出生的何启辰,
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管理之路”。
7年前他入职了父母的元辰建筑公司,
他和父亲之间,
在管理理念上的博弈就此展开。
从西南交大毕业高材生,
到接手最传统企业,
何启辰与数字化的故事,
更像是新时代“后浪”中的一个缩影。

从西南交大毕业后,何启辰并没有急着去父母的公司接班,而是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东风日产下属的某物流公司工作。
他表示身边许多像他一样的“创二代”,他们的父母大多数是普通农村家庭出身,都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创业浪潮 ,都是没背景,没资本,靠自身能力白手起家闯出来的“创一代”。
一代创富、二代守富是家族企业最理想的图景,父母也想当然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将他们多年积攒下的资源继承下去,并把这份事业一代代传承和坚守下去,但大多并没有父母想的那么简单和顺利。
迄今为止身边超过一半的朋友都没有继承父母的事业,不是所有“二代”都能继承父母“执剑人”的角色。

恰恰是在日企完整的管理体系下,让他更全面地学习到这种企业管理理念,核心思路是追求不断地改善,不断地精细化,在工作上尽可能把人工具化、机械化,而企业在员工生活上又充满人性化,又会尽可能把员工家人化。
工作了10个月后,当他决定离开日企时人员编制一再缩减,而一台整车的装配生产从72秒提升到52秒。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未来。
既然日企的这个模式已经充分证明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他决定回到父母建筑公司从基层做起,探寻出一套解决家族企业健康发展的高效管理方法。

回父母的公司工作1个多月后,因为工程拉土车会把泥巴拉到外面的公路上 ,何启辰担心把路搞脏了影响整个市容市貌。
当时突降暴雨,他冒雨去清洗拉土车,却因淋雨感冒意外患上耳创疱疹导致左脸面瘫,他在住院的时候心情也很郁闷,做康复要每隔一天做一次否则脸可能再也动不了,他连说话都很难,那段时间他也经常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病愈后,背负着父母的不理解,何启辰决定先自己创业试试看。他开始尝试做创意公司,承接一些商场的引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广东娱乐行业的匮乏,便又与朋友一起创立平民大侦探(密室逃脱),当时整个广州只有两家实体店,他还尝试着自己创作许多“初代”剧本杀作品,也算是现在已经风靡全国的“剧本杀”潮流的先行者、开创者。
因为这一家公司多次转型成功案例,促使他重新获得了父母的肯定,回到了家族企业继续接班做管理工作。

这次回归,一场企业“改革” 瞬间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随之而来的是他每天接不完的电话,跑不完的项目工程,签不完的名字。来来回回切换的通讯平台,难以追踪的进度,父亲靠技术起家,母亲掌管财政。
何启辰深知自己难以复制父母走过的路,那么就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能否从管人中脱离,让管理更科学?
他决定跟父亲沟通,希望用更正规的方式去管理公司的未来发展,父亲并没有过多干涉他的决定,反而让他大胆的去做不要有顾虑。因为公司的许多项目都在工地上,工地与工地间隔得又很远,想要系统地管理就要通过数字化的模式,但当时公司还停留在PC(电脑)端为主。
基于这个原因何启辰向父母提议在公司推行全员使用“钉钉”,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但当时公司里并没有熟悉“钉钉”的数字化管理人员,他只能先自己从钉钉的原生功能开始摸索,一个个搭建需要的审批流程,把公司所有需要沟通、文件传输的内容全部迁移到钉钉上。
当根深蒂固的裙带关系已高于企业制度和集体利益时,矛盾冲突一触即发。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的博弈,他不能妥协,带头退了各种群保证所有工作沟通都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

何启辰强烈意识到建筑企业粗犷地发展,只有彻底进行数字化改革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发展下去。五年的探索,让他确定数字化是必由之路,也是行业的未来。
他主动联系到鑫蜂维商务部,在几次电话沟通目的后他决定亲自前往杭州拜访鑫蜂维的董事长史楠,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双方经过深度沟通一拍即合,开始共创——建筑钉。
他回忆起2019年2020年在共创期间,几乎整个公司内部所有人都在议论他,也是他被骂得最惨的两年。

历经百难,第一个“建筑钉”版本在元辰公司推行试用,使用体验并不好,但何启辰并没有因为这些反对声就停止做数字化升级转型的决定。他时常反思别家企业能做到的,为什么自己的公司不可以呢?
他是亲身经历过正规企业组织并历练出来的,所以他深信只有坚定不移地去推行数字化组织的过程才是解决家族这种原始管理方法,让公司能快速成长起来。
功能不完善,他就支持和鼓励员工主动去共创,去解决去完善它;行业内达不到的制度规范,就超越同行的平均水平去标准化;还有各项数据的后台无法汇总统计,就梳理流程、台账、报表;何启辰认为未来,建筑钉还可以作为材料价格的数据载体、给企业、个人做信用评级等等。

在国内整个建筑行业“寒冬”的情况下,元辰建筑因为数字化组织升级转型的成功,业务量依然逆势增长,企业营收3年逆势增长3倍。
他也成为鑫蜂维“建筑钉”全球首家共创伙伴,共创“建筑钉”已帮助近2W家建筑企业实现管理和业务数字化升级。
寒冬过后,建筑行业经过一轮彻底的大洗牌。因为元辰提早做了数字化管理的升级,避免了公司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他认为从业者只有真正地去拥抱变化,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文| 责编| 熊景丽
设计| 曼迪
摄影| 老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