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BV1jU4y1m7es一些评论反映现象的所想
我想请楼主和某些人,你们先分清楚,什么是生活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这两者难道完全等于吗?社会的进步是要包含着生活的进步。
从现在看现在,从以前看现在,从现在看以前,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况判断。 所以你拿过去的人看现在的角度去评价 从现在看以前的的人,我认为逻辑是不妥的。
19世纪 英国的工人,他们的祖先可能住着木屋,可能在流浪,他们自己已经住在比他们的祖先好的多的房屋,确实,我们可以说生活进步了。如果这时候一个英国工人,看到一个富豪的房子,很喜欢,也想要富豪一样的房子,但是他失败了,他很苦恼。对他的苦恼,你难道要用他祖先的房屋去安慰他吗?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现在的房子在当时是什么价值,在现在又是什么价值。第二,你真的有把当时的人和你评价的人看成是每个个体了吗?你没有。以为自己见过过去的衰败,但是这种判断,来自于你通过今天与过去的对比,得出的思考,你觉得现在(生活环境)比以前好,这是一种逻辑,但是你可以指责那些用现在看现在的人吗?他们在生活的差距中寻找答案,没有找到完整的解释,但是找到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他们发现这个部分,在以前那个时代有,就仅仅是因为有那个部分,他们从这个角度说,自己觉得以前比较好。
不知道你们是否已经明白一些,楼主说的现在比过去好是根据现在和过去,在相对生活质量 上的对比,是在说[我认为现在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好,所以想回到过去很愚蠢],是纯粹的纵向逻辑,而他们想要回到过去的完整理由是[那个时代工作模式中的一部分是我特别想要的],是属于在横向对比上有了一些认知心得后,再去纵向的对比,去寻找答案。你用纵向的结论指正横向的结论,提出那些观点的人他们的目的,和你想去指责的目的,就已经不相同,所以你这段话我可以说,完全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目的,你甚至没有所谓的目的,想去和他们比试剑,剑没碰到,人也没碰到。
社会的进步是什么呢,我们的社会怎么进步的,社会进步和什么方面有关系……那肯定和人有关。为什么会进步,那一定是接触到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接触到了新的信息。有新的东西就必定带来进步。对他们来说,新的东西好不好,是和什么东西比较,说出的好?想一下同胞们,难道不是在横向上知道了自己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难道不是自己终于可以试着不用以前的方法度日了?感受到什么没有,这和我们现在讨厌现状的人,对现在不满的人,没有不同。即便是现在嘴里喊着不满的人,他还在活着,他多少还没有放弃,难道假如以前的人满足于自己当时的生活,他还会改变吗?一个人一个人都因为现在比过去好多了,就满足了,都不改变了,今天我们怎么住所谓的高楼大厦。
我愿意从更根本上,在观察现象的时候,探究它的逻辑
我不评价所谓言语的对错,言论不存在对错,现实也不存在对错,所有的一切,人的一切只存在逻辑,只需要行动主体的逻辑。
讨论逻辑比讨论对错有意义。
人对于[对错]仿佛都在往两端拉伸,[对错]可以判断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讨论对错没有意义?以下会写一些,常人看到会条件反射般的,表示反对的观点,说这“不对”,我希望在这之前,先把人类的高傲放下,再去思考。
假如我说,人的行动,人的思维,完全是被动的,你同意吗?我知道肯定有一些打满鸡血的热血青年表示“你在胡说什么,人的思维有主观能动性,人类一定有未来的”。 那以下讨论人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整个世界的概念是什么呢,你认为世界上有“绝对简单”的事物吗?整个世界,怎么叫做[整个世界]这个整体包含了什么呢?(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有直接联系和所谓的间接联系)
它包括这个宇宙,随着空间和发展的改变运动,所有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之间所有的联系、随着不同的不可计算的数量的规律与不规律产生的所有变数,所产生的所有[可能],和这些可能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可能]与种种事物的联系,之后是[联系]的[联系],以一个人类普通个体生物角度讲,这可以叫做无穷无尽,它的尽头我们现在可以全部掌握吗?答案已经在你的心里
上段为了证明什么,我想让人想起或者认识到,你的[整体]绝对不等于世界的整体。
你认为最简单的东西,它在时间空间的所有可能性变数,以及变数与其他所有事物的联系,并没有完整的掌握,因为它甚至可能不会有终点。对人类而言,不存在[简单]这个概念
既然我们的认知不等于整体,那我们的认知相对于世界的全部信息,就可以叫做“碎片”
基于以上,人的认知是什么?假如你第一次接触外界,用你的眼睛,看到某种东西,因为看到的不等于全部,所以可以看做,你接收到了关于这个东西的“碎片”,你再通过其他方式感知另一种东西,又在大脑里得到这种事物的“碎片”,这时大脑会自行整理你所得到的两个“碎片”之间的,或清晰或模糊的联系,这就是人类最初的逻辑。也可以推出逻辑点要至少存在两个。
而人类对外界的接触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大脑对世界“碎片”的收集会不断的增加,并且每个碎片又会整理出联系,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而你的行动之指导思维之指导,逻辑,就是由接触的每个“碎片”的联系(接触事物的事物是一个泛指,代指任何存在)
人只能不停的接触世界,“碎片”只会增加,那我完全可以说
人天生就是走在通向真理的路上
人只能单向性的,不可控制的接近[整体的世界],虽然相较于[完整]进度可能过于缓慢
(有人教育我们写东西要围绕一个中心,不过我觉得表达自己是自由的,写东西的过程就是不断联想的过程)
[你]是谁?[我]是谁?,[自我]的概念是脑中收集的所有“碎片”,它们之间整理出的所有联系,然后得出的逻辑之一。人思维的全部,都在这之中。
理性与感性之间的选择,本质就是同一个事物的“碎片”相较于过去增加,形成新的逻辑,但这个过程比较长,就会导致人的大脑在这两个逻辑之间的联系并诞生新的逻辑的过程中,出现了矛盾。
[自我]的尽头是空虚的,你会发现自己甚至不存在确定的意义,只有浮动的碎块,下面是无尽的深渊。
如果有人想要探究人的对错,探究到最后就只有找到数不清的逻辑。难道你看到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在你的大脑留下“碎片”,你要对这个过程带上对错的帽子吗?
我觉得,总要把目光对准自己,你要明白什么解释是他人角度看你,自己看自己又会是什么角度
认识到人类思维的本质现实意义我觉得仍然不无用处,虽然[自我]并不存在,但可以从中提取到个体的自由,与号称真理的虚伪与自大。这或许可以帮助人们静下心来。
我们总要搞进步,往前走,而这个进步,是由每个人类个体共同组成,想要避开人的根本逻辑,想要忽略逻辑的进步,是不现实的,这个“不现实”对应每个个体,以及个体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