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就是根据系统的控制学规律,用恢复整体平衡的办法来治所有病的。因为只要整体平衡
中医就是根据系统的控制学规律,用恢复整体平衡的办法来治所有病的。因为只要整体平衡了,中心要素就可以重新通过要素之间的竞争实现对所有要素的有效控制,此时,所有要素都重新听中心的话,恢复原有的功能。 简单地说,中医治病的标准答案就是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只要身体平衡了,整体的管理就恢复了,此时百病皆消。当然这个药是广义的,它包括一切纠偏的办法。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五行学说的重要性了。因为五行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平衡系统,只有五行,才能够相生相克,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三行,四行,六行都不行。 客观地说,五行学说来源于五材说,当然的中国有一部分人认为万物是由五种不同的材料合成的,它们分别就是金、木、水、火、土。可是随着中国先人用气一元论完美地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五材说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可中国先人却发现它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的平衡,于是在气一元论的洪流当中,五材说就转化为五行学说,用来描述统一物质(气)的五种不同运动。 自然界只有一种物质,古人为它命名为气,运动也只有一种,古人称它为聚散。但有它来描述复杂的世界有点太笼统了,于是就把气聚散这种运动细化为五种,就出现了五行。 第一种就是气由散到聚,对应系统中的组织现象,五行为木。气一元论告诉我们,统一的物质(气)是活的,组织现象在自然界无所不在,当然也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一个物质系统当中。 第二种就是气由聚到散,对应系统中的离散现象,五行为金。由于物质是彻底统一的,彼此之间只有排斥力,而不存在吸引力,因此,走向物质分布的平衡化和能量的平均化是一种必然,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揭示这种运动规律的。 第三种就是气聚增散减,对应系统中的引力现象,五行为水。有组织的物质密度大,无组织的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不断从占有空间大的混沌状态向占有空间小的有序状态转化的时候,就出现了相空间的压缩,使连续在周围空间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涌来,而引力就是这种不对称运动的表象。 第四种就是气散增聚减,对应系统中的排斥现象,五行为火。当物质从占有空间小的有序状态向占有空间大的无序状态转化的时候,就出现了相空间的膨胀,使局部的混沌物质向周围空间扩散,形成所谓的排斥力。 第五种就是气周期性聚散,对应系统中的控制现象,五行为土。气周期性聚散其实就是系统的普遍联系现象,中心要素正是通过它实现了对所有要素的有效控制。