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新专家提醒: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多,了解结节的成因,防止恶变
甲状腺结节在各个年龄的人群中均可见到。在成人群体中,以体检方式统计的发病率为5%-7%,以超声检查方式统计的发病率为20%-76%(该结果监测的人群相同)。
发病趋势
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1:3.83。
好发人群
具有放射暴露史和甲状腺结节家族史的人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的人群。
恶变率及危害
人们在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多数很担心,害怕是恶性的,不知该如何处理。事实上,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中仅5%~15%为恶性。虽然只有5%~15%,但是如果因为没有症状不加以重视,部分人的结节也会慢慢恶变,发展为癌。然后就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或吞咽困难等症状。
疾病类型
1、良性与恶性
根据甲状腺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甲状腺结节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居多,大多较为安全,一般可以观察。恶性甲状腺结节以分化型甲状腺癌居多,需要尽早干预治疗,绝大部分可以得到根治,晚期病变更需要积极的综合治疗,防止癌肿远处转移。
2、实性与囊性
根据结节的质地状态,可分为实性和囊性两类。实性结节内部为组织增生,是腺瘤和癌变的主要类型。囊性结节内部为液体,有些会发生囊内出血,造成患者局部疼痛。
3、冷结节与热结节
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不同,分为“热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几乎多为良性。“冷结节”是无内分泌功能的,则有癌的可能。此外,若结节内有出血或囊性变,也可表现为“冷结节”。

病因
甲状腺结节的常见病因包括缺碘、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退行性变、放射暴露史、遗传、甲状腺炎症等。还有一些潜在的致病因素,比如微量元素硒的缺乏、肥胖等。
日常预防
作息规律有助于维持较为平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远离放射源和电离辐射,多种研究表明,放射源对人体各个器官大多存在致癌风险,通过干扰细胞分裂,造成细胞的变异甚至是癌变。
避免服用一些特殊药物某些药物会影响代谢,比如一些减肥药等等。
饮食预防
适当的碘摄入
适量食用碘盐、海带等。不过,结节伴有甲亢的患者,需要限制碘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